你好
素樸勛,邀稿,合作,品牌顧問: geotian@gmail.com 策展、寫字、養貓、看電影、替樹發聲。為《地中海逃生手冊》的出版協力/策展監製,以及《台北挑剔指南》的精釀啤酒/台灣電影 篇。 在「想想論壇」以及網路的各個角落出現著。 關鍵字:#夜行林森北 #精釀啤酒 #短評 #純情詩社

目前分類:歐洲 (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VIER

(Vier Minuten, 2006)

文/素樸勛

正直的傲慢
監獄空間的權力高低,表現在罪刑以及空間上的階級,層層排列,跟文字所記載的罪刑一樣,縱使牢房設計力求標準一致, 但是做為客體的受刑人仍明顯的被區分著低。而正直的良善在這裡與撒旦的企圖幾乎是一線之隔,在《綠色奇蹟》中正是把獄卒與犯人的「正義」錯落之下「正直的傲慢」的最佳詮釋,而以真理、正直自居的傲慢,恐怕比拳頭或是任何流血更使人來得恐懼。

對抗官僚傲慢以及沙文式的凌駕,在本片中性別分明,傲慢與自尊,是男性統治過程中最為敏感的死穴,在一場「拳頭先行」的戲中,鋼琴音樂後來鋪上,描寫「觸 發」暴力之際,對沙文式的傲慢與碰觸沒有過於煽情的強調,但扔然招致痛快卻毀滅性的女拳頭,何謂正義的應然,也無給答案。

血滴指頭護手霜
在監獄肅殺空間的「鋼琴課」、女受刑人的暴戾之氣之間,有一雙彈鋼琴的手,縱使佈滿尚未痊癒的血痂。這些強烈多元對立的元素,只消片中細膩安排的五分之一。權力下的女體與人性、被歷史政治割裂的愛情、忘年情愫的時空錯置、正統禮教與反叛等等都豐富了「四分鐘」的片刻。

除了在劇情結構的多重對比鮮明卻無封閉式答案,更在角色上的視覺呈現讓筆者深刻,譬如女囚的開背小禮服,虎背熊腰搭配一雙血指頭而作高雅演奏,這樣的鏡頭 真使人難矣忘懷。於是在最後一顆鏡頭屈膝禮,有著對於禮教的象徵性回歸,這是種「我願為妳朗讀」的境界以及初衷,在眾人的掌聲當中落幕,此時,筆者還不能自己。


延伸閱讀:

《O先生的極樂旅程》性愛鬼魂的最終遊盪

這廂快活那廂眼紅的《冰火情敵》

烹飪殺肉一般流暢《刑男大主廚》

2009台北電影節:鐵血統治下的女女主角《穿制服的女孩》

水、石、夢、沙《安娜床上之島(Chaotic Ana)》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RGO

Largo Winch, 2008

文/素樸勛

對於動作的期待將會失望,其份量就像是昂貴的日式餐點,精彩有餘卻是份量不足。主人翁的心理起伏甚無琢磨,缺乏動機之後的任何決策,反而是一種沒有目地的碰撞、一種純粹英雄化的塑造,而無堅強的信仰,沒有如同《神鬼認證》憤怒的包恩,更在企業、繼承方面,不需要處理與父親的親情矛盾,唯一值得憤怒卻又被主角不願承認「領養」的事實,只有傳統卻又薄弱的的殺「養」父之仇了。

根據分眾,改編自比利時漫畫家Philippe Francq之圖像小說的《神鬼獵殺》原擬吸納青少年市場,而青少年的喜奢華、愛英雄的不變邏輯,正是這一代青少年的反智的主流思維。並建立在名車、華服、美女、性愛以及龐德化的追逐與崇拜之上。在性刺激方面,深刻的法式相好,表現在本片中那親吻「法蘭西蜜桃」的畫面,近年來電影中真是難得一見,當真讓筆者臉紅心跳。

商業鬥爭差很大

商業鬥爭是本片很重要的一個元素,因為商業領域的你爭我奪以及經營致富,其精彩之程度可並不下於真正的煙硝戰場。然而本片只消處理「貪」的鬥爭,而且是最淺薄的購買與競爭,沒有深度的謀略與殘酷的人性,就連最該殺的人,也為求劇情圓滿而不下手(譬如待在身邊多年的老管家)而沒有死,而基於謀略、臥底等等的「商業性」,完全被「繼承」鬥爭這個主題給蓋過,也就是為此,劇情變的淺薄而無深度,彷彿這樣的鬥爭只是奇在其「金額」的考量之上,只成為了爭奪「股票」紙一張。所以不夠憤怒,而負面角色情緒在演繹之計,正是商業官僚一般的皮笑肉不笑,其過於冷靜到無法觸及神經。筆者認為在西裝筆挺之外,應該要描寫發瘋雜亂爆怒失態的西裝頭才是,演繹良好的負面角色該如《第五元素》、《終極追殺令》中的蓋瑞歐得曼。


動作場面重質不重量


根據《神鬼認證》 的期待,掛上神鬼的期待必將落空,無論法國到香港的地理上的距離或是精神上的距離,亞洲對於動作的品味可從來就不容易被呼攏,儘管導演或是演員對於李小龍 崇拜有加,但是華麗精美的動作卻只有一瞬之間,當真曇花一現,而與真正的的期待大不相同,不能拳拳到肉,凡而是走一些無關痛癢的偏門,譬如「跨國取景」、 「奢華企業」、「身世之謎」等等,沒有真正的「恨」或是「遺憾」,那些可有可無的財寶或是愛情,最終也無交代(美麗的醫生之女沒有下落),也是由此可以看 見導演欲敘說故事的大企圖,但是其擁有的工具有限,所以稱為法國版的《神鬼認證》尚有一段距離。

 

 

延伸閱讀:

城市奇想怪誕女《我的人魚女友》

你說得不到讓我更想要《烈火情人》

法式大繪本《米芽米咕人》

懊悔三部曲之《屈辱》

你說得不到讓我更想要《烈火情人》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猜火車》潮濕也很自在
(Trainspotting, 1996)

文/素樸勛
猜火車的音樂性強烈,就像是迷幻的MV,以嗑藥為主題的邊緣城市青年,幾經轉折碰撞搖身一變成為了城市邊緣青年。如果說自我的覺醒是件具有道德高度的任務,那麼筆者必須要問:「為什麼要朝著道德的高塔前進?」為什麼這是種必然?

採取懷疑的社會觀點,卻實實在在的逃離這座城市,那些屋子裡面悲慘的陰暗的角落,有著腐敗的氣味跟說不出道理的偽兄弟、婊兄弟,蘇格蘭人低賤的地位被低賤 的嘲弄,不列顛的存在跟眾多世界角落的英國城市一樣,充滿著穩定、人生的想像以及機會實踐,所以宏偉倫敦的景點剪影,就成為了最廉價的鄉巴佬的觀點娛樂。 那缺乏道德觀感的鄉巴佬,該有甚麼話好說?

不自由的自在
而泛道德的勝利,唯一出現在主人翁對毒品的交纏以及不堪的勝利方式。這樣一條直線,最終被個人的慾望(認真思考的慾望)給擊破。或許不該用「擊破」,而是 挑戰,在一只光明的置物櫃裡邊的護照(這個僅僅方寸倫敦的置物櫃,比老家的毒窟的每一處都來得乾淨),揭示了最光明的選項,這個隱含著報復、反叛、追求一 切穩定的「人生選擇」的方向,當然不是太光彩,諒筆者也要再問你一次:「為何盡是要光彩?」

老媽子拍拍兒,說道:「我的兒子愛惹是生非,但是我愛他。」我們都不自由,又或者是不夠自由,沒有辦法去自由的愛人或是恨人。踢了一只洩氣的皮球,問湯 米:「還有在關注足球嗎?」這個城市的「談資」早就夾著民族主義、男性氣質、商業資本,融入了每個男人的血液,像是無可遁逃的宰制。諒筆者還要問:「被宰 制何其自在?」

