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素樸勛,邀稿,合作,品牌顧問: geotian@gmail.com 策展、寫字、養貓、看電影、替樹發聲。為《地中海逃生手冊》的出版協力/策展監製,以及《台北挑剔指南》的精釀啤酒/台灣電影 篇。 在「想想論壇」以及網路的各個角落出現著。 關鍵字:#夜行林森北 #精釀啤酒 #短評 #純情詩社

目前分類:《廣告雜誌Adm》雜誌作品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2438990_1057247187648312_1909142682829866165_n.jpg

李拾壹的「在尋找甚麼?」台灣小巡唱,走遍台北、台中、台南、高雄、花蓮等城市。
 


文/素樸勛

  何韻詩唱他的〈是有種人〉,林宥嘉唱他的〈自然醒〉,因為他在彭導電影中的作品而被譽為「彭浩翔御用配樂」,他演舞台劇、演電影、主持節目、他創作、他唱歌。他的〈難查字〉關注香港現狀,他的〈波多野結衣〉唱出了毒男(粵語近似宅男)的憂傷,他寫〈少年圍揼的煩惱〉(粵語圍揼音同維特,是圍毆之意)談霸凌,他說他很醜,他1991年出生本名李志峰,他是李拾壹。


其實我很醜

  我認識李拾壹是從電影開始的,他在香港導演彭浩翔的電影《春嬌與志明》(2012)、《低俗喜劇》(2012)、《飛虎出征》(2013)擔任電影配樂,在想像中,他可能是一個穿著皮衣的高挑男子,直到他到了台灣「巡迴」,在女巫店的表演中與他見面,才知道這個大男孩給我們帶來的驚喜,遠比耳朵聽到的還多。中學畢業前,他剛被香港演藝學院錄取時演出的舞台劇,該劇《大城小我》中的主題曲,被音樂人林一峰聽見之後便相約在銅鑼灣的新星茶莊見上一面,從此李拾壹踏上了這條路。當時這齣舞台劇的主題曲,正是今日何韻詩所演唱的《是有種人》。

  剛發片的時候,他喜孜孜的給自己的唱片做了小手冊,類似歌詞本和自介的綜合,用中學作業本的形式附上了自己的照片送到電台。但是被電台的高層看到了,說著「這個人怎麼這麼醜」然後將他的心血丟到一邊。認識到自己很醜,是李拾壹的標誌,但是他卻比任何人有自信,尤其是在表演的時候,他說「我生氣不是因為他說我醜,而是他不尊重這個產業。」

  確實,李拾壹的音樂裡面,是有種「氣」的。


 



在台灣尋找

  在台灣巡迴的一場演出中,他在女巫店表演了這麼一首歌,他說:「這首歌是獻給一個日本女生的,我們差三歲,但是我們沒有可能,我只能寫一首歌送給她。」這首歌是〈波多野結衣〉,是一首在台灣寫的歌,創作源自於他在淡水逛街,人群壅擠之下的想像,寫的是關於宅男喜歡上一個人幻想。

  在台灣,除了感受天氣之外,他也想要把台灣的骨氣和勇氣帶回香港。在台灣演出,與香港最大不一樣的地方是會有很多人對著李拾壹說「謝謝」,這樣的謝謝不是出自於購買表演服務的謝謝,而是一種在音樂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那種感謝,而這在香港是沒有的。尤其是他的創作作品〈難查字〉一首討論繁體字與簡體字的粵語歌曲,台灣人一般聽不懂,但是他除了在演出時解釋這首歌的緣由之外,更派發影印的「歌詞」給觀眾,很多觀眾迴響:「謝謝你,也讓我重新反思了客家、原民語言在台灣的意義。」創作音樂環境在港台都是一般險峻,而李拾壹的觀察力入微,而使他的創作跟聽者的生命有了共鳴,而這也是他在台灣找到的東西。



電影配樂創作

  打從有了給林宥嘉的〈自然醒〉這作品之後,原本就在做電影配樂的老闆翁瑋盈及黃艾倫就介紹他跟導演彭浩翔合作,這兩位老闆同時也是李拾壹的音樂路上的導師。

  在電影的粗剪版本完成之後,電影配樂以及導演各自找好樣本(Reference)之後,從樣本發想去製作配樂。對李拾壹來說,導演給他的空間很大,雖然製作期間從兩個禮拜到一個月這樣倉促,但有趣的是因為他與坊間「一模一樣」按樣本的製作方式不同,導演也同時願意接受他與樣本截然不同的配樂創作。

  《低俗喜劇》的主題曲〈Mystery Girl Inside Her Cave〉正是配樂的有趣案例。李拾壹在這首主題曲中的即興獨白刻意壓低嗓音,本來是要暖身的而不錄音,當時的英文詞內容包含了「去他的莎士比亞」也被意外收錄了,原本以為只是「試試」的演唱被偷偷錄下來了,效果卻是以外的好,也等不及李拾壹抗議了,因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系畢業的他,對莎士比亞褻瀆是何等的不敬。最終,加長版本被收錄到電影原聲帶中,成為意外的驚喜。


光溜溜的靈感

  無聊,是李拾壹的靈感來源,在做自己的專輯的時程與製作電影配樂的時程不同,正如他這一趟到台灣的巡迴,雖然一路上有記錄下了一些素材,但是必須要真正結束之後的沈澱才有辦法完成這樣的創作。對他來說,「無聊」正是他創作的來源。

  因爲無聊,他會開始摸索,與自己對話,例如林一峰填詞的〈死等〉就是因為口琴的不停亂吹,而自己耳朵聽到了每個音都差了四度的旋律。關於靈感,他洗澡一定要帶手機,光溜溜的時候都要記下靈感,就不要錯過那些忽然出現的旋律,甚至在半夢半醒之間也會拿手機來胡亂唱歌錄音,隔天早上也未必記得昨天夜裡唱些什麼東西。

  但這一切都被他記錄在手機裡、雲端裡,靈感來的時候不難,難的是要去整理這些記錄在手機裡,記錄在雲端的創意發想,李拾壹坦言,在兩百餘則的創意中,大概只會有一首歌落成現實。日常所想的一切無聊的 tagline,都有微小的機會在李拾壹的世界裡發展成一個完整的旋律,甚至是一首歌曲。


未來式

  因為中學還沒畢業的舞台歌曲劇作,那首〈是有種人〉被聽見,而在銅鑼灣那天與林一峰見面之前,他準備了許多喜歡聽的音樂,想要好好介紹自己的音樂喜好,但沒想到林一峰劈頭沒問這些,反而說:「你想不要紅,想不想要錢?」

 



  原來這問題是在教李拾壹,當時林一峰是要他想清楚走上這條路最後的目的是什麼?李拾壹回答說:「我想要紅,是因為我要影響其他人,我是一個很麻煩的處女座,當我不一樣的想法的時候,並不覺得你的錯,但我會提供你這個(觀點)讓你可以參考一下。」

