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素樸勛,邀稿,合作,品牌顧問: geotian@gmail.com 策展、寫字、養貓、看電影、替樹發聲。為《地中海逃生手冊》的出版協力/策展監製,以及《台北挑剔指南》的精釀啤酒/台灣電影 篇。 在「想想論壇」以及網路的各個角落出現著。 關鍵字:#夜行林森北 #精釀啤酒 #短評 #純情詩社

目前分類:親情電影系列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light  

Touch of the Light, 2012


文/素樸勛

因為片名透漏的緣故,以為是《一年之初》的意識流,所以對《逆光飛翔》有了一些刻板印象。而除此之外,筆者沒有帶著任何企圖與期待的進入戲院。

 

消費殘缺的電影

裕翔一出場,我就莫名落下了眼淚,因為他的演技,彷彿觸動了那被消費的殘疾,與內斂的情緒。是的,他的天生缺陷,在戲中也被挑明來說:「都是因為他看不見,所以才是第一名」於是乎,演技與真實,演技與道德的分野,一切都模糊了。還記得《汪洋中的一條船》系列中早期晉用真實小兒麻痺演員,經過導演要求在地上爬行,至此博取同情與電影創作就模糊不清了,但,《逆光飛翔》的裕翔又是如何呢?筆者懸著一顆心,一直在他入圍了金馬才得到了解答,因為裕翔經媒體訪談表示:「也許我的身份不一樣,除了作為一個演員,我還做了電影配樂。」又說「很多表情我不會,所以我是硬擠出來。」語畢,筆者慚愧,裕翔自許演員身份,我又何須掛上眼鏡看他。電影《逆轉人生》中不把對方的殘疾當作一回事,而以正常人的嘻笑、怒罵對待之,不就是一種「不歧視」嗎?

 

《聽風者》有個梁朝偉

同樣在2012年上映,檔期重複的兩部電影。《聽風者》繼承《風聲》的諜報傳統,在立場上國共互換,而作為悲劇角色出場的梁朝偉,一開始詼諧又調皮,片末卻恐怖的入魔無以復加,身旁的人卻無視他的悲劇行徑,還讓他繼續在工作上努力建功,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個人的悲劇。在《逆光飛翔》中,走的不是莎士比亞路數,胖子閃亮室友看起來驕傲滿滿,卻是好相處的咖,日常學校的活中的兄弟,打鬧中也帶著努力向上的精神,將可憐、悲情、弱勢的味道,加上了不同的風味。這道風味不是稀釋,而是拉進了觀影人與電影文本的距離,如此一來比起《聽風者》共產黨政治正確的大時代悲劇,更能使人感通鼻酸。

 

每部電影都有一段最難忘的戲

德國音樂電影《琴鍵四分鐘》描寫更生人,在掙扎的生活中與音符陪伴,最後用鋼琴為自己的生命,譜出與眾不同。這同為勵志的電影中,除了讓人炫目的「上手銬背對彈奏」的深刻鏡頭之外,音樂更是令人難忘,於是電影之後,該戲的電影原聲帶大賣。《逆光飛翔》的電影配樂不用多說,令人深刻的鏡頭中正是那《聽風者》有周迅,但是《逆光飛翔》有尹馨啊。

筆者最難忘的戲正是尹馨作為代課老師,幽幽地經過了母親,打聲招呼之後開始上課,把不安的媽媽與裕翔,冷落於所有考試的學生之外。也幽幽地說:「有同學在發呆唷」讓尷尬的裕翔與擔心的母親的心都要糾結在一起。考試結束,看似冷冽的代課老師,卻讓裕翔在大家面前將所有題目重新即時彈奏,讓其他同學為之眼亮,這樣的用心讓筆者以為冷冷的老師,又一次讓我慚愧。方才的漠視,正是一視同仁,不把眼盲當音樂障礙的大智慧啊!

以上,正是筆者深刻的一段戲,電影播映至此段落,從一開場開始算,筆者的眼淚都沒停過,這是濫情哥愛哭還是電影的張力太強,各位客倌可以入場試戲,幫幫素樸勛評評理。


(別忘了按個讚喔)

 




延伸閱讀素樸勛:

《琴鍵四分鐘》權力交迫也輕快

《落日車神》老派電音的陰鬱追擊

《搖滾啟示錄》-左的 實驗 美國夢

血紅文明與殺戮《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和絕叫的電音元素

《裸愛》:其實是未知的女人

2009台北電影節:理性邊緣一哭《不能沒有你》

2009台北電影節:鐵血統治下的女女主角《穿制服的女孩》

2011金馬影展:很萌的成人奇幻《星空》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狗臉的歲月  

( My Life as a Dog, 1985)


文/素樸勛
柏格曼名氣太甚,但是瑞典不是只有柏格曼(Ingmar Bergman)。《狗臉的歲月》是 萊斯霍斯壯 (Lasse Hallström)作品,這是一個小孩的故事,這個故事與乳房有關。

狗臉
狗是兒童之夥伴,不離不棄。曾經身為一個兒童,多麼想要擁有自己的物和空間,因為這可是天底下最美好之事情。在被告知要離開家裡,與老阿嬤陪伴同睡時,舅舅說了一句「不是要趕你走,你還是可以常常回來啊,只不過是換個地方睡,晚上睡那邊罷了」這樣殘酷的宣判,使得小男孩化為狗態,如他的愛犬一般,無理的對人類狂吠,讓大人也只是心疼無奈。 狗隻萊卡,作為一個大人與兒童之間的信任與承諾的連結,也因為這個連結,產生了歸屬與離開,這些輕如鴻毛的小情緒,在兒童觀點的世界中,卻又是重如生離死別。

乳房
乳房符號,假借母親的愛,在病痛耗損的親情之間,男孩所企求的關愛眼神於是缺乏。小男孩英格瑪必須過於早熟的面對,面對世態的變化。大人們毫不避諱的談論柔軟的胸脯,毫不強調小男孩對乳房的好奇,於是由此所建構出來一種自然的氛圍。乳房不是禁忌,也不是獵奇,只是一種溫暖的懷念。遇到小女孩,卻為了胸脯的壟起而煩惱不能繼續男子足球隊,這樣巧妙的性別探索,幫妳纏胸。可愛調皮的女孩,卻在盛怒之下,吼出仿效成年人的咒罵字眼,眼看這兩個孩子應該恨死了對方,但是微笑的電影行文,卻讓觀影者的小小揣摩被打了一個耳光。

兒童世界的細膩,與大人世界的粗鄙的、可愛的笑聲,兩者揉合。揉合可愛村子裡可愛的人,並沒有二分法的切割天真與世故,這樣的兒童心理觀點,在1985年,那個筆者出生的美好年代,蔚為電影風潮,也在美國票房創下佳績。今年(2012年)台北電影節的瑞典浪潮,您不能錯過。