城市階級鬥爭
逃離被毒品控制之後的獎賞,除了是性慾被召喚回來、生活有了起色、環境不再陰暗潮濕,更是可以朝向那個「殖民者」中心的城市,去倫敦晉升個人的實現。

不論是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牙醫保險、大電視大冰箱等物質基礎,都是建立在有點身份地位工作未來,而自我放逐的頹痞邊緣的「邊緣城市青年」,也有其追逐愛 情的權力,只是這樣的情感依附既然隨機又不夠負責任,有點飄渺又相當刺激,這些邊緣青年,不論是衣著或是生活方式,還是進出警局的次數都與你我相去甚遠, 這些邊緣的大英帝國子民,不論是要獲得更大宗的犯罪果實,或是要改頭換面成為一個有肩膀的男子,他們必須要到「城市」去,這是真正的城市,有鴿子、有噴水 池、有大橋、有觀光客、乾淨的房子,但是到了這個機會之地,匯集了諸多機會,擁有諸多黑色機會、白色機會的城市,他們變成是「城市邊緣青年」仍舊保有其多 元本質的其中一種血液內涵的「衝動」。

讀者也許會問「邊緣城市青年、城市邊緣青年」到底是怎樣子區隔定義?把英國攤開來看的左右地理區隔也許可略知一二邊緣與中心的區別,不過這究竟不是重點, 諒我發怒:「這就是筆者的文字賣弄啊!」,階級的存在當然不是單單由物質、地理所建構,感情、愛情、自我實現都屬如此範疇,只是城市青年的吸力就早先決定 了邊緣城市的階級,這這些被稱為「廢材」的年輕人,過著自己不認為是叫做掙扎的生活,正是打領帶的你,沒有看到的。

 

延伸閱讀:

淚流滿面的憤怒《 血色星期天》

跳出歷史觀點的必然《澳大利亞》

shaun of the dead(槓上活死人)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穿制服的女孩2.jpg

(Mädchen in Uniform, 1931)

文/素樸勛
本片是影視上第一次的蕾絲邊情結搬上螢幕,那純潔情感與鐵血 制度的對抗,不只是挑戰也是反思,是戰後德國的另類展現。使觀影者回憶起學生時期面對威權的抵抗與那些糾結而不能說的痛楚與焦慮,集體的同儕樂趣與革命情 誼。《穿制服的女孩》是當年度的德國最佳影片,除了情感的迷惘以及「女女主角」美麗的黑白倩影,對於普魯士律法的鐵血諷刺也是深刻有力。

我每次哭都是因為妳!

「妳 一定會愛上馮班堡小姐。」同學們這樣起鬨著。制度化的女校裡,從新生初來乍到必須受到的身體規訓,髮型、服裝的身體約束,目的性的朝著心理的服從、行為的 規順,帶出學校嚴格的教養,單一的權力施為。而這些枯燥的教條與思鄉之情的唯一救贖,正是細心照料學生的「馮班堡小姐」,夜裡他給學生道晚安,親吻額頭, 但是她卻給馬奴艾拉不一樣的。

初來乍到,主人翁馬奴艾拉是個美麗亮眼的學生,失去了親情的關愛,在女校裡縱使沒有自由,面對難以紓解的糾 結,她默默暗戀馮班堡的默默情感受到了回應。對於馮班堡老師來說,面對學生的愛戀原本就是習以為常,而如何去排解以及公平對待女孩兒的心態,面對年輕女教 師馮班堡自己心中對於學生的愛戀,此兩種情緒的掙扎、對抗,在校長鐵血的教育方針之下:「有我在妳別想革命」,馮班堡老師顯得溫柔又有自信。

馬 奴艾拉在話劇演出上表現亮眼,故事中,親吻王后的登可羅,是個美男子的男性角色,然而戲劇演出被要求以「朗誦」而不能「情感」對話方式,並無遵守此教條的 馬奴艾拉,卻贏得了全場掌聲。此男性的裝扮,好一雙美腿,讓馮班堡老師更為心醉,但是卻也不能吭笑,兩人情感的張力懸念,使得劇情更為起伏。

普魯士人的管教
女 校長與鐵血校務:「飢餓是種榮耀」、「我們要培養具有英雄意識自覺的學生」。對於觀影者來說,柔美的學生與普魯士的國族自覺,這樣的對比相當明顯而亦理 解,「我們不希望不實的、毀壞校譽的言論散播出去,不准偷夾帶信件!」正是對當時去人性化之統治律法所做的批判。但是基於學園生活的校園故事,有一個情節 讓我相當深刻,也窺視到1931年的德國,其文化的小小精義。即使是「被抓到偷寄信」,校方仍是叫女學生親自前來,喝令其親自拆封。雖然喝令此時,拆封就 是種儀式,不過基於此儀式的背後仍有對於個體的基本尊重,總是在這樣「強國家弱社會」之下,對於信封之尊重亦被彰顯。保加利亞威權解體為故事背景的《在世 界轉角遇見愛》其中有個文化一瞥亦讓我深刻,在爺爺即將告知孫子噩耗之際,是將其深深抱住,然後在兩人最為靠近,卻也不見對方面容之際,緩緩道出壞消息。 如此之類的文化一瞥,雖不能作為普遍性之文化觀察,但筆者深感有趣。

革命未竟

女校長滿臉橫肉,對於優秀演出卻犯了 「道德上錯誤」的馬奴艾拉,採取「孤立政策」,凡是與之交談者論處,如此去人性化以國族集體凌駕個人意志的寓言展現,實在殘忍。違背此禁令的女教師,身先 士卒對抗校長,以愛的教育與之論戰。最為筆者深刻一幕,女教師與馬奴艾拉在房中對談,曉以大義,冷血教訓之後命馬奴艾拉走出房門,悲悽卻難以站立的馬奴艾 拉卻是一心尋死,掩門須臾,女教師反悔大聲叫喊「馬奴艾拉」推開房門,映入門簾的卻是滿臉橫肉前來理論的女校長。其一、這驚聲一呼是本片馮班堡老師的至大 情緒流露,也是對於窒息制度的人性化復甦。其二、面對兩人情感張力,也帶出了女教師的情感答案,在與女校長的對立面更為清晰。曾放話:「有我在你別想革 命」的統治者校長,在目睹馬奴艾拉一心尋死,但眾同學們卻戮力阻止的現場,面對人民、群眾,面對老師、學生,突然深知去人性化的治理最終會導致災難性的結 果,落寞告終的女校長背影,步履蹣跚,似乎不願承認也許革命沒有成功,但是在我們身上的愛情會繼續存在,對於這樣的覺悟,在這樣的地位、這樣的權力,想 當然會有那個年紀的不堪。

 

延伸閱讀:

催眠三部曲之《歐洲特快車》 ( Europa )

 

制度的自體過敏-史丹利庫柏力克的《奇愛博士》

 

2007年金馬影展:「花樣足球少女 Offside」

 

殘酷寫實男男戀《愛,不悔》

 

政治工作者必看《自由大道》

 

2009台北電影節:戰後省思我掙扎《兇手就在你身邊》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兇手就在你身邊1946.jpg

(The Murderers are Among Us, 1946)

文/素樸勛
保守古典敘事含蓄黑白風格
剛脫離納粹宣教影片製作的導演,其敘事風格相當保守,男女的感情溝通、愛情賣弄,是在無形之間滋生,無形的不著痕跡,當然這是超脫出當代的觀影者的電影經驗的,此黑白片當中,最為激情的男女肢體接觸便是男主角將頭倚在女子肩上,不意外。

感情描述
「1942那年我被捉到集中營,之後被放出來,我好害怕自由」女主角漢娜的這段陳述,揭示了自由的恐懼是來自於被壓迫的恐 懼,本片以離開集中營的「延伸」作為敘述,比之在場的控訴,更貼近了恐懼的本身,因為離開了那樣的空間、權力,而被壓迫的窒息卻依然如影隨形,更是教人不 安。作為戰後反省影片,本片在東歐拍攝,導演本身在戰時也參與過納粹宣導片的拍攝,所以這部片的意義其實相當深遠。

男女邂逅不需要原因,既然是四肢健全,在戰後倖存的健康男女,當然就要為戰後嬰兒潮做些努力(玩笑話)。不過戰後對於生命的新看法,對於穩定感 情,不論是家鄉或是情人的依歸,或是其所能提供的穩定力量,都是「戰後創傷症候群」以外的重要現象。落魄醫生梅騰、集中營倖存美女漢娜,試圖在殘屋破瓦當 中重新整理,面對東德街頭的高聳殘壁、裸露的磚瓦,要怎麼避免陷入情網真不容易。