  這樣的初心,也作為李拾壹音樂人生的參照,他不只關注香港音樂環境,也留意他生活中各種體會、議題與現象,而這些東西都變成為他創作的素材。台灣之行已經結束,他將帶著充電能量與「氣」回香港,而在他沈澱之後的各種產品,正是當代音樂市場所缺乏的,那些關於創作,也是我們期待的那些東西。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素樸勛

 

行文之前,先看第一部。
 


廣告寵兒盛竹如為「慎生製藥」代言碘片,廣告一放上網路馬上引起討論,而廣告中的反核運動影像片段,與盛竹如台詞「你何必再抗爭呢」交互作用之下,訊息力道十足,也讓人重新注視公共議題。反核大遊行前夕,更推出第二部影片,把謎一般的產品與反核遊行直接連結,別的不說,盛主播都這麼熱血了,在社會公益面前,廣告人怎麼能置身事外? 

 

數位時代的前情提要

3月初「全家平安碘」的廣告開始在網路上流傳,由盛竹如代言的碘片產品馬上引起熱議,引出網路世界的正反意見,連原能會的官員也跳出來發表意見,也是藉著這個機會,讓原本就被禁止在市面上流通的「碘片」,其獲得方式與對身體的危害,還有政府針對某些地區配發的事實,都浮上檯面重新被檢視。不來梅創意總監蔣依潔認為,這是網路世代才會發生的事情,從網路上的商品網站,到幾可亂真的廣編稿,廣告Banner全部都是真正的「產品規格」,在這樣的規格下,為的就是要讓大家重新重視3月8日的反核大遊行。宣傳的部份因為法規限制,在媒體的購買上必須要避開報紙、電視媒體,因為所謂的「藥品」廣告都必須要有許可字號,而並非真實產品的「全家平安碘」,則是無法在這些地方出現與曝光,於是,成功的行銷與病毒式的熱議,是網路世代最獨特的數位策略下才會發生的事情。

 

沒有客戶的非典型戰爭

不來梅執行創意總監楊子江認為,創意必定是要可以改變這個社會的,廣告人的使命不一定只能與商業性的活動長相左右,也可以具有社會責任。在與電影《十二夜》合作,推出了《待用天使》App,就已發揮不來梅特有的科技專長。這次不來梅與媽媽核電廠監督聯盟合作,其實關係不像是客戶,撇開預算規模不同,合作過程中就像是夥伴關係,而不來梅的角色就是一個反核大聯盟中的小成員。

 

楊子江表示這次「全家平安碘」與一般消費型產品不同,因為一般的消費性產品在行銷時程或是策略上,會有默契性的與競品錯開時程,亦即這類的戰爭都是相當規矩的,而就「全家平安碘」的發想而言,因為與時事的動態息息相關,而且瞬息萬變,舉例而言,在去(2013)年9月10日當天晚上要對媽盟提案,卻在當日發生藍委李慶華撤回公投案的新聞,於是當天晚上的提案變成了單純的創意談話會,也就是因為這個轉捩點,整體戰略轉向在「3月8日遊行」上加強宣傳力道,因為對反核運動來說,這將是最後一道防線。

引爆討論,來看看第二部。

 

 

用創意改變世界一點點

不來梅的「全家平安碘」當然受到很多質疑或是來自朋友的擔憂,但是楊子江認為身為獨立代理商,沒有國外母公司的條約限制,也不用怕會得罪誰,反而更應該要做,而且也很幸運的受到很多人的支持。關於創意,楊子江認為在能力可以做到的範圍之內,根據信念多做一點事才是創意的價值,但雖然是公益,他們還是在對消費者負責。蔣依潔也說,在聚焦推動公投的策略一夕之間被改變之後,反核的遊行,則變成了下一個目標,因為平常就有監測時事以利策略的擬定,一個問題就馬上浮出腦海:「核四真的要運轉了,那會怎麼樣?」另外針對目標群眾的研究也顯示,即使是屬於反核的人當中,也是有許多人不願意站出來,而決定要用一個強一點的創意,讓這些人走出來。蔣依潔表示,當時福島核災事件發生時,網路購物平台上有出現違法的碘片販賣訊息,深入了解這件事情之後也知道了碘片對人體的傷害,於是以碘片為出發點,而有了後來的「慎生製藥」的發想。

 

細看LOGO,會發現慎生製藥的商標是一根煙囪,蔣依潔表示,為了研究製藥廣告,他們觀看許多影片,得出了一些製藥廣告必備的元素,例如一定會有一個人形,指出疼痛部位。

 

全世界與你一起來完成

拍攝當天凌晨,台北的天空還沒有陽光,異常寒冷,台灣業界數一數二的劇組在天台上吹冷風、搭景。這不是學生製作,但從導演、後製、網路到外包的設計都是沒有預算,連廣告紅人盛竹如擔任男主角,卻一毛錢的酬勞都沒有收。楊子江表示,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合作,本身就是一件熱血的事情,例如在發包Banner的時候,外包的廠商問了一句:「這是做公益嗎?」並在得知了目的之後,完全不收一毛錢。

 

web_01 

(官方網站)

 

除了盛竹如的無酬演出,導演與劇組也都是沒有預算,而且美術組還熱心製作「慎生製藥」的包裝,細細近看是幾可亂真,而內容裝的是維他命片。蔣依潔表示,除了「抵抗輻射線,延長生命線。」的文案巧思之外,「慎生製藥」的命名也很順利,意外的沒有任何註冊,於是一連串的巧合與挫折,還有每個人的熱血發揮力量,無論文案、包裝、導演、演員等等都各司其職,不就是人們所說的「憑著相信與熱血,全世界都會與你一起來完成」。

 

這些人好傻好天真,不如給他們多一點鼓勵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不來 沒創意抱走 https://www.facebook.com/Bremen.Digital.Creative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素樸勛

 

2005年,潘貝思(Bertha Bay-Sa Pan)推出電影《白靈之面子》在北美首映,2011年潘貝思推出新作品《30拉緊抱》,2013年的今天在台灣上映。故事以華裔文化為電影背景,將熟女的戀愛與婚姻故事,用樸實卻觸動人的劇情,將不同世代、不同文化的故事說到心坎裡,推出至今已在不同的城市、國家中映演。

 30拉緊抱  

(Almost Perfect, 2011)

 

看了電影,我們不禁好奇,能夠觀察細微的創作以及能量,是怎麼來的呢?