延伸閱讀:

2009台北電影節:禮教反噬路西佛《屈辱》

《史丹利的便當盒》印度肥孩、聰明孩

2011金馬影展:很萌的成人奇幻《星空》

 《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奇幻女戰士與憤怒小童

2009女性影展:《達令》戲謔到悲劇性遺傳-家暴的漸層出場

血紅文明與殺戮《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和絕叫的電音元素

非常偏差《屠夫男孩》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lles-poster-juliette-binoche  
(elles, 2011)


文/素樸勛
《愛情對白》之後,茱麗葉畢諾許( Juliette Binoche )又推出《裸色告白》。夫妻之間的你來我往如《愛情對白》,世代之間的愛與無力如同蘇非瑪索的《巴黎LOL》

《裸色告白》將受訪對象撥開檢視,面對訪問者內心,也因為過於透徹的檢視而觸發。於是在不斷的做菜、料理的赤手觸感與食材當中,忍不住躺在廁所地上讓雙手沾滿自己的氣味。茱麗葉畢諾許的自覺與家庭掙扎,在進入少女眾多故事生命裡的轉念或說是自覺,而同時觸發。無論是女體的,或是對尋芳客們的想像,想像他們是不是正常的男人,有沒有疾病。其實都是從一個有先入角度的訪談開始,而這樣的觀點隨著《裸色告白》的故事鋪成,不僅顛覆「妓女」,也顛覆「嫖客」,以及其所代表無論是歡愉還是醜惡的文字符號。

青少年:妳看妳都濕了吧
茱麗葉畢諾許飾演專欄作家,叫做 Anne。為了採訪,甚至介入受訪對象,與自己的家庭生活,是想像、是現實,沒有交待。而女性的自覺與蒙蔽,與嫖客角色的迷人與醜惡同時表現,嘗試描出真實的、不偏頗的「援交故事解剖」。這樣血淋淋的解剖內心,或是面對這些援交天使的內心和記憶,當然是殘酷的,也免不了,多些行話的穿插。在一場訪談中,法國褐髮女孩 Charlotte 說出一樣都是讀書人,一樣都是正常人,但卻會做出不一樣的事情。這是她這個年紀對於男人的體會。於是她又說了「妳這個小賤人」、「很喜歡被幹吧」這樣的字句,從一個美麗的法國少女口中脫出。是的,她正在描述那些,那些「話很多的男人」。她又說:「妳看妳都濕了吧」,此時 Anne 有點傻眼,說:「我嗎?」

於是身份的錯位,以及雙關語的對話,使得「自覺」與有距離的「採訪」交錯,成為一個瞬間的事情。


ana9.jpg-r_760_x-f_jpg-q_x-20111108_111159  

 (褐髮少女 Anaïs Demoustier 飾演 Charlotte )

家庭:我想為我們作一件事
面對男人,Anne 聽到的那些男人,個性、輪廓、外表,想像起來各式各樣。有溫柔有殘暴,有貼心有脆弱。縱使如此,採訪完,她必須回家面對老公以及小孩。在《裸色告白》一開始的故事副軸,就點出了他要替丈夫的同事作晚餐,於是這樣一個替丈夫服務還有女權的牴觸,是不是有矛盾存在的疑問,卻是由一個男性所提出的。 Anne 說道:「不談女權主義嗎?那我一整天這麼辛苦做菜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伴隨著法國人愛料理的天性,還有「白酒燉雞」在電影裡自成一格的文本裡所隱含的意義。用料理的過程以及處理食材的優雅以及驚悚,帶出有危機的夫妻關係,最終,在老公最後的靦腆回應之後,故事最末以開放結局劃上句點。

男人的內心世界,或是性幻想獨白,在《裸色告白》都無任何發聲的空間,他們都透過女孩/女人來表達。觀影人須知,無論露骨的性愛畫面在電影裡多令人感到興奮,或是太過野性的讓人感到不安。這個投入「深度」的採訪與告白,本來就無意要妳全身而退。

 

素樸勛的白木電擊

延伸閱讀素樸勛:

《巴黎LOL》吾女生澀戀愛觀 老媽遲到性自覺

《巴黎小情人》-年輕女孩是易碎的,你必須尊重她們。

《愛情對白》假裝多好

《O先生的極樂旅程》性愛鬼魂的最終遊盪

 你說得不到讓我更想要《烈火情人》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descendants-movie-poster.jpg  

(The Descendants, 2011)

 

文/素樸勛
如泰倫斯馬力克《永生樹》,《繼承人生》的哲學觀點,不給定見,讓要折服人的小小觀點被顛覆,讓自以為的觀影人,片末會有小小慚愧。又如安東尼奧尼《情事》,《繼承人生》一開始就缺席的妻子,其性格與生活,在他人的對白、互動、怨懟中被慢慢塑造與堆砌。故事從步調熱帶卻緩慢的夏威夷群島開始說,家庭互動、對白極簡又精準,髒話咒罵卻是佔了好一部分,也就是因為這樣,家庭主人喬治克隆尼的情緒內斂,和溫吞壓抑,搭配可人 Shailene Woodley,成為觀影重點。

群島
夏威夷群島由十九個主要的島嶼及珊瑚礁所組成,如馬祖一樣,以一個地名為人所知,但是不太知道他們是散布群島組合的集合名詞。既為散落的島嶼,島與島的關係和距離,恰好可以用來形容電影中的家庭關係。這樣有點牽強或假借的意象形容,絕對不比「各自獨立卻又相互牽掛」的親人描寫來得深刻,因為,因為《繼承人生》前段的家庭書寫建立在髒話、叛逆、咒罵、裸露又天然的少女,這樣比什麼吟詩作唱都要來的強烈。

缺席
一開始,缺席的妻子,就像電影《情事》(L'Avventura, 1959)所描寫失蹤的女朋友一般,卻又列的主導他人的情緒,以及故事軸線、觀眾懸念,《繼承人生》缺席的妻子,被其他角色堆砌出來,也堆砌了丈夫,在這段單調婚姻、工作狂的父親角色。這樣的缺席,當然可以與將要失控的家庭扯上關係,承接丈夫個性保守壓抑,怕事內斂的應對,還有最後的爆發,於是在演技上必須添加更多層次。

席德
Sid, 小席,無論你如何稱呼他,觀影者都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一個被刻意添加的角色,這樣一個角色是一個奇妙的指標。這樣的指標不只測試一個人的氣度,也是導演擺動價值觀點的槓桿。同樣的價值塑造、顛覆,也出現在片末陳述加害者抑或被害者的立場與觀點,筆者坦白,經過在片末的導演巧妙安排,讓筆者對於曾經對那些角色抱持那樣的想法,感到羞愧。

