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of the tour, 2015)
文/素樸勛
本片是所有記者必修之功課,源自於1996年某個為期五天的貼身訪談,當年《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記者大衛立普斯基陪著一位當紅小說家參與了各種不同的新書發表會、課堂教育、私人聚會,時而拿出錄音機,時而收起不錄。最終,因為並沒有當初編輯所設定的「爆點」,但是最後文章卻沒有露出。電影中的對話以立普斯基所出的書為基礎建構而成,狡猾又充滿智慧的來往攻防,是線上記者必修之深度訪談應對祕笈。
由對話構成,這部電影的特別之處在於錄音。不是影片的音效與錄音,而是一切都是源自於在1996年的那一段為期五天的訪談錄音,一如電影海報所呈現,或你的理解是錄音筆,而這裡可是1996年的錄音機。相信很多媒體工作者/記者/編輯都能了解,詳實的記載訪談過程中的各種吉光片羽,尤其是可以紀錄那不經意拾獲的片段是非常重要的,好比貪婪的攝影師,不願意放棄每一幀快門的機會。所以在聆聽錄音時,除了聽見自己的聲音所感受的尷尬或是出格,更多的是重新獲得當下的氛圍、對話,正是回到那個當下。
耙糞者或是朋友?進入別人腦袋裡的藝術
因為在問題上的攻防或是讓步,從語氣和聲調這些無法如實從紙本文字裡面體會的味道,都可以從中重新「聽到」。譬如我曾訪問過一位知名導演,訪談文章看似是無限地在吹捧他(早就已經擁有的)業界地位,但是在文字上看不到的,正是他在現場問過我的一句話:「你試圖將我引導到什麼地方?或是,你是不是要我說些什麼?」如何在需求與真實之間做文章卻是學問,尤有甚者,另外一位知名設計師也曾在訪談現場感動過我:「馬的,哪個東西真的很爛,根本是賣弄刀模的爛設計。」然後:「好啦這個你不要寫」,如此真性情的透露根本拉近距離!雖然有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當周玉蔻,因為記者生來就不是要有禮貌的,但是在具有彈性的藝術與設計領域,那些與受訪者的「默契」與「承諾」卻是很重要的。身為媒體工作者/記者,在訪談中與受訪者或主導、或被動的各種交鋒姿態都可以在《寂寞公路》中一覽無遺,傑西艾森柏格在電影中的演出,時透露迎合、時透露不安,正是一個典型身份交錯者的內部難題,原因是他所採訪的對象是一個偉大的小說家,而自身經過幾分掙扎,也才透露自己的寫作身份。好比你懂音樂上過歌唱比賽,卻要來訪問發片歌手,或是你拍過片寫過幾篇影評,然後你來訪問導演。
我想這是所有文字工作者必須研習的功課,因為無論你有沒有訪談經驗,要進入另外一個人的人生,或是讓人家進入你的文章,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目前這本重達一公斤的《無盡的嘲諷》(Infinite Jest),正是電影中不斷被提及的小說,目前在亞馬遜售價12塊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