 

 

擅於觀察的童年

 

潘貝思在美國紐澤西州出生,小學回到台灣念一年級,高中畢業之後又回到美國就讀波士頓大學,更在半工半讀的狀況下,取得了哥倫比亞的電影學碩士。在這些轉換環境的過程中,潘貝思坦承進入不同的環境時,會有很多不適應,而解決的方式就是逃避到自己的幻想中。逃避時,會自己就會靜下來畫很多漫畫,也在小六、初中時開始寫歌、做音樂。也因為常要進入很多不同新環境,最初她會習慣在外圍觀察,觀察也揣摩要如何與融入「新的群體」,想著要如何與他們交談、如何跟他們做朋友、如何跟他們打成一片。因此而養成了「觀察」的習慣,使得日後拍攝電影的題材當中,對「人的故事」特別有興趣。

 

雖然有這些紓解與逃避的方式,但是這些養分後來都變成跟做電影有關,例如當時養成的繪畫功力,累積到今日,有時繪製電影分鏡圖的這份工作,導演自己就扛了下來。

 

緣起旁聽電影課

大學的時候,潘貝思發現自己不能好好去選一門科系,然後去上完所有的必修課。有一天,一個朋友帶潘貝思去上電影課,意外發現這個學科居然涉及了自己所有喜歡的東西,包括了攝影、音樂、語言、美術、心理學、旅遊、哲學。也就是這個契機,後來也在大學時也拍了很多很短的短片。因為在大學時期的打工,就是與音樂、影視有關的工作,畢業之後搬到紐約,便繼續做電視電影的發行,當時因為工作接觸到很多不同的影展、國際市場,也接觸了電影、電視商業的部分。工作過程中接觸越多就越清楚,清楚自己要當導演、編導的這一件事情。

 

不同於紐約大學、洛杉磯大學或是舊金山大學這些可以幫助你直接進入業界的電影學院,而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學院是專精於說故事的技巧,已經在業界的潘貝思就選擇了哥倫比亞的電影研究所。潘貝思說,在哥大進修的時候,學的越多就知道自己越有興趣,也何其有幸,遇到很多很好的很棒的老師,很鼓勵也賞識她,當時拍的畢業短片就因此獲得了很多獎項,包括最佳編劇、導演工會獎,也參加了很多國際影展,就是那個時候,開始就踏上了當導演的不歸路(笑)。

 

如何好好說故事

 

《白靈之面子》是在導演念哥大的時候就開始寫的,但是畢業的時候只寫了30幾頁,後來因為還是繼續在工作,畢業之後著忙著監製、製作,拍廣告、MV等等,並沒有時間全職的寫劇本。導演坦承,《白靈之面子》寫的是三代的故事。最初,好像每一代的故事都發展的太深遠了,突然覺得摸不著頭緒,合作的監製也找不到方向。所以找了編劇 Oren Moverman 來整合一個故事主軸的方向,Oren Moverman 也在之後,憑著自己導的電影就獲得奧斯卡提名最佳編劇。

導演說:「然後他的簡歷都會寫說有跟我合作過《白靈之面子》,我很謝謝他沒有忘記我。」

 

面子  

(Face, 2002)

 

一開始進哥倫比亞大學的時候,導演選擇的是導演系,但是哥大電影學院的傳統就是無論選系,而必須要修導演、修監製、修編劇、修理論、修演戲,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讀心理學。潘貝思遇到一個很棒的老師,老師表示無論是要做演員、編劇或是導演,所有理論的書都可以丟掉,若真的要花時間去看書的話,其實只要看心理學,因為所有生動的、跟人有關的電影,其實都是著重心理學的內涵。導演笑說,後來工作的時候會發現,不只是電影內容要懂心理學,甚至是跟你的團隊合作的時候也是要懂心理學(笑)。

潘貝思認為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演戲,表演其實不是ACT,ACT是很外在的一個東西,重點是要REACT。導演在國外做演戲指導非常的久,最近回台灣教演員,導演表示,最初在想要如何用中文與演員溝通,後來知道這是一個對話的關係,但是不是只是用言語,而是跟你的環境對話。導演更舉例發呆也是一種跟空氣的對話,透過真實的「反應」,而不是在「作秀、表演」,才能夠表達出那個最真實的感覺,讓觀眾跟著電影的情緒起伏進入,這是就是心理學的部分。

 

 

我是那個壞男生

寫故事的開端往往是緣起於真實生活中得到靈感,導演坦言,從真實生活得到靈感的時候,人都是很難真正客觀,尤其要寫成九十到一百分鐘的起承轉合的完整架構更是不容易。潘貝思描述這樣的創作過程:「我是先跟著角色去先寫,沒有限制,一直寫一直寫,寫到這些角色變得有血有肉,他們越發展就會與當時那些來自靈感的人不同,然後變成是在他們自由發展,變成我們在跟蹤他們的腳步,結果還是跟不上,因為他們太生龍活虎了。」導演說記下來這些「太可愛又太可惡」的人物性格之後,才要開始修,而這個時候就需要的技巧就是「抽離」,並要想該怎樣去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其中包含主軸是什麼、想要講的故事是什麼。

 

潘貝思認為,這個過程中,即使是潛意識的也好,一定會把自己的感情、經驗放在裡面,否則呈現出來的會是一個很冷漠的,比較刻板比較硬的東西。

而在潘貝思的電影《白靈之面子》、《30拉緊抱》中到底有哪些是自己的投射?導演說,有的是自己的觀察、有的是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經歷,但是如果能夠說出百分之多少是這個角色那樣會比較造做,不會覺得很真實,所以要談哪些是導演的經驗、哪些觀察其實是很難分出來的。

 

但是潘貝思笑著說,她就是電影裡的那個壞男生。

 

演戲是從身體「抓」出來

 

選擇陳冠希、胡凱莉出演該演員從未詮釋過的角色,其實也不是巧合或是意外,而是導演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某些特質,導演選擇演員其實不是看他們以前演的東西,因為先前的演出很難分辨哪些是演技、導演的東西,哪些是演員自己的東西。導演說:「所以我寧願看他們的真實生活的背景去推,看本人是否有些特色是跟電影裡的角色是有關的或很類似的,只要他裡面有就是可以「抓」的出來的,是不難的,但是沒有就抓不出來,但是並不代表他不是一個稱職的演員,而是他的特質與這個角色並不符合。」

 

胡凱莉是一個演出動作片的豔星,以《魔蠍大帝》的卡珊德拉以及《X戰警》的死亡女為人所知。但潘貝思的觀察卻不一樣,導演說:「我是看她參與一些慈善活動,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平易近人,具有幽默感,也有傻大姊的個性,反應很快,眼睛很亮,而那種亮是從內心發出來的一種光。」而胡凱莉本人看過劇本之後,也覺得疑惑:「咦,之前都沒有人找過我有這樣的角色,跟我本人實在是太相近了,可是妳以前也不認識我。」