44692000001_1159050471001_TheDescendants-clip-actlikeaspaz--00-00-03-00-.jpg   

(飾演喬治克隆尼的女兒 Shailene Woodley)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逐夢奇蹟》中文海報.jpg  
(Touching Home, 2008)


文/素樸勛
逐、夢、奇、蹟,樸實的四個字構成的電影中文片名,幾乎沒有任何的亮點,但是這樣的樸實,正確實的描寫了電影的獨立製作精神。

《逐夢奇蹟》是一部簡單電影,但是描寫人物的精神卻很不凡,有四屆奧斯卡影帝提名的艾德哈里斯,在片中飾演父親,樸實的演繹糟老頭的黃昏,這圍繞熱血青春對抗殘酷年少的棒球夢,是改編自兩個雙胞胎兒子對於其父親,對原本不值得一提的老頭生命的致敬。所以電影之外與其背後的精神,同樣有踏實的力道。影片之外,米勒兄弟將這樣的拍攝過程,寫成了一本書《不幫忙就閃開:爸爸電影事件簿》,道盡電影工作者的辛酸,還有追求投資、劇本、夢想的過程。精彩程度,直逼電影本身,於是《逐夢奇蹟》曾於2008年於舊金山影展、2009年Starz Denver影展放映,獲得2009年第四屆美國奧馬哈電影節(OMAHA FILM FESTIVAL)「觀眾票選獎」

米勒兄弟
人皆有夢!沒有大學學歷、沒有電影拍攝經驗、沒有半毛錢、也沒有任何電影人脈!無論現實生活中與電影中,米勒兄弟(Logan and Noah Miller)在兒時是熱血野球男,卻在追夢的同時負擔著父親的拖累,電影描寫問題親人對家庭帶來的痛苦,既陰鬱卻又有著正面的書寫。《逐夢奇蹟》對家庭的描寫,異於東方的儒家電影慣常的溫暖父愛忽驟逝,充滿了哭聲以及眼淚。經典的哭聲之作,首推造作劇情的香港電影《歲月神偷》。米勒兄弟答應過父親,要書寫他的故事,但是這個使人親愛,又使人憎惡的酒鬼、賭鬼,離群住在拖車上。在現實生活中其生命根本不值一提,而將其故事流傳成電影,以負面的方式訴說一種堅持精神的存在,不流於矯揉造作。而在片中亦飾演兄弟的「米勒兄弟」,除了導演、劇本之外,也以自己的生命來飾演這樣的電影角色。

老爸玩殘
老爸的自我玩殘,無非是酗酒以及好賭這樣的不變邏輯。而一個家庭的問題成員,對於家庭來說是一個必須要忍痛面對的存在,割捨不下,一方面又使人痛苦。電影描寫這樣的掙扎與無奈,在親情面前,這樣的無奈通常是黑色的,在剝削電影的表現中,通常是黯淡無光的。在《逐夢奇蹟》中,在其黯淡的描寫過程中,時不時的有幾絲希望,這樣的希望也在兄弟之間的「內部矛盾」中表露,這樣並無將玩殘的老爸的價值否定,開放的詮釋自我玩殘的老爸,提供普羅大眾對社會邊緣哥,一種不一樣的角度。最為讓筆者映像深刻,是穿著鬆垮內褲的糟老頭,一邊換褲子,一邊只剩下一張嘴的在臭屁,這樣的簡單片段卻深刻到了筆者的生活經驗所構成的心坎裡,想要說「大家心中都有一個糟老頭」,卻也好希望事實上並是不如此,糟老頭不要到處都是才好。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arbig.jpg   

(Starry Starry Night, 2011)

 


文/素樸勛


從繪本跳到螢幕本來就是一個挑戰,幾米繪本從1998年的第一本《森林裡的秘密》至今35餘本中,被改編電視、電影的前作僅有《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還有2009年出版的繪本《星空》。然而2011年電影《星空》卻是唯一台灣導演改編,而接下這個任務的導演林書宇,在執導《九降風》之前,就早以短片《海巡尖兵》為人注目。


奇幻筆觸
舉例來說,法國動畫電影《米芽米咕人》中,全片以動畫表現,本身就是繪本筆觸。而所謂奇幻筆觸,就是相對於現實而存在的,在繪本改編成電影《星空》中,在真人演員與動畫特效之間,奇幻表達了小女孩的內心世界,這是平面繪本真實演出之間的結合,也是以電影作為載體說故事的特殊之處。電影《星空》中,有很多城市的真實屋房街道場景,在奇幻的無論動物或是奇異幻象的出現,這些原本很真實不經修飾的城市光景存在,便成為了奇幻繪本躍然紙上的基礎。



城市電影
城市電影是什麼?就是一個城市的意象與符號,經由片段的暗示表現出一個城市給人的整體感受。在電影《星空》中表現出的城市光景,很多是不經修飾的,這樣的不經修飾保存了城市的真實面貌,而被看到的不是華麗的美術,還有更貼進城市土壤的生活。而無論台北還是巴黎的城市表現皆然,而對於城市的觀察,也是原本幾米繪本中慣常表現的特色。


成人童話
很多關於愛情的人生議題,由兒童的觀點看來,都是另外一回事。也許是過於純潔的雙眼,或是成人們永遠回不去的單純,構成讓人感傷卻又總是成人書寫的兒童故事。在以梵谷(Vincent van Gogh)1889年的畫作《星空》(The Starry Night)作為故事的貫穿,並融入了親情、愛情、家庭、轉學生的生活,對成人世界的種種遭遇,卻有非常大的共鳴,所以我們在電影《星空》裡,以十三歲的主人翁為眼睛去看她的世界,正是故事中徐嬌所飾小美疑惑的提問:「你覺得,兩個人之間的愛會消失嗎?」這樣的大哉問,能使無論年紀的觀影人一齊感觸非常。

(別忘了按個讚喔)

 

延伸閱讀素樸勛:

 

《裸愛》:其實是未知的女人

2009台北電影節:理性邊緣一哭《不能沒有你》

2009台北電影節:鐵血統治下的女女主角《穿制服的女孩》

2011金馬影展:很萌的成人奇幻《星空》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Oscar and the Lady in Pink  

(Oscar and the Lady in Pink, 2009)

文/素樸勛
由小說作家史密特自編自導的《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拍自於他自己的同名小說,是一部描寫面臨死亡的奇幻電影。生命的倒數步伐與犀利挖苦的溶化死亡之恐懼,在不刻意直視並煽情作弄般的,富有寓意及細緻描寫兒童的憤怒與脆弱當中的深刻觀察使本片無論在敘事或是以奇幻的串場,而這部片的奇幻、過於早熟、和死亡的描寫根本不著痕跡。而且配當也恰到好處,重點是小說作者電影作者是同一個人,讓我們看到了自我文本詮釋的高度!