符號對稱
在戰後創傷症候群/既得利益又鞏固之間,人道主義者在戰後創傷所導致的酗酒、自我放逐;既得利益者、在戰後不受制裁,反而 亨通顯達,形成強力對比。有段戲最為筆者所注意,那顯達未受制裁者,在尋歡場合總是往襯裙底下「探」的鏡頭,十足的顯露出淫邪的觀點,同一時間的梅騰大 夫,卻在戮力的拯救氣管堵塞的孩童,兩邊畫面的片段交疊更替,煞是諷刺。

人道關懷、正義轉型也許就是今日最為熟悉的詞彙,但是戰後的各種利益交疊不清、公平正義往往都不是第一順序,在本年度同為戰後暴行反思的電影《控訴風暴》中,展現的當代正義訴求是通過「司法」,如海牙戰犯法庭來提供正義。而公平正義往往會為其他更大的目標給犧牲,此亦為人類當代悲劇,所以在《兇手就在你身邊》對於正義的企及,是私自了斷行刑亦或公開司法審判,其中的兩者掙扎,即使拉回當代,亦是可資討論的熱點議題。

兇手是他還是我
最 終人道關懷為何?如果政府採取原諒,那麼受害者何辜?反過來說,若要加害者償命,那麼其家庭親人又該如何?面對兇手、自己幾乎也將成為兇手,與施展私刑擦 身而過的梅騰大夫,讓那舊時殘暴將軍,壟罩在巨大持槍影子之下的恐懼,在間不容髮之際,急轉直下。差點行兇,血汙雙手,兇手到底是他還是我,自我矛盾的激 動對抗,那柔情似水的女主角漢娜如同及時雨,展露最終的人道關懷,讓對峙的兩造皆鬆了口氣,又不失正義。

延伸閱讀:

2009台北電影節:面對雄性歐盟鬼魂《控訴風暴》

催眠三部曲之《歐洲特快車》 ( Europa )

2007年金馬影展:「加州夢、未完成」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控訴風暴.jpg

(Storm, 2009)


文/素樸勛
歐盟題材取代了世界兩極體系的電影文本一哥地位,筆者用「歐盟的鬼魂」來形容,在此政治整合的大前提之下,諸多人權、社會、自然議題應該同時被提昇,無奈那些違背「政治整合」的次要議題,一旦牴觸整合,便成為了被國家犧牲的必然。《控訴風暴》不只是對於過去的錯誤軍事暴行做反省,更有跨國組織的人道關懷,面對主權國家間的暗自政治盤算,在個人與制度對抗的過程,作為女性形象尤為需要堅強,戰後反思的公平判決,其象徵性意義與寬慰將大於報復性的肉體消滅。筆者有感,面對政治性整合也許是兩岸即將面對的議題,無論如何,在此之前的經濟、社會、人權、民生的公平正義,亦不能被「xx的鬼魂」坐大而犧牲。

政治凌駕一切
民族主義是當代最為火紅議題,民族企業、國家足球、種族意識,不論是娛樂抑或是政治,個人都難以遁逃於其中。當政治挾持媒體凌駕一切氛圍,作為擁有最大的非實質權力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在主權國家的神主牌之下,面對民族英雄,聯合國成為了名符其實的紙老虎,而國際組織之下,企業化的去人性化思維,將一個個受害者、證人,放到最適當工具的位置,那些情感、傷痕,被以正義、司法為名的大旗給犧牲,這些個體,各有情緒,面對海牙戰犯法庭的冷冰冰,更顯對比。

《控 訴風暴》中,女檢察官漢娜是個工作上具有專業的檢察官,最初,她的專業凌駕了對於證人的關懷、人性的溫度,面對為了要展現正義而天真的證人,漢娜將其對於 案件的要求以及其對正義的期待,深刻的將其訓斥了一番。面對國內政治以及媒體局勢皆對這個來自於聯合國派來的檢察官不利的狀況下,女檢察官面對恐怖的政治盤算,基於女性的感通以及再次檢視「正義」為何物,她將自己重新定位。

沉默亦即妥協
諸多歷史傷橫,由於政治盤算與國家與論機器的運作,通常會將社會再次撕裂,不論是智利的獨裁者皮諾契抑或台灣的二二八傷痕,有的國家在乎的是正義轉型,更有的國家寧願漠視傷口,選擇不願對立。在每個受害著的觀點,也許最深層的不願再提起、複習當初的恐怖,而超脫小我的勇氣控訴,正是弱者的唯一武器。

何 謂恐怖?在講述一九八二年九月在黎巴嫩發生的大屠殺的《與巴席爾跳華爾茲》總使以黑色風格的動畫呈現,但是超現實手法之下的最「恐怖」畫面便是相對於「動 畫」的真實屠殺場面以及哭聲,那些失去親人的哀號,以及充滿蒼蠅的屍體,在睜大眼睛的周圍,繞來繞去,是對這場大屠殺的最大控訴。在《控訴風暴》並無強調 當時恐怖經驗的再現,而是以那些不能癒合的傷口,藉由如同鬼魂一般重新介入原本想要平靜的生活,這無關正義、復仇,而是最簡單基於人性遺忘、解脫,但是沉 默亦即妥協,如此一來面對邪惡只能繼續保持沉默。

戰爭女性悲哭
戰時女性的社會地位,朝向生物性靠攏,交戰的雙方,分為勞動的「大後方」以及前線的「婦孺」,無論何者皆被雄糾糾的戰爭氣質凌駕。根據歷史的發展必然,戰爭本是人類悲劇性的毀滅發展,戰時女性地位與動物幾乎無異,戰爭系統以外的社經地位皆被毀滅,在槍桿子之下,女性悲哭。

歸納戰時女性悲劇,後方有望穿秋水的未婚妻,前方也有被俘虜玷污的村姑,作為弱者形象,其實在戰後亦然。戰後對於正義的重新訴求是《控訴風暴》中二元張力 的來源,作為司法、政治制度的陽剛,面對女性檢察官、證人的情感的流露,形成強力對比,而女性檢察官個體,亦有對抗制度上的無奈與對案件關懷的個人張力, 夾在其中,《控訴風暴》的男性司法系統演員,不約而同的都有掌控、凌駕的個人氣質,甚至在女檢察官最柔弱的個人情感依歸,最終也懾於「歐盟的鬼魂」,被徹 底摧毀。

最終《控訴風暴》帶有濃厚人道關懷,不失對當代政治關注而犧牲的正義興歎,是作為女性同時對抗政治、司法、以及權勢男性的司法電影。

 

延伸閱讀:

2007-12-17 2007年金馬影展:「原牛頭像」

2008-02-29 無奈奈的國族寓言《茉莉人生》-Persepolis

2009-02-05 制度的自體過敏-史丹利庫柏力克的《奇愛博士》

2008-04-09 催眠三部曲之《歐洲特快車》 ( Europa )

2007-12-30 2007年金馬影展:「花樣足球少女 Offside」

2009-05-29 2009台北電影節:《我的陽光》少女港口性焦慮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人魚女友》
by素樸素樸勛

m《我的人魚女友.jpg

The Mermaid,2007 ,Russia 


我的超能力
《我的人魚女友》是一部奇幻的作品,色彩繽 紛,幻想綺麗,怪誕卻又使人覺得可愛溫馨。美人魚這個美麗奇妙的生物傳說,後來被科學家推敲是「良儒」這樣肥滿的生物在水裡扭動的樣子,所以被人們聯想成 這樣那樣的美麗故事,而有浪漫的傳說故事。本片最初,導演安娜梅莉恩( Anna Melikian ) 安排最美麗的維納斯胴體,讓全戲院為之驚嘆,也毫不避諱美人魚的虛假傳說或是生物扭動的美麗誤會。

女主角艾莉莎自幼就與眾不同,但並非出 類拔萃,而是特異獨行。這樣的荒誕,也曾發生過在你我兒時的身邊,那些莫名的執著以及觀察這世界的角度,在成年觀點下變成了各種奇想和狂想。艾莉莎吃東西 總是把自己沾滿臉粉,這個自幼不曾改變的慣常動作,揭示了什麼?其實什麼也都沒有,因為她依然故我如一,如同他的超能力一般,貫穿故事又作為故事的 終結。還記得安徒生童話裡,美人魚用什麼東西換取了雙腳?