另外一位演員陳冠希也是,所有他在電影裡演出的內容,都是導演的詮釋(註:陳冠希演出一個輕浮的角色),但是當時的他,已經跟這個角色不一樣了,其本人比當時的這個角色還要更成熟更有方向一點,但是那個電影角色是陳冠希以前的自己,所以他還是可以從他的生命經驗「抓」出來並詮釋這樣的角色。

 

 

 the-scorpion-king-158568l  

(《魔蠍大帝》中的胡凱莉以及巨石強森)

 

因為細膩而跨文化的感通

 

從2011年來,電影在許多不同國家、文化、城市、族群裡的迴響都非常的好,導演說:「不論是各種年齡層都被感動,有人跟我說這就是他自己的故事,也有人說過這就是他們交往過這樣的女生,或這說就是有一個這樣的媽媽。也許不是完完全全符合他們自己的人生故事,但是還是會從其中的角色去看到一些自己認識的影子。」

 

潘貝思做為編劇,很喜歡坐在電影院觀察,但看的不是電影,而是觀眾的迴響。她會在後面偷偷觀察,不同的種族、文化的人笑的地方、方式,偷偷笑或者是大笑,偷偷擦眼淚或者是大哭。並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到欣慰與滿足,而「觀察」,也是導演潘貝思走出電影製作之後,仍不改其感官敏銳的本色,也是因為如此,作為一個編劇,才可以捕捉到真實、虛擬世界中那「又可愛又可惡」的角色人格,進而編織出動人的故事,然後贏得我們的眼淚。

 

文同步見於adm廣告雜誌


更多廣告、公關、創意、行銷動態:
adm廣告雜誌FB

延伸閱讀:

專訪 縱走於國境與文化之間 不只是服裝設計師的葉錦添 

《不老騎士》導演華天灝,和他的旋轉牧馬 

2012 GMX金曲音樂節 清水康彥與極限荷爾蒙 

2012 GMX金曲音樂節 《音樂就是態度》之:我不敢拿出萬寶路,因為他們都抽白長壽  

《對音樂的灼熱眼神 葛萊美設計師蕭青陽》訪談錄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403夜錦添 

(與葉錦添)  

 

文/素樸勛

葉錦添2001年,憑著電影《臥虎藏龍》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與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服裝設計」。並遊走於服裝、舞台、電影美術、視覺藝術,與當代藝術創作,合作的對象以及足跡踏遍全球。對於時尚以及藝術的體會,與他個人對生命的理解一般,都記錄的創作中,其文字的創作已有十多部作品,作品集更以中、英、法等多國語言,出版發行於世界各地。

本次葉錦添的新作《神行陌路》將在台灣發行,他擔任視覺藝術總監舞劇的《DESH》也將在台灣映演,所以本次有難得機會在台北與大師對談,談到藝術以及超越藝術、超越創作者本身的力量,也談論跨越了時代與時尚的創作觀點。

 

記憶的維度:扁平

「全球化」一語在政治學、經濟學,甚至是社會學當中經常被提及,而擅於文化觀察的葉錦添,作為藝術以及設計領域的大師,對於全球化的體會,有另外一層文化的觀點。

葉錦添認為,這個世界越來越像,因為大家都不停的在製造夢想,而製造夢想的驅動力就是商業。他表示:「打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資本主義蓬勃發展,世界的經濟一直不斷往前推進,全球的文化趨於一致,而全球化籠統說來,就是美國化,美國化的世界,是我所擔憂的。」

葉錦添打了比方,如同今天花園原有多少果樹,理應依照將來的三五年,靠著這些果樹吃穿,然後永續發展即可,但是現今經濟發展的趨勢正是「跟你比快看誰先將這些果樹砍掉。」

於是乎砍掉的不只是天然資源,也是砍掉了所有人的記憶。

關於記憶的維度,確實在強大的經濟實力下,全世界的既有文化都都受到了衝擊,葉錦添確切的指出「美國化」的影響,他說:「美國的安迪沃荷其實就是要建立一個美國的主視覺,傳達給全世界這樣的觀念。當時的美國並沒有文化資源,所以必須借助觀念藝術,而觀念藝術都在跟風,大量製造與工業生產風格對地球有什麼關係?又因為全球化以及網路世界,對年輕一代來說,他們沒有任何的個別性,譬如台、韓、日、港青年,若是過了二十年之後,他們的回憶是相去無幾的,等同沒有的。」

   

用創作來回嘴 

貧窮的時候,葉錦添接受來自於家人朋友之間的很多幫助,即便是借錢也都很願意,他戲稱這是縱容。當時,他總是拿著幾本書,裝著很文藝的樣子。他說,也是因為有這些「照顧」,他就有很多的時間去鑽研藝術、設計。

葉錦添說因為《英雄本色》拿了兩個大獎的時候,自己也搞不清楚是自戀呢,還是驕傲。還是學生的葉錦添,因為獲得美術大獎獲獎引起徐克注意,他說:「當時徐克就找我,要我去看看他們的東西,我就把我的畫一攤開,當時徐克看到了就很喜歡到要瘋掉了,當時是處於一種很虛榮的狀態,窮的覺得自己很應該的,吃飯都要別人家付錢。」

走過貧窮之後,看似一路順遂的他並無因為成就而滿足,面對這樣的狀態,葉錦添認為他的想法比較不一樣,他是喜歡挑戰的:「而我有很多不同的階段,一段時間不只一個階段同時在進行,我永遠都會冒險的,我會在全贏的時候,在去嘗試一個有可能會全輸的東西,縱使有的時候被罵,我就只好用創作來回嘴。」

 

毀滅的激情 

當他還是一個被過於期望的設計師時,他被介紹幫微微安魏斯伍德(Vivieen Westwood)設計衣服,這個過程,葉錦添在她身上學到一種激情,他稱之為「毀滅一切道德的激情。」他說:「唯有這樣的激情才能將真正的文化給逼出來,當代性才會產生,我觀察微微安的東西,雖然他是很暴力的對待文化,但是她是一個最用功的人,因為英國所有服裝的朝代,所有不同年代的服裝她都玩過、都顛覆過,而且是知道情況、知道剪裁下的顛覆。」

魏斯伍德對葉錦添來說很深刻,尤其是那對於創作的毀滅性激情。而他本身縱走於國際的各種舞台之間,又是如何開展、初始化不同領域、類型的合作呢?葉錦添坦承,現在的他不知道怎麼歸零,他坦承有時是完全不知道要怎麼講話的,會陷入自卑。但是另外一方面呢,卻希望覺得全世界的人都應該要了解他。他近幾年發現發現有些人做完一件案子,可以五年都不用做其他事情,這以前他並不知道,也不願意走這條路。

對於創作的本質,葉錦添這麼說:「我一定要充滿神經、充滿愚蠢、充滿盲目,但是又要充滿智慧。要這種情況才能做到至純至真。至純至真就是你做一個很小的東西你也是這樣做,沒有退錢了也是這樣做,所以你有退路沒有退路我真的是不太介意。」