憤怒與脆弱
病人的憤怒,來自於對於身體的要求與不滿足,這樣的不滿足表現在各式各樣的叛逆行徑,對於 嘗試著要將病童的生活與生命調適得跟一般兒童一樣的醫院,卻一方面也限制並禁錮了兒童接觸外界,接觸社會的自由新鮮空氣。而這樣的叛逆與縱容,使得兒童的觀念被扭曲,小孩只是要「她們都不敢跟我說病情的實況」這樣成熟且誠實般的尊重,但是以「為了你好」為名,這樣所謂的備感尊榮,只被解讀為去人性化,強加 於廝的成人生命觀點。 描寫兒童的憤怒與脆弱,以一種純真的角度,並以粉紅阿姨的成人的他種豁達觀點,打破醫院權力空間中既有的規矩與約束,點出了生命的結束是:「死亡是事實, 不是懲罰」,來回應小兒童奧斯卡對於「妳的上帝好爛」的抱怨。

悲傷是懂事的開始
是的,當我們學會了悲傷,就是到了悲傷的年紀。在片中的最後12天裡,一天就是10歲,這樣走過場的人生瞬間,其實也是走馬一場,在12天裡過的認真,好比過 120年的庸庸碌碌,片中每每以「你現在幾歲」來提醒奧斯卡的粉紅阿姨,在奧斯卡面對總總情緒上的挫折與失敗之際,將負面的情緒轉向正面,譬如「悲傷是懂事的開始」、「你現在是壯年不應該感到疲累」來鼓舞與另一缺氧女童藍色佩姬 (peggy blue) 的過熟愛戀開展。也嚐盡了各式各樣的譬如中年男子的小三人生課題,從青年到老年也只得一瞬間,並以「變老的感覺好糟」替日薄西山下了註解。

用緊張的語氣說愛我
成人的觀點殘酷並現實,在探望之際的顫抖音色,作為小孩都能細心觀察到,作為父母的緊張以及不安。這樣 不夠勇敢的表現完全不符合期待,而粉紅阿姨以一身摔角選手的勁裝,境入奧斯卡的想像,毫不避諱生命課題的面對死亡,穿插些粉紅色的奇幻摔角場故事,使咄咄逼人的形象與柔弱細心的愛心看護,也致使了粉紅阿姨個人的生命衝突,並表現出成人面對柔弱的病徵:「幹我就好,不要說愛我」也點出了粉紅阿姨面對不堪的愛戀與柔弱一面的,成人世界慣有的尷尬。

相對於單純到不行,奧斯卡對於藍色佩姬「變成什麼顏色我都愛妳」的輕語呢喃,成人世界確實更為深澀難入口,對於愛,親情、愛情的全盤接受,正是愛應該要有的模樣,小男孩又點出「病是我的一部分,愛我就要接受全部」卻也將家長的心情,幻想的太過勇敢。


成人的掌摑與奇幻
面對親情的慣有尷尬,在《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其實也有書寫,粉紅阿姨自家人的溫情暖語換來的一頓擁抱與掌摑,說明了「老娘不適合溫情」,但卻刀子口一般的繼續,並陷入了這段發人醒思的情感和關心。 在以成人為角度的摔角手的各種征伐、破敵片段中,除了是童話故事般的劇場演出,也道出其自身內心真實愛戀摔角手男友的脆弱部分。 本片的奇幻也由此出場,稀釋了觀影人的你我的過於溫情的死亡尷尬。

--
素樸勛的白木電集
http://geotian.pixnet.net/blog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LOL
(Laughing out loud, 2008)

文/素樸勛
法國崇尚自由,與儒家禮教社會的東亞文化相比,其當代電影親情的處理較為接近友情,無論是相互溝通尊重、相互爭吵咄咄,都有一種奔放的氣質。而東方的親子距離,粗略而論是內斂的、壓抑的、權力傾斜的。以此角度切入的觀影,可說是東方社會觀影者的獵奇,是由於文化基準點不同的座標物使然。同為法語片《聽媽媽的話》當中母對於子的激烈溝通以及欲掌握又看似徒然的教養過程,與本片《巴黎LOL》的青少年成長哀愁敘事主題極為相似。兩部電影中的管教手段中,有趣的相似是皆以寄宿學校作的自由剝奪作為籌碼,對於更重視自由的法國青少年來說,無疑是對既有人際關係的死刑宣判。

而《巴黎LOL》中提及不同的家庭管教,點出了親子權力關係的多元(譬如馬耶的極權老爸),也表現了相對自由的環境下,也有極度權力失衡的親子關係之存在。當然親子關係並非本片唯一子題,LOLA的性慾初開與感情,成人的婚姻與自由皆如是。

直得一提,交織其中的音樂,順著LOLA與劇中人馬耶情緒同步流動、間或有勁帥英搖風,雖被定位喜劇,筆者怪罪其是催淚的最大原因之一,值得注意其OST。

生澀比基尼線愛情

蘇菲瑪索在《巴黎LOL》中飾演的母親,縱使對於性觀念保持開放觀點,但是難矣不去詰問女孩初剃的比基尼線。此為立場角色難以跨越的親情關懷。而對於異性的好奇以及喜愛,在於真實的「第一次接觸」來臨之際的那種焦慮與嚐試心態,母女的情緒演繹由觀點不同而不同。在LOLA觀點下的感情波折是既苦又甜的散不開,從母親觀點中卻是充滿了擔心與窺刺的衝動。

初剃的比基尼線、丁字褲的嘗試、對異性身體的探索,以上梗概皆是生澀的電影符號,而生澀的愛情總是讓人大起大落。

LOLA與馬耶的甜蜜蒙太奇,從月台相互遙望、擁抱過緊而無法好好走路的散步、墨鏡交換的裝扮打鬧,配上前述提及的音樂,比大人的浪漫愛情故事還要浪漫,而如此簡單的愛情片段,溫暖的足以讓人掉淚。

誤會之後。

LOLA與馬耶的冷漠蒙太奇,表面的冷漠的不在意、MSN封鎖,但卻獨處的時候卻濃烈的想念彼此。倆倆的思慕、憑弔對方的片段各自交疊,對方卻都一無所知,此表面冷漠堅強的蒙太奇片段,卻也是基於倆人的愛情,也是在說兩人愛情之濃烈,很職業的能讓觀影者對號入座然後催淚。

誰的次文化?什麼立場?