少女奇想與白馬王子

芭蕾舞伶是少女最執著的嚮往,無奈這樣的兒時「壯 志」卻不能伸,作為現代童話的公主,可不是那樣簡單。除了住在美麗皇宮,白馬王子的基本配備,公主更是一個身材火辣的金髮美女,對照乾癟怪奇的艾莉莎,王子怎多瞧一眼還顯得怪奇?不過現代童話還是脫不出愛情距離的酸甜結構,暮然回首那人已不在燈火闌珊處。這是怪奇的情愫,卻又令人為之驚艷。而如何用現代話語類比美麗 皇宮、王子公主以及奴僕的超能力,是觀影重點,可以筆記。


城市電影-莫斯科

俄羅斯在你的記憶中是什麼?是奇幻,是共產國際,還是 最東方的西方情結?在中國北方的國家,竟然如此神祕,地理上比之美洲大陸更為鄰近,但文化上何其遙遠,台灣逐漸多元的電影市場,不再為美國觀點所壟斷之 際,諸多城市風情在電影浮光掠影,莫斯科的街景,比紐約還要來得新奇,轉角的勵志招牌、廣告標語,成為這個城市的語言工具。不論是哪個城市,當你失意、開 心之際,剛好經過公車或是廣告標語那樣挖苦或是鼓勵,而對方袒蕩蕩,「它」在一直都在那裡,只是你的心理百轉千迴有了什麼樣的情緒,於是這個城市的說與不 說就在那一個文字標語與眼神的交會,於是你感到鼻酸,但在下一個轉角另一個人也許因此受到鼓勵。莫斯科的街景,筆者不熟悉,但是對於艾莉莎抑或是諸多俄羅 斯人來說,當你遇到了什麼問題,離鄉背井到了莫斯科就一切搞定,這個異鄉客的首都情結,只「我操你媽的台北」一句也難以比擬。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by素樸勛

sexo.jpg


見過 《情遇巴塞隆納》之後,對比美國與西班牙,巴塞隆納相對是一個充滿熱情與愛情之所在,而在西班牙與法國相比的 《大辣宣言》 中, 作為刻板印象的法國比之西班牙更為開放自由,在此「文化開放」的相對性甚為有趣。從電影的觀察粗略來說,性開放程度 :法國 〉 西班牙 〉美國
sexo2.jpg
Sexo con amor
《我和我的小鬼們》描寫的是教室空間所反映的社會寫照,描繪族群、移民、教育問題。而《大辣宣言》的成人話題,一樣從教室空間開始教育,反映的是男女間的各種情愛模式。

    性愛的尷尬與禁忌,通常伴隨著不愉快的身體經驗,那些不願提及,羞於啟齒的問題,多是夫妻間的痛。而過於放蕩的性愛自由主義者,也惹得一身腥:「惹熊惹虎,無通惹到恰雜某」。
    這些極端的性愛模式,在這電影裡的交織故事,價值觀的交錯以及相挖苦的成人對話,都讓人大笑,更自省許多。對白台詞的詼諧,劇情的簡單卻又露骨,教人不臉紅也難,所以才是情侶們羞於啟齒的電影選擇。

    性要不要伴隨著愛卻是長久以來的爭辯,女人用心談戀愛,男人用身體,也是最主要性別的差異。也就是如此,女孩會為了一幅畫,一句甜言蜜語而被綁架。而男 人,只能不停的說謊以及在必要的時候裝出可憐的姿態。這些極端的典型,才是構成電影經驗的最重要的元素。而其中的矛盾除了以三對戀人作為呈現之外,也分別 扮演了不同的真實情況,有斯文禽獸的不倫戀情、有到處摘花的種馬、還有性交障礙的夫妻。這樣方便觀影的情侶們對號入座產生共鳴,儼然成為性教育題材的最好樣本。但是雖為教材,卻也不會令人悶熱,反而大笑之餘,也能使你惆悵萬分,那些偷情、背叛、自慰、吃醋的小子題,告知你這些愛情的副作用,然後你還是心悅誠服的服用它。

延伸閱讀:

2008-05-31 水、石、夢、沙《安娜床上之島(Chaotic Ana)》
2008-06-24 徐克海上之島《謎屍》
2008-07-02 約阿公一起打手槍之《大和卡蹭 》
2008-11-15 《O先生的極樂旅程》性愛鬼魂的最終遊盪
2008-11-30 這廂快活那廂眼紅的《冰火情敵》
2008-12-16 烹飪殺肉一般流暢《刑男大主廚》
2009-01-28 殘酷寫實男男戀《愛,不悔》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敬!人生》 (El Brindis)

by素樸勛

 

2life_3.jpg

    人生。

    本片獻給導演的已故友人,而生命,就是在畫了句點之後,人們才會看到她。這是人類的盲點,因為我們都一直在工作工作。對於一路上的風景,錯過了許多。
    人生為何物?一個父親落缺席的童年,女兒在卻在老父親行將就木之際,從墨西哥飛到智利小鄉鎮,參加父親最榮耀的猶太教「成 年禮」。當然放下了一切過往,看著這個可憐的男人,你還能有什麼恨呢?大部分的我們認為,人生就是一直在工作工作,忽略了身邊最重要的人事物,以及那些你 在乎的人。


    記憶

    本片號稱跨越安地斯山脈,這是連接拉丁美洲的最長的一條線,從美國下方的墨西哥,連接到南錐最尖端的智利,這個廣闊的西班牙語系腹地,有著充沛的熱情,當然也共享了某部分的歷史記憶。

    兒時的創傷,除了親情之外,也面對政治上的剝離,在本片女主角要去教堂之際,那些在智利小城鎮教堂擺飾,那樣的莊重又令人傷痛的陳設,其實有故事。智利的獨裁政府統治者皮諾契 ,算是上世紀最令人髮指的一個獨夫之一,推翻民主政府之外,更施行17年的恐怖統治,至2006年死亡前未受任何制裁。1968年墨西哥獨裁政權屠殺學生的「天安門事件」其名為 Tlatelolco massacre 。這些西語系的國家,共同分享這些傷痛,我以為,電影就是教人剝離現實,無奈歷史的厚度無法割去,這些作為區域的事件和傷痛,對一地的人們來說,是魂牽夢縈的傷痛。譬如《九降風》中對於職棒簽賭的控訴,這是一定程度的社會責任。



     活出來

    猶太教的祭司是不需要禁欲以及並擁有婚姻,在本片對於猶太的描寫,超出以往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文明張力的諸多 文本,這些雖然都表現在戰爭、文明方面,但是本片沒有宗教的張力,其用角之意就是描繪此男子為一個壓抑的代表,在眾人面前是一個敬重的佈道者,更是一個區 域中重要的心靈導師,還擁有著一個家庭,而在這樣情境之下所遇到令人心動的女子,此時該是動心忍性繼續壓抑,還是誠實的活出自我?

    西語國家其實可以保守也可以很激情,在歐陸電影中法國開放程度略高於西班牙,而在拉美則又略保守些,這是筆者的粗淺觀 察。所以諸多西語電影會提到「法國人都愛雜交」之類的玩笑話,其實也反映了部分的真實。所以觀乎台灣,這些擁抱、親吻,有時過於自然會讓更害羞的我們一時 不能意會是基於禮還是慾,不過2008年末以降,大量西語系的電影進入台灣,這一方面是台灣發行商對於台灣胃口的敏銳以及遠見,也是活出台灣的生活 經驗。活出經驗也要活出自我,在基礎的道德規範下,活出快樂,畢竟若沒有了愛,人生確實索然無味啊。

2life_2.jpg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Estômago2.jpg

Estômago: A Gastronomic Story, 2007

筆者打文這篇文章就要去清理我指甲內的頑垢,然後切一桌洋蔥。

接續《香水》之後的感官之作,說明了「感官」是人類生命的延續,知覺的回饋,都能與人類生命的延續相結合,成為具有戲劇張力的想像與描寫。
味覺、觸覺、聽覺、嗅覺、視覺這些建立在生物性基本能力上的「身外之物」其實是我們證成生命的來源,只是很不公平的我們太側重於視覺,而弱化了人對於其他感官的接收能力與敏銳度。