 

創作的泉源:抽離

舞蹈家阿喀朗‧汗是用「活力洋溢的定靜」來形容葉錦添的,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合作,他都能保持豐沛的創作能源,除了閱讀,讓葉錦添保持在源源不絕的工作狀態,他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抽離」。

葉錦添認為每個人都是靠著回憶去過生活的,他說:「當你進入這個時空的時候,其實你不是這個時空的那個樣子,那個真的你,會一直逼你,就顯現在這個時空裡面,時空好像是一個舞台。有的人進入這個時空,就被框住了,於是就跟著世俗的時間在走。我們說的修煉,就是一股創作的力量,這個力量大的話就會逼著你,甚至對某些藝術家來說會逼死人,所以每次創作出東西,就會舒服一點點。」

葉錦添認為,要正視創作的本質,要離開自己,你要離開「桌子」,而《神行陌路》末章中所探討的就是如何離開自己,並看到桌子以外的東西。

 

台灣的顏色:自由

曾經待在台灣好幾年做舞台劇,葉錦添對台灣的創作有些洞見。台灣的特色是自由,創作的自由,然而對照於日本強大、明確的國家文化特色,他認為台灣的自主意識比較模糊,造成沒有重心。

葉錦添說:「台灣的賣點是創作的自由度,其中也隱含了有日本的印象,喜歡乾淨、有精神性。台灣有一點六神無主,差一點凝聚力,有京劇有崑曲,有原住民,在地文化也有,但是沒有像日本那樣強烈的民族性,表現在傳統與未來都非常清楚的,日本很多精采的人,三宅一生呀,他的東西分不清楚是歐洲的或是日本的。三宅一生去了巴黎,有十六年不敢提和服,十六年之後才在一個系列作品中用運用和服的元素,如同舞蹈家阿喀朗‧汗合作的作品,就是在陳述這樣的狀態,這些人到國際上,甚至到了核心的位置,但是他對自己的傳統隻字不提,台灣這方面也有李安,他的作品是沒有國籍的。」

 

後記

經常有人求教葉錦添的問題,都是商業與藝術的衝突,該如何解決。他說商業有好商業,也有壞商業,只要作品夠好,商業也可以是好的。而他不排斥商業,往往大家都願意給他空間,玩他要玩的東西,他笑著說:「我說了算。」

除了論及商業性與藝術性,這一次的訪談也從禪宗談到六九慧能,還從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談到梅蘭芳。因為電影工作的必須,他也如薇薇安一般,鑽研了中國各世代的服飾特色,剪裁用料,對於器具、建物,甚至是冷兵器都是功課之一,這是深度。

而也是因為工作,到世界各地與不同人物合作,並從當地藝術的頂端去觀察其背後的底蘊,這是廣度。 

而兼有深度廣度的文化洞見,也從葉錦添的指尖流出,一如他擔任視覺藝術總監時對於舞台、服飾、視覺的體會,所以我們也同樣期待他文字作品中陌路的境界。



文同步見於adm廣告雜誌2013年九月號


更多廣告、公關、創意、行銷動態:
adm廣告雜誌FB


延伸閱讀:

2012 GMX金曲音樂節 《音樂就是態度》之:我不敢拿出萬寶路,因為他們都抽白長壽  

《不老騎士》導演華天灝,和他的旋轉牧馬 

2012 GMX金曲音樂節 清水康彥與極限荷爾蒙 

《對音樂的灼熱眼神 葛萊美設計師蕭青陽》訪談錄 

論《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行銷戰略 專訪前索尼音樂娛樂大中華區總裁崔震東 

從文案到平面 專訪設計師聶永真 :「我沒有過低潮」永真這樣說 是努力還是幸運?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MX金曲論壇《音樂就是態度》 Orbis X Greddy X Arthur

城市展演空間的美麗與哀愁

 gmx

(2012年的金曲音樂節已落幕。而今年(2013年)這一項樂壇盛事,預計將在七月舉行)

 

文/素樸勛

LIVE HOUSE 的蛻變與成長,一路走來,留給我們的不只是只有酒精還有煙霧繚繞的HIGH歌,還有關於樂手培育的精神,社會接納的態度。於是LIVE HOUSE就默默的書寫了這個城市與每個樂迷的記憶,本次的GMX金曲論壇讓我們邀請音樂展演空間的一方霸主,談談這些空間故事的美麗與哀愁。

 

我搭上了兩千年的歌手解約潮

 

林正如 Greddy Lin (河岸留言創辦人)

 

音樂的多樣性在這幾年是比較自由的,這在兩千年前是沒有的,世界的潮流,在mp3潮流,載體的變革之後,LIVE HOUSE一直都在,但是在2000年前是沒有產值的。在台灣,數位產品的產值是佔總額的7%,LIVE HOUSE的產值有20%,這是不正確的,國外的狀況,兩個數值通常是反過來。LIVE HOUSE的意義,對樂團、對音樂人來說是一個自由發揮的平台,因為一個contain要讓大家聽到,一般的作法是要進唱片公司、發片。現在的好處是音樂人可以用自己的姿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自己的語彙去表達。我認為獨立音樂,不是種音樂型態,而是一種運動。試想,如果沒有了產業、商業機制,還要不要玩音樂?要,那就要運動。於是LIVE HOUSE呈現著重要的角色,在國外的重點城市如LA,當地的 LIVE HOUSE 保存了城市的展演紀錄,不是很大的空間,但是可以作四十年。現場都是這些經營者,我們瞭解最重要的是contain哪裡來,到了利物浦的經驗告訴我,數量是可以帶動質量的。

 

兩千年,剛好是一些歌手的解約潮,我搭著這個潮流開始思考一些問題。作音樂是很卑微的,與許多經營者的配合,例如餐廳,讓音樂人還可以看到台下的廚師在切牛排,這些經營者,有的靠音樂營利,有的靠酒水賺錢。早些日子,我就是這樣一直表演著,一直到921大地震的時候,所有的case都取消了,取消到隔年六月,於是我自己終於靜下來,開始可以作點事情。我在公館遊蕩,一個普通遊蕩的小伙子,走到米苔目的對面,那邊下去有個很奇妙的空間,有包廂,還可以泡茶,當時那的地方正在招租,於是與我心裡「我想要一個舞台」的想法一拍即合!