派對狂歡、週末搖滾、手機簡訊MSN。法國青年的次文化,不就是我們一代的文化?次文化是基於主流文化的分支或是附屬或是對抗,而主流價值的觀點,無論是保守的挑戰少女想穿新潮丁字褲的慾望、自由的使用自己的身體,用MSN談戀愛,在權力不能企及之處抽煙喝酒...這正是我們在做的事情,不過其角色為高中生。 無論其角色為高中生,這正是我們的主流,權威保守人士的次文化。

面對自由的態度,在劇中敘事其實有若隱若現的立場。

舉例,法國成年性探索之作《O先生的極樂旅程》,其全片立場正是自由沒有侷限也沒有理由的性交與追逐。而在《巴黎LOL》中成年男性與女性,對於性開放的詰問,在好似陶晶瑩的觀點辯論後,雖然沒有給出封閉答案,但是對於單一愛情的正向作嫁,從性好奇到穩定性伴侶的支線劇情,隱晦表達其觀念立場,是返璞歸真的溫暖幸福。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 Killed My Mother (2009)

(I Killed My Mother, 2009)


文/素樸勛

筆者親妹(素樸帆)在台北電影節(2010年)已看過此片,對我講述電影其中的爭吵場面正是我與母親兩相對抗的翻版,那些歇斯底里的忤逆與破壞,以及之後心懷一絲絲愧疚的週期性感受。好比鐘擺一樣的無限來回,反反覆覆的青春期鐘擺。於是我與母親前去觀影。

片中的氣氛有時濃烈,有時趨於和緩,母子之間的張力,雖然建立在母性的絕對權威之上,但是其權威並無可預測性的,傾向於容易被激怒的任性大人,但是與此同時也刻劃了她的堅強母性,母子皆然,並無在個性上作其偏頗設定。兩人性格幾乎在一致的邏輯(或沒有邏輯)上對抗,各人同時皆有暴怒、柔軟的面貌,本片也並無對這緊張關係提出任何判決。此對抗是表達單親母親角色的無奈,其持家之苦並建立在軟弱無能而離去的男人之上。少年宇伯也並非真的是「少爺般」生活著,除了有烹煮能力之外,其具有豐富創作力以及陰柔豐沛的情感,想方設法的逃避束縛,為了自己想要過的生活,發出一聲怒吼。

冷酷告解

母子不是情人,也不是朋友,從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描寫對母親之愛的扁舟徐行,與愛好自由卻又未滿18歲的高二年紀相比,似乎1850的傳統描繪反而可讓人平靜許多,尤其是狂爆之後。片中諸多藝術與詩集的浸淫,也有極度冒犯傷害的語言暴力。

那敏感脆弱被母親視之為「你也無法與其他人相處」的回擊,筆者看來,那種被視為是兒子的叛逆與自以為是,相當熟悉。那種對於極小錯誤以及品味的小差錯,便有極大的不耐和不解,亦相當熟悉。這樣兩廂傷害的痛楚,亦清楚知道其痛楚何在,正是那親人才能深刻體會。

面對學校老師的關心的「中指問候」,表達青少年的憤怒,只是不是用拳頭,而是用手指。老師的信紙在一路上關懷宇伯,詩篇、字裡行間的擁抱、關懷的陳腔教條,卻是游離之人最需要之精神食糧。學校老師的存在是母與子之間的中介,無論是年齡或是知識的緩衝者。老師的存在也讓我們知道加拿大地區的「課後教師」條款,這條款讓我們知道加國對於老師踰矩之嚴厲規範之外,也決不會讓痴傻的觀影人,由於男主角過於俊美,模糊焦點,而延伸到師生戀的分支幻想。

性別探索
兒子面對母親的冷冽獨白,直指既是親人卻又無可剝離的感情禁錮。單親教養下的宇伯,並沒有直接透露出其陰柔的性向,這在本片中以一種既為直視,也作為自然的一種表現方式。對於性別探索議題的立場與否。通常都是冠以「非常自然發生」的設定在諸多電影文本當中,而失去了其真實生活中的那種感通,畢竟我們大多數觀影人並非同志,而且同志在這裡並不是重點。以這樣正反接納並陳、描寫力道恰到好處的處理方式,與諸多次文化議題一般,使得本片益加豐富,卻又不失本色。

偏執對稱
如果沒有對錯,那麼這部正反並陳之作都將主要議題以公平的方式交代,然後開放式結局也有溫馨。除了議題之外,人物對話多以鏡頭對稱留白,而且精準的鏡頭拉緊,無論單人鏡頭、雙人鏡頭、正反切的對話亦如是,公平公正。唯獨,唯獨對沙文主義的抨擊卻是毫不吝嗇,從不知道如何做父親的橫肉男,到兔寶寶領帶的沙文校長,便是。

 

<script>
var linkwithin_site_id = 138107;
</script>
<script src="http://www.linkwithin.com/widget.js"></script>
<a href="http://www.linkwithin.com/"><img src="http://www.linkwithin.com/pixel.png" alt="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style="border: 0" /></a>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ecious: Based on the Novel Push by Sapphire, 2009)

(Precious: Based on the Novel Push by Sapphire, 2009)

文/素樸勛
改編自小說《push》,其講述美國最底層的生活掙扎,透過兒童視角切入,以教育 教育有限功能的開場白,進入平凡社會難以想像的問題之中。社會救助制度的僵化抵不過一句關心問候,非理性的介入往往比之文件公辦更能處理不曾被直視的複雜問題。家暴、扭曲的親情以及絕望的家庭環境,並得以輕易晃過滿腔關懷的社工制度而繼續獲得社會救助的「支票」。本片之初經由食物烹煮、工具鍋爐而帶出的權力隱喻蒙太奇,直指主人翁無法脫逃於其生活的可怖及苦悶。點綴用的黑色幽默,以及狂想替本片的苦悶色調添加氣味,而不僅流於情緒的代謝。

有色狂想與現實疏離
我們不能選擇膚色、捲髮或是直髮,片中歇斯底里的黑人母親對於「白人婊子」的仇恨,是來自於階級的、想像的、仇恨的,那電視節目的美國夢以及美國形象,公務員、老師、法官、秘書的、電視中綜藝節目金髮碧眼形象,象徵了其難以企及的社會階級,這樣的階級不斷的輪迴,延伸至下一代的苦難。這樣基於顏色的原生劣勢,在美國尤其激烈,其程度並與教育程度成反比,卻也是諸多外來移民共同面對的議題,而歧視與劣勢不是單方面來自於黑人的民族性與街頭社群,片中無所提及(約略提及)的白人學生對於有色(colored)學生的排斥與逗弄亦與教育程度成反比。