刑男
鄉下來的年輕人,跟「葛奴乙」一樣一無所有但是卻暗藏天份,被「識相」的商人性格的老闆相中,開始到真正的專業領域去發展,這裡看裡來相當類似。不過故事的 另一條線,卻不同於 香水的華麗宮廷,而是骯髒擁擠的特權牢籠,做為「受刑人」服膺於小小權力空間的階層體系,這方面的骯髒、幽默、暴力,與「香水」所追求的美麗的香味以及自身無味道的焦慮,相比之下 型男 膚淺簡單許多,並也因此也更能貼近真切的社會。
不過相同的是,基於生物性的動力,而去追求的不論是性愛、美食、香水,不加以節制的去追求那些證成「生命的泉源」反而會招致毀滅性的後果,譬如飛蛾撲火一般,那短暫的華麗和快感真是誘人得無以復加。

故事有兩條軸線,監獄裡的權力結構與主要的故事相互交雜,其發生於錯開的時間點,但是最終交織在一起,而圓滿故事的邏輯與因果。而這個結局,其實在片中鋪陳已久,我想跟筆者一樣喜愛女性臀部的觀影人應該能夠有特別注意。而這個結局充滿了人性以及對愛戀的痴痴著迷,當愛情的各取所需被發現其實雙方是那麼的不一 致,而一廂情願的戀情,真叫人毀滅性的傷心。

Estômago.jpg



Estômago
是「胃」的葡萄牙文,不論那裡的感知器官,其都與「愛」相牽扯,難怪才會有人俗不可耐的說「要抓住男人先抓住他的胃」,其實女人亦同,不過每個人被挑起情慾的感知器官都不盡相同,這跟品味一樣也是不盡相同,如同 《刑男大主廚》中 Gor-gon-zola 那發霉的起司,嚐起來絕妙但是其味道卻讓人難以忍受。

還記得在劇中,監獄裡爭吵之際:
「這是 Gor-gon-zola,以義大利的一個城市命名。你知道義大利嗎?就是在美國旁邊的那的國家。」沒錯,非好萊塢電影的稍微作賤一下美國(或義大利),有何不可?

 


廚師的美食,可以填飽肚子,除此之外也能引人情慾,相同的,廚師的刀子可以料理食材,除此之外也可手刃摯愛。不論面對情感 或是權力結構,這樣的「刑男」其實沒有什麼複雜的理解,在《刑男大主廚》中每每提及料理,那御用的優美女聲就會出現,此音樂屢次出現在電影中,幾乎已經與 唾腺綁定了,這個將味覺以聽覺的符號也很容易理解,畢竟這是導演的企圖,他在每個味覺鏡頭都建立SOP,也沒有什麼複雜的理解。好了,我要去洗手,就著乾淨的指頭順著刀背,然後切丁。

 

延伸閱讀:

2008-05-31 水、石、夢、沙《安娜床上之島(Chaotic Ana)》
2008-06-24 徐克海上之島《謎屍》
2008-07-02 約阿公一起打手槍之《大和卡蹭 》
2008-11-15 《O先生的極樂旅程》性愛鬼魂的最終遊盪
2008-11-30 這廂快活那廂眼紅的《冰火情敵》
2009-01-19 詼諧辛辣愛愛教材《大辣宣言》
2009-01-28 殘酷寫實男男戀《愛,不悔》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eastern-promises-final.jpg  

(Eastern Promises, 2007)

寫實暴力!
談到經典的打鬥場面,無非就是本片的裸體戰鬥了。本片一開始,寫實的「剃度」鏡頭,彷彿揭示了一連串的「工作」即將開 始,而給觀眾們一個開胃菜。 回到裸體戰鬥一景,《魔戒》中的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表現優秀,這場分鏡讓人目不暇給,又有個畫龍點「睛」的小句點,直達本片高潮。



歐洲的東方
電影《教父》描寫在美國的西西里幫派,其事業的核心價值便是「家庭」,以親情為幫派的軸線,一方面表現了這種基於底層社會由下而上不變的傳統習俗,反而與其「新移民」的大環境下,高度的商業化、原子化的個人有著不同的思考邏輯。另一方面也突顯出強烈反差的家族面。


vigoincouncil.jpg  

(入會之前,符號上身的身體巡禮)


本片描寫俄羅斯幫派、斯拉夫移民,在英國的生存故事。也許屬於新移民的「東方人」,尤其在歐島的觀點,他們根本不算是「歐洲」。但是自古宮廷的官方語言為法 語的「蘇俄」,對於被歸類東方的認同焦慮,至今一直存在,同時原文片名為《Eastern Promises》。這些用非常手段生存的壞傢伙,不論是在行事風格、家庭常倫,都有相當縝密的規劃和教條,這在刻劃黑道,不論是黑手黨或是俄國黑道的殺 戮、貪婪、野心、戰鬥之際,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對比。

給我壞到底
之所以說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表現優秀,是因為其飾演忠心的小混混,那種不畏叫囂,冷靜到冷血的地步真的是壞胚子。在演技方面,彷彿就是一個歷盡滄桑的街頭孽子,也讓他入圍奧斯卡。但是這樣狂傲不拘的程度,卻在劇情上給他翻了一個跟斗。

 

VINCENT.jpg  

Vincent Cassel 作為敗家子LOOK,而擁有與其能力不對稱的「司機」)

冷血的俄羅斯黑道若是存有一點點「愛心與仁慈」,其實本來就是不被這個「企業」所允許的。而在劇情為了要解釋這個例外,於是便點出了其實他是有另外一個身 分,而要執行滲透的任務,這個利用職位來加諸在他身上的正義感,突然來的理所當然,但是總比不上一個赤裸裸的街頭罪犯,那種未經訓練、不曾仁慈的狂人,突 然浪子回頭而赦免一個笨女人的死來的強烈。 論反差,筆者偏好「給我壞到底」這才能本真的突出其獨特性,而非職務上加諸的正義,一方面其實亦透漏了筆者對執法單位的偏見。

後記:要描寫劇情又要隱藏劇情真的不簡單。所以用了一些「假借」形容詞,譬如「剃度」、點「睛」之類,讓筆者自以為有趣。最終目的還是希望眾人在無預警之下親身體驗這項暴力。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ice.jpg

Black Ice, 2008

概念來自柏格曼的《假面》(Persona, 1966),其在劇情方面更勝一籌,戲劇性相當足夠,嫉妒拉鋸下,角色之間的關聯緊湊,一方面毫不浪費,也道出了今日電影給觀眾的刺激與聯想的步調,可不能過於怠慢。

愛情是女人的全部
筆者跟母親一同觀影,
這部關於婚姻的背叛、女人間妒火、說謊賤男人、性愛純真肉體的電影。備經世故的母親大人也許能更有領悟,而有會有深刻的批判,但諸多關於臭皮囊鏡頭,讓即使是自幼被把屎把尿的我略感扭捏,這也許就是東方過於保守而諸多不說的特色吧。

然 而母親說:「愛情是女人的全部」 這個最簡單也最脆弱,一點都不像是個能夠保護自己免於傷害的話,但是卻是相當真切的切中了要害,筆者相當在乎以女性之間的「朋友觀點」是否會給姊妹任何好 意見?即使兩造全蝕狂愛,但是眾人都知道那男的是個混蛋?問題至此,反觀自家門前的這一攤爛雪,我想這一次的激辯,這次也默默只存在在電影裡面了。尤其是自覺自省之際,卻要面對自己無法自拔的事實窘境,身體心靈都不是自己的的無奈與悲傷,使得「女性的自覺」成為一種無能為力的突然抵抗,這一段故事,可見於
《冰火情敵》的暫時分居橋段。

 

ice2.jpg


友情與愛情
既然是生命的全部,那麼不計一切手段的女子,此時當真是全天下最可佈的臉孔了。其笑盈盈,又熱切問候,其實心理面充滿殺機以及算計。但是其「戲劇性」,並 非僅此而已。這樣簡單的復仇故事線之外,也提及了女人之間的友情和那分情誼的拉鋸,畢竟「我們都是女人,那個男人是混蛋,可我愛他。」隱然遵循
教父經典台詞:「要親近你的敵人。」