 

演出需要空間,音樂需要舞台。與表演一起成長,我看過台下三個人變成三百人的團。到了西門紅樓的時候,那個空間原本是肉販、菜販的市場設計,那我們還要作嗎?其實當時的我根本沒有選擇,還是做了。我認為產品的價值在於熱情有多少,這當中,教學尤其重要。我提及的過熱,是LIVE HOUSE的產值一直在增加,但是musician 在哪裡?更重要的一件工作,於是就是「人才的培育」了,這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不要講SIZE,我們講風格與精神

 

傅鉛文 Orbis (這牆藝文展演空間 執行長)

 

這牆(THE WALL) 2003年成立,八年來,我們做了什麼?當你提到LIVE HOUSE,第一個就會先想到的就是PUB,同樣的,這樣的設想也會遇到公機關的查核,於是為了與公部門交手,THE WALL做了很多改變。首先我們申請的名稱,就是「這牆音藝文展演空間」,因為藝文兩個字,許多朋友會說沒有必要「藝文腔」,但是我的看法認為。把這樣的環境的感覺充新定調,讓更多人會進來,這是更重要的事情。這方面,除了改善舞台音響、技術規格之外,也培植我們的技術人員,在演出時間方面,也將開場提早至八點,並規定要在一定時間內結束,這方面也受到很多人的反彈,因為演出不就是要越晚越HIGH嗎?其實是為了要讓大學生趕捷運,讓來THE WALL看演出這一件事,並不代表是夜生活。也因為讓許多上班族不用排隊也可以購票,THE WALL除了是第一個採取電子售票的展演空間之外,也在網路上發布Google calendar的電子行事曆規劃,取代昔以前翻破報看演出行程的日子。也在菸害防治法頒布之前,我就已經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樣習慣煙味,於是我花了很多錢做了空氣濾淨的工程。

 

演出內容方面,我在2006年就預定每一個月邀請一個外國團演出,一開始欲只要是外國人就好,於是乎這樣的規劃就開始賠錢,但是這樣的想法一直堅持,直到2011年就開始賺錢,這樣過程之中,也讓國外的演出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技術與觀念。我認為,音樂,必須是要在一個開放的市場才會成功,這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然而,政府單位卻始終對我們以奢侈稅的角度,對我們的營收課稅。這幾年來,有大財團也投入了展演空間的事業,以前,我們跟音樂人談得是尺寸,例如你要2000人的空間,我這裡不行,那就去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吧。現在這個世代,日本、美國的團隊都來台灣調查投資環境了,而國外的狀況是,可以有一個很小的店,就專門提供一種表演,可能光是搖滾,就有很多不同的搖滾專門店。我希望,未來台灣的LIVE HOUSE,可以不再講SIZE,而是講一種風格與精神的分眾。

 

 

我不敢拿出萬寶路,因為他們都抽白長壽

 

陳彥豪 Arthur Chen Legacy Taipei  總監)

 

80年代90年初,那的時候應該只有滾石跟飛碟這兩大音樂公司。那個年代,我最愛的兩個歌手,是黃鶯鶯跟張清芳,一直到了杭州南路某一個LIVE HOUSE之後,這個不可思議的機遇,才改變了我的一生。昏黃的燈光,煙霧瀰漫,我當時抽的是萬寶路淡菸,但我根本不敢拿出來,因為大家抽都是白長壽,我本身是聽Heavy Metal 以及Hard Rock 的,但是沒想到我那邊體驗了另外一種音樂型態,一種也是鬼吼鬼叫但卻是另一種的聲音。我認為, LIVE HOUSE是種生活風格,就像是要去電影院看電影一樣。一般的藝人發片,就是要宣傳,或是上節目玩遊戲,但LIVE HOUSE是一種新的平台,我認為歌手本身需要live演出的技能,才能符合他的身份地位。美國例如小賈斯丁以及小甜甜布蘭妮也都有固定的巡迴,並擁有演唱實力。我們不用排斥主流藝人,以及主流音樂,如果經過包裝的偶像也有演出實力的話,這是很有影響力的。

 

比起其他的展場,Legacy Taipei 是比較大的,沒有柱子。但相對來說,也是需要比較多營運成本,無論租金或是人力。就獲利而言,我們的酒水獲利是不到3%的,但是主管文化機關卻希望我們不要銷售酒類,如果配合的話,因為只佔3%的獲利,所以影響不大。但是,這是一種態度,譬如我覺得看電影一定要配爆米花一樣,所以我不願意。這個例子,表現出了政府單位對藝文展演空間的既定印象。也讓我想起好久以前的一段小故事,當時我曾經開過一個LIVE HOUSE,有黑白道的問題。黑道的問題,非常好解決,就跟大哥喝個幾杯酒,固定送上洋酒交個朋友就好。白道的問題卻難解決,他們說:「我允許我的轄區有女陪仕、色情按摩,因為我知道他們裡面在幹甚麼。但是我搞不清楚你們是在做什麼,每天晚上一到,一堆長頭髮的男生在這邊聚集....

 

Legacy Taipei 會邀小團體表演,但是經常賠錢的。我們在演出的團體上沒有限制,也沒有排斥主流,大部分是以主流的營收來平衡小眾的虧損。租金方面,華山裡面的這個地方,居然跟外面忠孝東路的租金一樣,這方面的政府作為,是可以再對我們友善一點的。如果不能賺大賠小,我們也就只能多請人氣高的任賢齊以及周湯豪了。

 

全文刊載於《廣告ADM》雜誌 253號

 

延伸閱讀:

《不老騎士》導演華天灝,和他的旋轉牧馬 

2012 GMX金曲音樂節 清水康彥與極限荷爾蒙 

2012 GMX金曲音樂節 金曲論壇《我電影中的音樂元素》徐文 X 陳駿霖  

8.8億的《賽德克巴萊》 以感動作行銷-專訪中影國際行銷總監 陳家怡、副理 黃綉惠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素樸勛 

 

《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後簡稱「不老騎士」,是2007年就拍好的故事,卻在5年之後才上映。導演華天灝為了要處理5年前的素材,就像是翻開自己小時候的日記一樣,看到自己以前的心境,還有說話的方式,當年才26歲的他,也正是最想當導演的時候,他說:「當時有很多話想要說,沒有人想要聽,現在31歲了,說話比較好聽,但是可能會變成比較無趣,比較安全的一個人。」那麼現在身為導演的華天灝,他的下一步會是什麼呢?