Precious的幻想,以及對男友的渴望,也是建立在「淺膚色」以及對自我的金髮碧眼的想像之上,這些經由電視、廣告、種種主流話語建構的「真實」,是美國的確切面貌。這樣的陳述是價值中立的,並非為任何有色/無色既有的優勢/劣勢作嫁,Precious 的幻想往往在她遭受暴力之際益加豐沛,其有MV式的遁逃與抒解,是當年紀該有的想像與夢想,也是自我修復機制之一。

迴圈之終止
16 歲布魯克林區黑人女孩,卻已風霜歷盡,那些她經歷過的,使她強壯,使她無所畏懼面對這個世界,同時也扭曲了她。至少在課堂上,她利用家裡對待她的方式對待同學,一個悶掌拍向搗亂課堂秩序的同學,那黑人小子來不及悶唉一聲就撲倒在地,這樣矛盾的暴力對待卻隱隱顯露其對於知識、學習的企圖(維護課堂、教師尊嚴),只是早已被家暴規訓過的身體,其對於規範的準則,早已扭曲。

這樣基於扭曲家庭而有的扭曲觀念,同樣的是以無奈的身體作為單位,本片 中女孩子「懷孕」一事對於身體、生命的衝擊,可說是不言可喻。生命的延續所延伸的苦難,譬如「小孩生小孩」、新生兒所受的原生家庭的貧困、教育之缺乏,往往造成下一代活在暴力、毒品、街頭之列。而這樣的輪迴最終必須由教育作為終結,而Precious 的問題似乎沒有辦法被解決、社工的存在除了國家政府家長式的介入,作用也其實無奈的有限,但是至少基於「教育」介入這樣了無限迴圈的環節,悲慘的命運不會 再繼承,至少暴力、虐待將不再存在。

鏡頭存在感
相同於弱勢有色兒童的書寫,電影《攻其不備》(blind side)所講述的約略是一個黑人底層的童年事件,為珊卓布拉克(Sandra Annette Bullock)領銜主演,其描述一男孩的自我實現過程,而此過程是藉由美式足球來作自我的實現。一樣是介入生命的本身,對於《珍愛人生》的表現方式是的鏡頭冷酷的存在,用力的ZOOM IN與介入好似旁觀者一般的紀錄,這樣的類似記錄片的方式寫實的呈現,比起《攻其不備》有的劇情鋪陳與溫馨情節細心包裹,《珍愛人生》較低商業性,而真實的使人感受,是種不同的表現方式。兩者不同的取向,也選擇了觀影人要以何種角度去切入螢幕中的生命際遇。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女性影展:《達令》

( Darling, 2007 )

文/素樸勛
縱使戲謔也無法掩蓋,掩蓋那漸漸襲上心頭的恐懼與壓迫,正因為成長是那樣的苦甜交雜,而脫離家庭的願望錯築了邪惡巢穴,那歇斯底里的甘願 與自我拋棄、放逐的處世態度。縱使是成年女性,相較兒時的勇敢與黑色調皮,拜倒在白馬王子的家庭幻想之下,在拳頭之下,卻成為沒有自我意識的臭皮囊。

隨著其成長過程《達令》處處被否定、被拳腳相向、大字不識幾個,唯一不同的是,從兒時的剛毅到成年女性的甘願過程,是毫無察覺,觀影者從冷笑到嚴厲審視,令人發顫。 難以置信的「女人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雖是日曆上的每日箴言,卻又何其諷刺的扎痛到心坎裡,於是為了保全下一代換取遲來的公平,要掀開充滿不堪、 羞辱的受暴記憶,確實殘酷,
凱瑟琳只能自稱「達令」,而此時「達令」二字的些微美化,僅是醜態畢露的唯一慰藉而已。

只要我長大..的話
歇斯底里 的詼諧肥小妹的抗爭,正是所有當時年紀的一般無憂無慮,要有那個年代該有無邪,肥女孩在絞肉機前使阿使的喃喃碎語,充滿了勇敢與決心: 「我不要當農婦、我不要當農婦」。這樣的成長加諸父親形象的不完整,長大(離家)與缺乏父愛的寄託,成為了「只要我長大」的最終解決方案。

這樣的方案建築在對於「英雄」救援的幻想之上,而這樣的幻想支配了凱瑟琳,以及她的後半生

目睹兒童
兒童之於家庭,是婚姻維繫的重要成分,姑且無論是要打「監護官司」抑或「離婚官司」,總的說來其實
兒童就是「堅強的理由」,兒童在家暴的過程中扮演了很多不同的角色,不論是模仿、學習,或是成為受虐者,亦或是未來的施暴者,對於「母親」來說,其中最為殘忍就屬「目睹兒童」。

局外人如筆者我,在這一部「真實事件改編」《達令》會以為兒童的目睹多會是幫助母親的呈堂證據,但是在《達令》中,凱瑟琳被受虐與被羞辱之際,那隔著窗戶的好幾雙小眼睛,這樣閃啊閃的,可真叫人折磨,於是在真實案例中,以目睹兒童作證的案例並不多,為了母親的最後一點點尊嚴,慣常也不願二度傷害爾。

悲劇性的遺傳
凱瑟琳的父親在她缺乏關愛
成長過程當中有說對了一件事情,其父母並不喜歡凱瑟琳的「白馬王子」,也許悲劇是會遺傳,這樣的黑色挑剔,卻讓人喘不過氣,意見雖然正確,但父母的歇斯底里,反而讓女兒備受壓力,而昏厥過去。跟婚禮的其他期待一樣,眾人一片歡樂,《達令》卻將窒息。

結婚之後人生繼續走,戲謔最終以悲劇告終,從死裡生的凱瑟琳,意欲回到原點,因為縱使暌違已久的子女,學習遲緩、尿床、早已不識媽媽,家庭的缺席,如同以往,孩子們將踏上可預測的悲劇輪迴。

於是,
凱瑟琳對著兒從ABC開始輕輕喊...如同兒時不識大字的時候一樣....。

 

延伸閱讀:

2009女性影展官方Blog

2007女性影展:「植物園 Filles du botaniste, Les (2006)」

2009女性影展:金熠熠歌舞傳奇《藝霞年代》

2007年金馬影展:「花樣足球少女 Offside」

無奈奈的國族寓言《茉莉人生》-Persepolis

城市奇想怪誕女《我的人魚女友》

2009台北電影節:《我的陽光》少女港口性焦慮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 only.jpg
(My Only sunshine,2008)