氣息元素
片中的男人是建築設計的老師,筆者作為「曾經」修習建築設計的學生,對於空間與個人的共鳴,見圖如見人的感受可以感通一二,身為建築師的氣息,當真可殺死 一堆少女。小女主角的職業「跆拳道」,不論在歐洲、中東其以及世界各地都是相當興盛,對亞洲觀點觀影人來說,此為獵奇之處。

無賴與野狗
我無法想到適當的的詞去形容一個總是犯同樣錯誤的男人,他們往往特別有魅力,知道要在何時放下身段,但卻總是忘記好好收起保險套還被發現。而女人玩不起這個遊戲,但卻又以自以為是的愛情,跟對方輸贏然後遍體鱗傷。這樣不對等的愛情遊戲中,男性往往都是贏家。

不論電影抑或現實生活,男性在劈腿、情敵、情殺、偷情的過程抑或新聞報導都是佔盡優勢,女性總是背負眾口鑠金的貞節牌坊。從柯林頓到於哈林,新聞學上的潛規則在電影中亦不缺席。但
《冰 火情敵》中的結局,紮紮實實的教了一課,畢竟強摘的水果是不會甜的,劇情的邏輯關聯在此爆破,一切既有的目標和慾望一時間空空如也,曾經是張力也是建立在 信任基礎的友情,錯過了也只能曾經。最愛的女人可以變成小婊子,最愛的男人可以變成路邊的可憐遺棄,為何至此的種種感情、手段邏輯,可見於獲得芬蘭電影至 高榮耀的《冰火情敵》而這一切在劇情上的縝密,無非是有感情羈絆之人,到電影院尋求逃避現實之最佳慰藉。

延伸閱讀:

2008-05-31 水、石、夢、沙《安娜床上之島(Chaotic Ana)》
2008-06-24 徐克海上之島《謎屍》
2008-07-02 約阿公一起打手槍之《大和卡蹭 》
2008-11-15 《O先生的極樂旅程》性愛鬼魂的最終遊盪
2008-12-16 烹飪殺肉一般流暢《刑男大主廚》
2009-01-19 詼諧辛辣愛愛教材《大辣宣言》
2009-01-28 殘酷寫實男男戀《愛,不悔》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The Story of Richard O, 2007)

 

文/素樸勛


觀影之前被擋了下來,在時任新聞局長史亞平的一紙公文見證下簽署了「對超限感到身體不適」的責聲明。


這來自於歐陸的行雲流水,其實是訴說愛情,那些無法在愛情中找到穩定固著的孤魂野鬼,就在巴黎的街頭亂竄,然後來點肉體上的刺激,還有那些無盡的性幻想和 性癖好。 而基於愛情的性愛,卻是本片刻劃最深的片段,寫實不只是色情,還讓人更加興奮,然後對身體有些反思。以及那些開不了口的情緒、作不出來的表達,人生至 此,何不怒吼一聲,來個曇花一現,規劃你自己的旅程。

歐陸風格
弱因果、模糊的敘事線,與新潮流的歐陸電影一般,是當今歐陸的電影潮流。
何謂弱因果,使用很多用抽象、非具體符號那樣的連接前後 敘事邏輯,所以想像層次較高。除了「o先生的極樂旅程」(法國)相同的電影還有金馬的「我和我的小鬼們」(法國)、「罪惡之城娥摩拉」(義大利),不給觀 眾簡單的因果邏輯來承接前後故事關係,也沒有公式化的「圓滿結局」、「一開始的懸疑」之類的鋪陳。對於這種敘事模式,就很難去用解構方式去自以為的作影 評。

也就是為此其文學層次較高,較貼近事件的「真實」,詮釋空間較廣。更能使人,尤其是不同經驗的觀影人,能夠在自己的詮釋空間裡去找依托。而也是根據相同理由,沒有具體的,實在的因果出現,那種與既有敘事結構的不同,也容易讓不經意的遊客迷惑其中。

愛情
愛 情如果說是種主義,那麼做愛就是其中之一種實踐。也許我們對於法國巴黎、西班牙巴塞隆納的浪漫,是來自於他們對於實踐愛情的方式。那樣的漫不經心,卻又充 滿了快樂和愉悅的過程,毫不扭捏造作,是那麼樣的誠實,自信又健康。 除此之外,也許吸引我們的只是「異國風情」罷了,這是另一種可能。而資本主義的濫觴,根據「新教倫理」的動心忍性的節慾、累積財富,經由諸多實踐,其實表 達情感、愛情的壓抑和專一,私有財的愛情觀念,也在當中受到讚揚和加強。 所以歐陸的熱情,一樣可以融化北美洲。 殊不知在好萊塢向全世界攻城掠地之際,法國是唯一對美國電影工業出超的國家。

軟屌、性幻想

我想誠實面對自己的身體以及骯髒的慾望,在「禮教」社會中是被視為禁忌。東西方並非各自是鐵板一塊,而亞洲的儒教以及歐美的新教倫理,在抑鬱個人的幻想方 面,著實有相通之處。而無盡的幻想和壓抑,其實是正常的生物機制和心理學上的抒發。 無盡的性愛,不只是《o先生》興奮的來源,而是有不同的刺激、不同的「模擬」情境,意即體現在不同的「約會」過程當中,這樣的過程,一方面是來自於他對於 自己無法面對最初女友的穩定要求的逃避,一方面他利用這樣來抒發他的不安。 如同《情遇巴塞隆納》的結局註解一般,最終這些作品不是在歌頌不負責任、任意、放縱的性交、交往態度。他告訴你了歡愉,也告訴你要付出的代價以及危險,簡 單說來你是要「寧鳴而死」抑或「不默而生」?

 

延伸閱讀:

水、石、夢、沙《安娜床上之島(Chaotic Ana)》
約阿公一起打手槍之《大和卡蹭 》
這廂快活那廂眼紅的《冰火情敵》
烹飪殺肉一般流暢《刑男大主廚》
詼諧辛辣愛愛教材《大辣宣言》
殘酷寫實男男戀《愛,不悔》

2013金馬影展 核廢料中野炮所以存在《愛慾來襲時》 

2012女性影展:《性福阿嬤店》 年輕女孩只知道使蠻力 

2009金馬影展:《魔幻女兒國》村姑名模獵男人 

《搖滾芭比》女神崩壞、身體寓言 

失「根」男與鬍子女《男生愛女身》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色

《屠夫男孩》是由小說改編,原作是《The butcher boy》愛爾蘭作家派屈克.馬克白(Patrick McCabe)的作品。在本次台北電影節都柏林主題中《男孩在唱歌》也可以聽到對馬克白作品的朗讀。

 

本片在這是關於一個邊緣男孩對於她所處的童年生活之怒吼。他的精神與他的家庭,都是處於一個不正常的狀態,父親經常酗酒,母親常往精神病院報到。但是他仍然是個小孩,需要正常的友情,以及那些在廣場嬉戲的玩伴。無奈,在這個年紀裡最大的惡魔就是那個破壞他生活的老女人。

 

 

作為一個兒童,他所犯的錯都可以被原諒。但是他所犯的錯,是「非常非常非常偏差的錯誤。」根據影評Frankie Dees所述,此為:「nasty little tale full of dark humor and tragedy about a childhood gone very, very wrong. 當然,當兒童的純真,加上一點點髒話咒罵、一些些的吸菸叛逆,一點說謊、一點偷竊,所造成的罪惡與偏差,最好是用黑色幽默來做處理。 當然黑色幽默是不可以缺少,邪惡、以及凝結的血塊的黑色,是矣,這可不是平常的黑色幽默,也不是T家有女初長成》(Finn’s Girl中的偷抽菸而已。這樣的黑色幽默,血色濃郁,也許太多觀影者會喘不過,但是這樣基於精神方面的問題,以及結構上,家庭給兒童的認知以及教化,都可以解釋這屠夫小子的大聲吼叫。

 

成人觀點

這個被送去教化的孩子,除了脾氣以及宗教信仰上的規訓之外,這一部分也描寫了神職人員的黑暗面。如同《男孩再唱歌》中居有絕對威權的教養院,就會有絕對的誇張情事發生。另外神職人員對「上帝」、「瑪利亞」的感召,早已昇華到了另一種層次。有的成為暴力的施展,有的則是污穢的性幻想,更甚者對象就是這些兒童。當然另一個幽默的典型就是本次台北電影節國際競賽短片11分鐘的《老天有眼》(For the Love of GOD)當中神職人員對於上帝的性幻想之描述。當然這一點點趣味的張力,並不代表生活中對於宗教的鄙視或是偏見,只消在社會真實現象之外,幽他一默。