 

為導演夢而執著

大學畢業之後為了想要拍片,金穗獎之類的補助案都投了,但是都沒有通過,於是乎沒有辦法創作。而換了一條不一樣的路,選擇創業。2004年到2006年是華天灝的低潮,期間當過製片助理、攝影助理、燈光助理,為了接案而在2005年創立「旋轉牧馬多媒體工作室」,由高中社團「牧耘」作為命名而來,跟幾個好友一起工作,開始接廣告,這個時候低潮的人生開始有了重心,而在2007年接了《不老騎士》的案子,2008年接了華碩的廣告,更將旋轉牧馬的招牌建立穩固。而這些機會,是有了旋轉牧馬的名字和華天灝自己,才帶動起來的。華天灝描述:「已經有標準答案的事情,我們不會做得比別人好!但是我們擅於踏出對的一步,從不會拍廣告學拍廣告、從不會拍電影學拍電影,從不會管理員工學習當主管。」旋轉牧馬一直都在挑戰沒做過的事情,也擅於從黑暗中摸索,然後把事情做對。

 

《不老騎士》教我的事

26歲的時候,華天灝就知道這個案子中,拍到了不少很棒的素材,雖然今日看來,有些聲音不對,有些部分沒有對焦,但是那是當時團隊最好的狀態,可是都沒有人看好。5年來,四處奔走、拜託人幫忙,才終於上映,也是到了上映的那一刻,戲院才對《不老騎士》有了信心,而追加拷貝數。因為《不老騎士》在2007年拍攝完成,在2008年有一個短版本,並原本要在2009年上映,但是因故中止,於是《不老騎士》的相關素材他已看過太多次,深怕有盲點,於是請焦點團體試映其各種不同的說故事方式,而有今天的版本。2012年的今天,為了剪接當年的素材,也讓華天灝重新的跟5年前的自己對話,也對拍電影和團隊經營有更多的體會。

2012-12-11 12.25.29  

(華天澔導演、素樸勛於新落成旋轉牧馬)

 

電影環境的改變

旋轉牧馬多媒體工作室的另一項在業界的響亮特質就是器材租賃,器材的事業一直到2007年才穩定,當時只是單純為了要讓器材不要只是擺著而有的念頭,最初華天灝還要騎機車宅配到府,而今天的旋轉牧馬,已今換了3個地方,對年輕創作者,無論是「挺畢製」或是學生方案,對年輕創作者都相當友善。而對華天灝來說,電影環境也是一直在改變,他認為,全片幅數位相機作為攝影機,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這除了跟旋轉牧馬的業務相關之外,也讓許多創作者的門檻變低了,環境對創作友善之後,他希望年輕的創作者多多推銷自己,才是獲得資源的方式,華天灝進一步叮嚀:「一定要回歸創作,要不然遇到伯樂之後,是沒有辦法撐起來這個機會的。」

 

有一天拍劇情片

曾經在2006年,國片《盛夏光年》的預告片發表會上,華天灝坐在導演陳正道的後面,距離很近,但是感覺遙遠,因為當時距離電影好遠,連要擔任臨演也都沒有管道。

而至今的各種經歷,無論是運送器材、不停的開會、拍廣告、拍劇照、當攝影師、當燈助、當導演,都是成長的一部分。回憶起苦日子,華天灝的感情豐富起來,而談到香港電影《低俗喜劇》的鄭中基時,又可以像個影迷整個笑開懷。2012年,經歷一大圈,華天灝的工作室也穩固了,不再有人會懷疑「旋轉牧馬」這個聽起來像學生社團的名號。

為了要替《廣告雜誌》拍照,他俐落的搬了些器材,並對光線,收音非常的敏銳,不小心展露了工作養成累積的好身手。而下一步,作為導演,一個看好萊塢以及香港電影長大的導演,他肯定的說,後面一定會有有趣的東西在等著他,有一天一定會拍劇情片。在機會來臨之前,華天灝一定會是準備好的,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同步刊登於《廣告雜誌》 259期

 

adm_259  

 

 

延伸閱讀素樸勛:

 

專訪設計師聶永真 :「我沒有過低潮」永真這樣說 是努力還是幸運? 

2012 GMX金曲音樂節 瘋狂MV導演清水康彥與《極限荷爾蒙》 

2012 GMX金曲音樂節 金曲論壇 電影音樂人 徐文 X 《一夜台北》導演 陳駿霖  

論《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行銷戰略 專訪前索尼音樂娛樂大中華區總裁崔震東 

專訪《對音樂的灼熱眼神 葛萊美設計師》 蕭青陽蕭大俠

《熱情無非傳教者-訪博上廣告總經理劉明松-福斯汽車Golf信仰篇》 

8.8億的《賽德克巴萊》 的行銷秘訣 專訪中影國際行銷總監 陳家怡、副理 黃綉惠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文案到平面設計 玩出自己的風格_頁面_1

(《廣告雜誌Adm》2012年六月號) 

文/素樸勛

「一路走來還蠻順的,我沒有過低潮」聶永真笑著說。聽起來是很驕傲的回答,但卻是很踏實的陳述,他認真的說,應該是他的韌性比較強,如果用一樣的事情來作比較,比起同期出身的設計師,會覺得這關過不去,但是,他的抗
壓性非常的好。

在大二時就替誠品寫東西,畢業製作又一鳴驚人,又曾替周杰倫合作唱片的設計。玩平面、玩設計,聶永真的想法有什麼不一樣呢?

皮膚只是不同的載體 手臂載體的玩轉
抗壓性來自於就學時期的訓練,特別是嚴謹的機械製圖,是他功力深厚的原因,聶永真說「我很喜歡爆炸圖,那些精美的零件在組裝圖或是說明書上出現,讓我覺得很興奮。」產品裝配的圖示,又稱爆炸圖(Exploded Views),
總是出現在不起眼的說明書上,所以永真把它們移到另外一種不一樣的載體,手臂上的螺絲圖騰,只是載體的玩轉。

從前也玩過炫技的設計路數,對現在的他來說,過於華麗的特殊規格或是刀模、玩機關,都只是一種技法的賣弄,要如何樸實簡單的作對有味道的設計,才是真工夫。

與客戶合作的過程 互相消費互相挺
摸透各種紙或材質,也許只是基本,摸透各種客戶的個性,更是接案者必須要面對的。合作久了,聶永真比較敢發揮,而對於新合作的客戶來說,太新的東西,客戶比較不敢接受,舉例來說,與林宥嘉第一次合作《神秘嘉賓》,卻直
到二次合作的《感官/世界》才放開來玩。面對俗稱的「打槍」,聶永真有遇過很強的客戶,一針見血的提到設計師都未曾設想的地方,讓他折服。

「成名之前,比較不愛惜羽毛,什麼案子都接。對一個設計師來說,這樣是一種踏實感。」但是成名之後,量並沒有變少,反而增加,只是對案子的反應與速度更快了。靈感的累積在於早期的翻書,亦即case study的累積,讓一時用
不到的調性成為腦中豐富的資料庫。對於「聶永真」這儼然成為品牌的符號,常遇到許多客戶拿去作過多的應用,即使有些並非出自他手的作品,聶永真卻只認為這只是一個相互消費、相互幫忙的過程。

 

從文案到平面設計 玩出自己的風格_頁面_2  

(《廣告雜誌Adm》2012年六月號) 