文/素樸勛
與台北電影節同展電影比較,戴立忍《不能沒有你》、Reha Erdem《我的陽光》都是講述著港口發聲的故事。在伊斯坦堡/高雄某港口的岸邊小屋成長的 Hayat /妹仔,面對家庭的不夠完整,她們的教養與經驗都處在一個岌岌可危的邊緣,作為一個漁夫/輪船工的小孩,她僅有父親走在危險邊緣扶養她,她們都熟練的處理捕來的魚,家中女主人,同時都缺席而轉而依附在另一造社經地位較高的男性身上。

土耳其電影
《我的陽光》充滿了低鳴的女孩哼哼聲,還有劃破天際的飛機畫外音,低鳴讓人煩躁又諷刺。提及伊斯蘭的文明,以及對於性的壓抑,造就了這環境下的女性自覺的尷尬窘境,漠然對待一切事物的Hayat 總是藉由低鳴來排解自己,而總是沉默的她,也許將會知道,她父親與其他男人的祕密,以及跌跌撞撞之後,將更了解自己的身體。


性 自覺通常讓筆者提心吊膽,尤其是在青少年議題,通常基於道德觀點會希望電影中女主角不要受到那麼多的煎熬以及危難,但是生命的必經之路,通常都是導演們必 須要傳達出的成長焦慮。這些焦慮既寫實,又讓人扼腕,殘酷的劇情,難道不是諸多社會中的冰山一角,這些我們不忍卒睹的,也是正在發生的。

片中隱晦的提及諸多後現代議題(同志、賣淫、強暴、教育、伊斯蘭文明),而淺淺帶過,卻也透露出Hayat 的無奈。其中伊斯蘭對「處女」的保守看法雖不是本片重點,但其深深影響了該社會男子對於女子的幻想及思維。女孩 Hayat 的性自覺以及不設防的青春階段,導演用一個更衣片段,就把觀影者帶到了這個「教養的焦慮」上面,缺乏「母性」教養而由父親扶養的Hayat,最終仍然無法避免的,為其母親教養的缺席付出了代價,在悲劇可以繼續發展下去之前,故事並不停留悲哀的賣弄,而是告知堅強,在那之後Hayat 而為此也變得更為強壯。


無 盡的停泊,然後等待父親歸來。父親的性向以及事業,還有改嫁的母親,都並不單純,但是作為一個唯一的親人,如果不把好色貪婪的爺爺算入的話,也只有父親 了。但是與外國人做交易的父親,並沒有辦法在禮教上或是女孩性別覺醒教育上有任何幫助,如同小船一樣飄泊,一樣不確定。
迷戀足球的國家,大多男性畫著臉譜,聚在一起跳上船去看足球賽,這個陽性的空間,陽性的符號與集體認同的歡樂、唱歌,對比出陰性氣質的孤單、獨立的在岸邊點胭脂,在孤單的沙發上看著言情電視。
男 孩總是在港邊的迷霧中出現,男人們的好奇眼神,透漏對女體的渴望,而作為動機不明的「掠食者」的姿態,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情挑,甚至對女孩高唱以帶有濃濃中 東味的阿拉伯情歌。 這個基於迷霧的懸念,最終被女孩自己證實,那才是她唯一確認的。 在這裡她才真正的開懷大笑,航向自己的方向,以往,
Hayat 總是坐著小船上學,面對爺爺的碎嘴、改嫁的母親、學校裡總是欺負人的同學,最後,她丟棄討人厭的怪聲娃娃、美麗姊姊送的便宜口紅,裝扮起一臉足球鬼的模樣,喜孜孜的航向海的中央。

延伸閱讀:
2009台北電影節:理性邊緣一哭《不能沒有你》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不能沒有你_2.jpg

(No Puedo Vivir sin Ti, 2009 )

文/素樸勛

本片是黑白如夢境的邊緣寫實,從陸地邊緣與海洋的自然交界,深入到去人性化的社會制度,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文明做了一個反思。透過父女間的情感連結,帶出台灣在地的感通,客家方言、政治權力的想像、文明的傲慢,樸實的流露與輕輕的催淚之餘,也有重重的社會反思。

「瘋顛與文明」

在傅柯的「瘋顛與文明」中,對於瘋顛的禁絕與約束,以證成文明的過程,對於那些被流放以維持「城市文明」的 「瘋顛」,國家秩序、法律約束只是維護最起碼這城市的整潔,再正常也不過。對於那些「瘋顛」不文明的關懷,只有在當代,當威權的集體思維解體,瘋顛與不理 性被脫鉤,個體被彰顯的年代,才會展現多元關懷的觀點。

不能「活沒你」
戴立忍使用的西文譯名,照順序是「不能活沒你」,就是「I can not live without you」(西文之於英文如同北京話之於閩南語)。筆者竊以為,不走我們慣常的制度思維去做關懷,是矣這個邏輯也影響到了譯名。「新現實主義」採用非職業演員,類似紀錄片的處理方式,讓影像更為寫實。

《不能沒有你》作為一個港口敘事,無情的海洋與魚隻處理(內臟、鱗片)的女孩對比,不用言說就可精準的透漏其生活處境。港口的輪船喇叭,以及動態的水岸, 讓更多靜景亦顯動態,這樣一個離文明城市這樣遙遠的生活方式,在港口、城市、海洋、制度間徘徊,被強迫進入遊戲規則的悲劇主人公「武雄」成為文明下被犧牲 的祭品,而茫然沒有歸屬。

是非對錯剝奪兩難
早期英國殖民時期,討論「澳大利亞原住民」的電影《澳大利亞》,其中所提及野蠻與文明的教化之間,讓原住民保有「荒野生存的流浪經驗」以及「文明 禮教」的妥協,其中片段讓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流著眼淚看著黑小孩把象徵文明的衣物褪去,隨著其巫師爺爺走入荒原。《不能沒有你》的制度與親情兩難,似乎側重一方,對於兒童教育的掙扎, 只輕輕的提及,並只顯露在小女來的唯一怒吼,「怒推要將他拋棄的爸爸」的片段。當然基於立場的不同,我們可以理解「社會局」也許是冷酷的制度機器,但其目 的亦為維持國民的基本教育。

從觀點的不同,導演最終採取正面的結局,若是悲劇,而安排主人公武雄以及其女,繼續遁逃在社會制度之外,而未曾受國民教育,也許將一輩子依著港口生存,這樣的剝奪兩難,其實基於人性、社會制度的張力,小人物以及發聲武器極度不平等的悲哀,也許只有《不能沒有你》最了解。

延伸閱讀:

2009-01-16 跳出歷史觀點的必然《澳大利亞》

 

新增)恭喜《不能沒有你》獲得2009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y素樸勛

 