只是同樣是被褻瀆,在《男孩》以及《屠夫》當中卻有不同的後果,作為狂放性格的屠夫男孩,絕對是可以給我們一個「痛」快的答案。

 

第一人稱

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也許忠於原典。但是這樣的方式,始終將觀眾保持再一定的距離之外,也許就是這樣,也不需要過分合理作為兒童的瘋狂行徑。再來也不用故意的要讓觀眾融入兒童的世界。要是真的是那樣,你會相當難過。因為筆者一開始的期待,由於沒有讀過原典的緣故,都希望小孩可以有一天變成「乖寶寶」。這也許是筆者被許多文本的既有結構所制約,認為兒童故事就是要有兒童的樣子,正反之後必然就是合,當然這種就觀念,就好比《色。戒》中一直期待易先生會被繩之以法一般。這是我的期待,最傳統、沒有爆破的認識,當然,《屠夫男孩》並沒有如此做,但本片試圖仍然用黑色幽默去帶過這樣令人感到不適、婉惜的更高境界。

 

也許,這是筆者一開始看到這個腮幫子健壯的男孩擔演此片之際,就該想到的事情。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 血色星期天》



改編自真實事件。1972年的某一個星期天,在愛爾蘭的一場反任意監禁的「公民權」遊行,人民遭到英軍開槍射殺,其所造成的苦難,除了本片之外,亦可從U2歌曲「sunday bloody sunday」窺見一二。幾年前,對於U2的 sunday blooy sunday 認識,只消為搖滾樂團哀愁的賣弄,至今觀影始得知有如此悲創的傷痛隱含其中。

一位作為愛爾蘭地區的國會議員,領導著他的選民們走上街頭,他要的是一場和平的遊行,無奈從集結地點前往市議會的路途上,竟然發生了讓他無法向群眾交代的事情,哨站的英軍、指揮總部的局長,這些理應相互制約的權力似乎都抵不過現場的強烈情緒與緊張。憤青失控、英軍失控,長久以來維安所造成的政府傷亡,那些執法者在這一次要討回來。

集體
如果說集體意識皆為建構,那麼便是將無情的把作為人性的個體行為者的性格以及獨特性視為無物。不過基於高度的相似性,我們可以發覺在電影中,衝突的兩造都有同樣的恐懼以及興奮,在環境給人的種種刺激之下,要如何避免暴力所造成的悲哀,才是人類歷史以來最重要且總是無法企及的實踐之一。
(當時每日鏡報的報導)
公民權
當我們走上街頭對一物提出訴求,其實就是基於此物的缺席。然而其實更重要的是對於人性的細膩考量。在《 血色星期天》中,無論其是否加入了過多的戲劇張力,在英軍與愛爾蘭居民遭遇之

際,原本作為「維安」功能的英軍,其荷槍實彈的全副武裝,在那樣的氛圍,無異是對於群眾的一種挑釁與煽動。 對於集體的理性,我們必須低估,所以要跟細膩的對待任何情緒的張力。

「英國人」滾出去作為一個口號,也許基於英國人是愛爾蘭對於公民權的訴求主體,但更為細膩的思維,筆者想像在「集會遊行法」中,維安單位的槍枝、武器、軍隊甚至拒馬等,都是激化群眾的良好符號,若再此方面約束規定,應該不失為對於人性的細膩關懷。

在《晴天殺人事件》其強調真實呈現,脫去戲劇張力而稍顯單調。在本片中,基於戲劇的張力而在台詞上做了些調整,這都是細膩且可以被觀察出來的亦無傷大雅。

晴天殺人事件是在描述美國一個被社會邊緣化的男子,在其所居住的鄉村裡瘋狂殺人。這些苦難的書寫,也許只是要再現,或是慰藉傷者,無論如何,歷史的教訓必須被記憶。要不然記憶短淺的人類,在尚未遺忘之前還會再度犯下這個錯誤。「bloody」片末,對於殉難者的致敬,也就是對當時主事將軍,事後仍然接受英女皇受封的最佳諷刺。

本文引用自 e234 - 影|專欄之星不是夢~快來投稿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安娜床上之島Chaotic Ana2007 (Spain)

Director:《露西雅與慾樂園》導演朱力歐米丹(Julio Medem)


《安娜床上之島》實在難以言喻。

但我也不願意用流水帳的方式交待主要劇情以及雷到無辜的人兒。

 

事情是這樣的,這是一個超現實的領域,基本上跨越了時空以及身體單位,而這樣的故事結構在歐陸普遍「無拘束」的風格的呈現之下,貼近了水木魚獸身體,一個悲悽的愛情前世今生的故事。


Sex

性愛場景的視角解讀,跳脫以往「被窺視」,用女性主義來解釋似乎太牽強,作為女性或男性的身體,本來在裸露的狀態之下就會有一定的「觀看」的空間權力出現,而特殊的性愛鏡頭,其實只是在呼應,男子與女子的「親情糾葛」而已,那種母親對嬰兒的視角,甚至是姿意的含著,也許在做愛過程中可以表現的自然而不被察覺,但是一旦回到「前世的親情」命題,那些被召喚的身體互動記憶,居然只是符合親情的表現而已。


Love

當愛情不再純粹,那麼就只得以靠無以名狀憑藉繼續著。在筆者身邊,也有許多情侶的互動像極了母與子、父與女,當然在某種程度下的「情結」,對於愛情不會有害,甚至有益。 只是在《安娜床上之島》的作用催化之下,我不禁懷疑,那些被自己的執念所綁架,被另一半所深深禁錮,有可能只是靈魂出了錯,抑或是上輩子的親屬關係之未竟所導致,而造成了執念的情感維繫,當然往往脫於實際,違背現實,而只能在幻想中期待,等待那得來不意的歡愉跟快樂,而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為自己的執念所囿,而被迫的期待著。


Hippie

西班牙電影在前陣子流行的「成人童話」題材之後,其實作為一個青少年/兒童觀點的題材,往往也是成人之所共鳴者。有人說安娜是嬉皮的表徵,我認為更確切是種「後」嬉皮,不忍卒睹外在的世界,在生活形式方面,尤其是在藝術村中的公社式生活,更接近嬉皮,但並不強調結構下所出現的「反」體系,他們秉持著愛與和平,卻也沒有沈浸在無盡的性愛、毒品藥物中以填補現實生活的空虛。

 

後嬉皮是種嬉皮的修正,並不再以長髮、毒品、破爛衣著的作為唯一標誌,對於人生的頹廢無謂態度,也必須經由更加接觸這個世界而加以修正,而這個世界的共同語言者眾,其中反戰、愛好和平便是最大一宗,但根據安娜的身體實踐,這卻也是他生生世世中的其中一個挑戰與輪迴。 最初居住在洞穴的安娜,其與外界的聯繫就是在市場上販賣其畫作,而構成一個健康人格的社交生活,在此是闕漏的。經由藝術贊助人,輾轉進入了集體生活,甚至勇於離開深悉味道的所在跨越時空、地理去尋求所愛,最另筆者驚艷之行就是大西洋之上得航行。最初居住洞穴、離開洞穴、最後又回到「洞穴」,這樣一個正反合的圓滿,看似完全,導演安排卻在最完全的地方,使了一個驚聲尖叫。筆者解讀,對於感情執念的過度強求,想當然的會導致現實不可避免的殘酷,而《安娜床上之島》並不是一個美好溫暖的故事,所以結構在此爆破。

 延伸閱讀:

2008-06-24 徐克海上之島《謎屍》
2008-07-02 約阿公一起打手槍之《大和卡蹭 》
2008-11-15 《O先生的極樂旅程》性愛鬼魂的最終遊盪
2008-11-30 這廂快活那廂眼紅的《冰火情敵》
2008-12-16 烹飪殺肉一般流暢《刑男大主廚》
2009-01-19 詼諧辛辣愛愛教材《大辣宣言》
2009-01-28 殘酷寫實男男戀《愛,不悔》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

國籍:丹麥(1990

 

 