 


《在屋頂上流浪》 (Hallam Foe):「Vertical and Musical」

VERTICAL

是怎麼一回事呢?根據人類原始的往上爬本能,就是「垂直」的原始習慣,明白的應用在不安男孩的身上,這個男孩的不安部分來自於母性的缺乏以及剝奪,但是那介乎于男孩與男人的不安與罪惡感,讓他深感矛盾。上下、來回的移動,窺視習慣的滿足,這個由焦慮所養成的習慣,形成了這缺乏母愛男孩的個性與情結。

MUSICAL
片中前段的音樂其實是敘事的一部分,所謂「後搖」云云,現代的曲風搭配提心吊膽的不論是偷窺、偷竊、裸體、被窺視、開鎖以及諸多片段都有恰到好處的過場,筆者不懂何謂後搖、英搖,但是有「影展」癖的人,當在鐘塔之橋段,歌聲「I live alone~」保證唱到你心坎!因為這是影展的開場音樂,每部展片之片頭,都要來這麼「儀式」一下。
而這些敘事的一部分絕對會讓你多留意所謂電影原聲帶的。

屠夫男孩
還記得另一部關於兒童的敘事,《屠夫男孩》那種天真的精神錯亂呈現方式,彷彿一切都是無害但是又讓人不寒而慄。當然在 《在屋頂上流浪》當中,追尋心中缺憾的男孩哈藍,亦是用著可議的方式來執行他所追尋的,根據「成人觀點」,這是一種刺激、一種冒險,和某種程度的窺視自我。筆者在這個過程中,很大程度上的紓解了那種對於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的症候以及想像,尤其是那種年齡交會的季節,關於去家離鄉抑或是蛻變成長的焦慮,留或不留、去或不去。片段的點出了每個人必經但卻又難以述說的慾望跟經歷。

然而,改編自小說家Peter Jinks,《在屋頂上流浪》最終,仍舊是回到成人的角度,教導兒童還是應該成長,還是要回到那種普世的良善價值,也許這還是個教訓(lesson),而不是青少年不羈至上的爆破,畢竟異於《屠夫男孩》的判經離道,《在屋頂上流浪》著重於追尋的愉悅書寫,以及在不安的年紀下面對的身體情慾、戀母情結,垂直不再是「上上下下」而已,而是一種對於人類本性的強烈性暗示。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裸愛

The unknown woman

導演:GIUSEPPE TORNATORE (義大利)

配樂:ENNIO MORRICONE

 

非在裸

《裸愛》跟「裸」有關,卻也是幾個鏡頭,也許用以片名來刺激選片邏輯上的機率,或有可取,但是明眼的觀影人如你,必要知道《The unknown woman才是其生命之所在。The unknown woman如同我接下來要介紹的文字,立即產生了矛盾。白話說來,必須說在前頭的是,就是劇情上的「雷」。也許客官可以同我一般,單單認定《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導演GIUSEPPE TORNATORE,以及「同一個」電影配樂大師 ENNIO MORRICONE足矣。

 

踏雪尋梅

KILL BILL》中的uma,逃離被扭曲的生活,嘗試過一個可以與女兒相首相聚的生活。遭到的卻是那來自於男性的復仇,當然也牽扯到了所謂「共同的事業」。這巧妙的與《裸愛》的苦難驅動相仿,同樣在舊男人與不堪之過往中的「張力」,在《裸愛》中構成了恐懼的來源。極度不同的是,《KILL BILL》的斬瓜切菜之作,那種立即的滿足,剛好與《裸愛》中那種探究深層的自我,剛好形成觀影經驗的兩個極端。


女 子要脫離苦難的契機,其實與陷入苦難相仿,都是為了「女孩」,因為年少輕狂,或環境、或生活,陷入了複雜的危險環境,但是身為一個女孩的勇氣與衝動,哪有 什麼好失去的呢,直到自己擁有了另一個女孩,身為人母,那種離開的衝動,才真切的轉化為藉口。在《裸愛》中,那種對於親生女兒的執著,是整部片的驅動力。

 

在 手段方面,經歷了滄桑與殘鋪不堪的人生際遇,當然也體會了那種異於「溫室花朵」的栽培方式。此種對摯愛之期待的強大能量,藉由其不堪的經驗來做為手段來茁 壯小女孩,經由前後片段的舖成與對應,在此片中結構中是美事一樁。這樣子一方面點出了作為悲慘人生的覺悟以及「洗禮」,都提出了那段不堪的日子,除了遭成 無可復加的創傷之外,也決計不可讓最愛的人重蹈覆轍,是矣寧願以暫時的痛楚交換來日的強壯。

 

剪接與音樂

良 好的剪接手法,簡單又明快,搭配聲聲懾人的起伏配樂,觀影心境隨之揚抑。在《裸愛》中的主要場景,以漸漸洩漏的方式片片交雜,不嫌多也不覺得膩,乃是因為 除了可以替代言語上的對白交待之外,更重要的是,作為新舊故事交替、過去與現在的辨別對換,乃是以「髮色」來做為區別,不若傳統手法將要回憶之際,畫面黑 白則足以。

 

在主要的幾個場景,交雜的剪在一起,微妙且震撼的轉場,將過去的思維與今日的親愛之情交織有方。然而這不是單單的親情之作,輔以女子個人苦難與掙扎、隱瞞,以親情驅動,完整了這不作品。

 

最令筆者折服且深刻乃是在大型的圓柱建築形狀榖倉中,夜裡的生產片段,筆者嘗試描述:

嘈雜鬧人的音樂,狂歡與瀰漫的煙霧似乎要掩蓋即將發生的什麼。另外最構成威脅的男人,居然諷刺的握著女子的手。正當錯置之際,男子將她的她奪走,跟意欲掩蓋的電子音樂一樣,一切似乎未曾發生過…..

 

結局與尷尬

我不點破,結局的尷尬與驚喜算是片中最大的情緒起伏了,我是指觀影者的情緒起伏。那種正當以為強弩之末,卻又強勁的來這麼一下,使得我難以招架的就淚汪了眼眶,也許這樣「一下」,正是我再怎麼樣也希望客官親身體會,而掙扎不點破之故。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會站著彈,像個娘們一樣!」

16歲的胖女孩漢那,為她加入爵士樂團而辯護。

她有絕倫的大提琴技術,可是高中樂團的傳統中,從沒收過女生。

面對男生的各種捉弄,面對她自己對外表的認識。

擁有美麗內在的漢那,如何面對這一切?

***
典型的法式幽默,詼諧又搞笑,交雜以感人的戲碼,

使我容易被催淚。

重點是爵士樂的演奏穿插其中,好不舒暢。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