深淺有度之催眠

這是催眠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所謂催眠者,就是有一個全知全能的背景聲調,告訴你即將發生,又或給你暗示,要你去行為某事。當然也是要試圖從催眠主人翁的過程去催眠觀眾,我不曉得他有沒有成功,因為我始終在這個黑白似夢的電影當中,精神集中,卻又恍恍惚惚。 其實催眠的全知全能的「旁白」,是自己對自己的深層對話、自我辯證。

 

在催眠三部曲當中,其中的《瘟疫》一片中的催眠是一個背景角色,但是又在影片最末跳到幕前,在仍是黑白的寧靜步調走到盡頭之際,還不忘記給了我們最淒厲的尖叫。 這樣直接且深刻、讓人心理近乎無法承受的「催眠」情節的爆炸,在《歐洲特快車》中其實收斂許多。

 

在全知全能的背景之下,《歐洲特快車》的「旁白」可以連接、跨越時空,跳躍邏輯,在這一方面,電影就十足的像是一個夢境,對觀影者來說,就不只是單純的窺視天堂。

 

  

信仰之眷顧

 

在十四世紀的《神曲》中,但丁描述靈薄獄(Limbo)是地獄的第一圈,位於冥河之外,越過冥河之後,則是靈薄獄通向地獄之門,為地獄的前庭,居住了所謂的 「中立主義者」或「機會主義者」,他們生前的生活說不上有罪,也說不上好;靈薄獄的居民包括天堂中路西法作亂時,作壁上觀,沒有加入路西法作亂,又沒有加入追隨上帝與路西法大軍作戰的天使,他們被去除榮光,打入靈薄獄。(註一)

時間拉到《歐》片所述二十世紀中,二戰結束之後仍 有百分之90以上的德國人民信仰具有濃厚國家主義的納粹德國,對他們來說,支持納粹只是他們愛國的理所當然的表現。於是支持納粹的勢力與美軍之間的張力, 便形成了兩種信仰的拉鋸。片中台詞有云:「我們都支持上帝,那麼牧師,上帝到底眷顧何者?」牧師答曰:「凡是不信仰耶和華的,我必將他從口中吐出。」意寓 有信仰者,是必然會受到眷顧的。 

乍聽之下是佛曰的迷糊仗,誰也不得罪,不偏坦任一方,好一個「信仰」。而正在筆者嘖嘖之際,故事繼續說,《歐洲特快車》漸漸的開到最後,居然發現那些有罪的,甚至是唯一有罪的,居然正是誰也不得罪,誰也不選擇的不沾鍋(註二)。他沒有任何信仰,亦即不受任何眷顧。 既不是《色戒》中死的王佳芝,亦非先生,只是一個無感情徒有臭皮囊,安於其職位身份的一個個體,無關心於其他週遭紛爭、理想、熱情、信仰。於是也就沒有任何色彩可以被討論,無可以為一個價值犧牲,無可以為一個熱情所挑動,無可以為了一個情感而哭笑…..

這也許反映了學術世界的「中立客觀」的學術主義,還有真實世界的漠不關心和原子化的政治社會。於是各種價值的選擇有其自由,那些在其所信仰為基礎而安身立命之人,也許可以在《歐洲特快車》中有更深感觸。

 

 

 

  

--------------------------------------------------------------------------------

 

註一:靈薄獄(Limbo):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D%88%E8%96%84%E7%8D%84

 

註二:情節不欲點破,建議親身解讀文本

 Special thanks :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 1964 Italian film directed by Michelangelo Antonioni .
 

這是安東尼奧尼的第一隻彩色電影作品。在視覺上、構圖上都不同予以往的黑白作品。
前述片中看來,1960年代的義大利,其服飾流行已具備今日水準,米蘭的地位在此便不用贅述。這在片中都可見端倪。

本片建構在一個工業化的城市,有著被迂染的水、土地、空氣。與精神緊繃的朱利安娜(Vitti飾),其演出精緻又入味,若看過她前幾部片子,當可見到她對於這個角色的揣摩至深。

身體匱乏、心靈緊繃的人妻,面對從身體發出來的要求,他要怎樣去克服?男主角並不如同以往導演作品般缺席,但確以一個最近距離的冷漠,表達了同等缺席的階段。 愛情、心靈、丈夫、小孩,這個亂髮無助的小貓、小雞,一個無關背德的過程描述,在導演作品中,更加強以往刻劃了激情鏡頭(雖然少),是一部具有色彩概念的以女角為中心出發的作品。

讓我隱約感通,那個我交往過,在頭髮雜亂之下,卻有一雙美麗睫毛的緊繃女子,啊,這樣的結合是多麼危險啊。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lisse, L' (1962) 



Director:
Release Date:
20 December 1962 (USA) 

演員 Cast

 Alain Delon 亞蘭德倫 ---
Piero

Monica Vitti  莫呢卡   維蒂
---
Vittoria

============================================
愛情是這麼難以捉摸,愛與不愛都不需要理由,因為愛情是盲目的。
維多利亞離開男友,為的是一個她自己也不知道的原因。
維多利亞愛上皮羅,即使她也知道這新感情的開始也是「沒來由」。

維多利亞對於新感情的即將到來,她矜持、退卻。確也不是出自於少女的阮囊羞澀,而是她對於自己需要什麼,其實也未曾明瞭。
而害怕只是一個激動的交會,而就這樣愛上一個人。

女子不去追求有條理的釐清,她只希望能夠快樂的與皮羅相伴,兩人在一起時,她感到了全世界都是他的,但是卻又像是全世界都不是。
充滿魅力的皮羅與她相處很開心,但皮羅真的瞭解她嗎?誰也不瞭解她,於是乎她就這樣子在的抗拒之下,被皮羅給打動,確也釋放了當初她那不願意釋放的愛情。

因為一旦兩者陷入了維多利亞的愛情,她的「沒來由愛情」的這一件事情,常會使男人摸不著頭腦。
也許是男人的思考,總是專注在尖銳、強度、速度、勝負的淺碟刺激,而未曾知道女人的內心上下千百回。

她真的是「我不知道」。

=============================================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雖然未曾在被擁吻時別過頭,也未曾從堅實的懷裡突然脫出,然後別下一句:「我要走了。」但我確實如同維多利亞一般,在即將發生之際,我會試著去抗拒以及遠離,這是由於「沒來由愛情」的原因。也許我該向簡單的皮膚感覺妥協,順著導演的無罪開釋,然後自在一點。

導演安東尼奧尼,在此片採用了與「情謎(L'AVVENTURA)」一般,原本的情侶在開場的缺席,用此來表示一個容器的「空」,好比是感情羈絆對象的釋放。
而在本片(L' ECLISSE)中,特別的是對60年代義大利股票號子的描寫,點出的當代的關注以及焦慮。另外,雖然對於冷戰體系焦慮,只消以一個鏡頭帶過,但確足以在今日不可能發生的報紙標題:「核武危機一觸即發」的社會當中,卻是一個深刻註解。

筆者對於黑白片涉獵未深。常在恍惚之間分不清夢境與現實,也就是說黑白的ILLUSION比之彩色底片,更使人能夠神入。筆者認為,彩色底片雖更接近真實,但她也扼殺了電影的隱晦想像空間,所以我們在這個無法被抗拒的「彩色革命」之下,輔以加強的是各種影像特效技術的提昇,便使得電影工業,往著大場面、大特效以更接近真實的幻想世界。其實這些加諸於真實之上得後置,確切說來反而更遠離真實,但也就是要遠離真實,才是紀錄片(Documentary Films)之外,更貼近想像、作為夢、以及電影觀賞者的一盤好菜。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國籍:羅馬尼亞

親愛的,妳如果夠義氣,那麼注意,請不要交到笨朋友。


對於悲慘命運的描寫,通常都是用加倍的悲慘來作為註解。

對於觀眾所殷切期盼的救贖,文本早就不與理會,他要告訴妳,這次是慘到底了。

這次真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從一個堅強女大學生的第二人稱,另一個無所頭緒的麻煩者,形成強烈對比。

但是這對比之中卻有深厚姊妹情誼穿插其中,形成拉鋸中的拉鋸。

敘事風格擅長緊張描寫,自然的手持鏡頭也使妳頭昏腦脹。

到底這是一個什麼樣沈重苦難,預期會如此令人難以接受?請觀影便知。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