我喜歡不確定性-洛杉磯18街藝術中心駐村藝術家
即使作過林宥嘉,周杰倫的唱片封面,並躍身設計界的大腕,人生還是有許多不確定的地方。到洛杉磯去作駐村藝術家,這個地點並不是他當初申請想去的地方。「我喜歡意外與不確定性」,聶永真還說:「在那邊留下了一些創作,
還有一些嘔吐物。」因為一般的旅行,並不會容易遇到與你性質相同的人,與藝術中心合作,在那邊遇到來自不同國家的駐村藝術家,也相約一起喝酒,是很愉快的一次經驗。

是尋找工作靈感嗎?也不是。是旅行調整呼吸,是永真經常要做的事情。調整自己的步伐,然後再回到工作。

玩轉跳脫平面設計 卻還是終歸平面
擔任廣告文案,是永真最初的工作設想,能力越大,於是責任不只是如此,一路走來做過各領域的作品。

旅行終究會回來,玩設計亦然,無論玩轉如何的跨界火花,如我們看到替PORTER設計的限定包款,或是與服裝品牌合作設計聯名T shirt,推出各種跳出平面設計的概念與火花,永真表示,玩之後,還是會回到平面設計。

若要受雇於人 已經下不來了
作為一個工作室的負責人,習慣了自己打點任何事,近期妹妹才加入他的設計團隊。想當年,要進入廣告公司的最初設想,是因為能夠有自己的辦公室,還有門禁卡,嗶嗶,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是現在要回到廣告公司作inhouse,永
真表示,有許多人找他作顧問,但是下不來了。因為看過《一克拉的夢想》的展出,工作室裡,他的桌子跟展間的陳設一模一樣。訪談間,永真輕描淡寫的說著他的天分,也對他的成就謙虛。「我沒有過低潮」這一句話,於是看起來不僅是因為幸運。

 

延伸閱讀素樸勛:

《對音樂的灼熱眼神 葛萊美設計師蕭青陽》訪談錄

 《腳趾上的星光》兩岸愛情賣弄郭曉雯被稀釋

論《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行銷戰略 專訪前索尼音樂娛樂大中華區總裁崔震東

《落日車神》老派電音的陰鬱追擊

血紅文明與殺戮《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和絕叫的電音元素

《黑夜來臨》拜託史蒂芬妮別一個人走

《熱情無非傳教者-訪博上廣告總經理劉明松-福斯汽車Golf信仰篇》

《林凡 Freya&Friends 幸福零缺口犀利演唱會》之歌迷大喊我愛你,陳昇冷回「你騙人」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MV導演清水康彥三十歲而已,年紀大筆者些許,但是其熱情確是無限的展露,不受翻譯鄭姐的限制,熱度彷彿可以跨越語言!

原本是宅宅的他,今年卻是日本最受歡迎導演。不多說,讓我們看看他的作品!


文/素樸勛

影像是最多樣化的形式

清水導演認為有了個人電腦之後,創作就是一種唾手可得的藝術。「所謂的影像創作,就是將裡面的衝動外放出來」清水是這麼說的。他舉咖啡為例子,咖啡是苦的,是可以說出來的感覺。可是有些感覺不能用言語描述,所以繪畫就會用筆表現,音樂就會用音符表現,而對他而言,他用影像來創作藝術,這樣的藝術也可以包含繪畫以及音樂、時間的呈現,影像藝術,是最為多樣化的形式。

現在有許多的委託人,都是因為喜愛清水的風格而找上門來,希望他盡量將導演的特色加進影像創作當中,於是除了早期初進第一間公司的經驗之外,根本沒有遇到委託人對他創意玩得「太過頭」的疑慮,當然很多合作也是要透過「熱血」的溝通才能順利促成。2011年,替日本知名的金屬團MTH攝製的音樂錄影帶,是導演近幾年的作品中,一個顯著的例子。

mthhead  

(註:MTH是類似「死金屬」、「黑搖滾」的樂團)

吊一下觀眾 罵聲卻行銷成功

Maximum the Hormone 是一個東京的金屬團,中文的意思是「極限荷爾蒙」,這形容詞同時也恰如其分的表露其樂風。鼓手NAO2009年懷孕,於是樂團的動作就沈寂了一陣子,並直到了2011年樂團才復出,找上了清水康彥。在正式單曲推出之前,樂迷們也引頸期待,但此時清水康彥推出的音樂錄影帶,則是團員們唱著歡樂、親情的溫暖歌曲,鼓手NAO在太陽下的公園輕快的轉圈跳躍,曲名還叫做「小さな君の手」譯作「你的小小手」。粉絲們於是反對聲浪群起「什麼?生了小孩就變了嗎?」,甚至對這樣過於溫馨造做的曲風和影像提出抵制,聲稱要還給他們真正的金屬嘶喊的MTH。然而,一個禮拜過去,完整的音樂錄影帶版本正式推出,原本音樂錄影帶中,溫暖聲線之後的一個轉場,鋪陳出了真正的嘶吼與金屬音樂,展現反差極大的MTH。於是粉絲與樂迷們為之瘋狂,這樣的效應也引起極大迴響,於是在行銷和娛樂上都非常成功。如此手法,清水導演稱之為「吊一下」。這樣的音樂錄影帶不僅表現了其多元的創意巧思,也呈現了其純熟的後製技術與CG運用。看完這支MV,搭配上他年輕又有活力的特質,就可以知道為何這位日本當代最火紅的MV導演,總是那麼開心,還有這麼受到觀眾歡迎的原因。

 

(《你的小小手》請務必看到最後,會變奏)

本文全文將刊登於《廣告ADM》雜誌,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

《對音樂的灼熱眼神 葛萊美設計師蕭青陽》訪談錄

 《腳趾上的星光》兩岸愛情賣弄郭曉雯被稀釋

論《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行銷戰略 專訪前索尼音樂娛樂大中華區總裁崔震東

《落日車神》老派電音的陰鬱追擊

血紅文明與殺戮《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和絕叫的電音元素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電影中的音樂元素

導演陳駿霖、配樂徐文 領域交會的對談

 IMG_7328  

 (陳駿霖、徐文)

文/素樸勛

陳駿霖導演在是在波士頓出生,大學畢業之後回台灣替楊德昌工作,自此就投入了電影之路。徐文是《一頁台北》、《愛你一萬年》的電影配樂。短片《256145樓之1》的配樂。陳駿霖在美就學期間的碩士畢業製作《美》是2006年的作品,在台北電影節有播過,與後來的《一頁台北》劇情有點相似,都是從麵攤發生,於是音樂的風格也相似。

 

寫劇本的時候,導演會不停的聽音樂,找一些適合的,調性相關的歌曲,甚至作一個曲目清單,也會作假的專輯。導演在這方面花的時間比寫劇本的時間還多,因為對他來說,寫劇本是很具體的,但是聽音樂是很抽象的。

 

電影《一頁台北》的音樂元素

《一頁台北》當時想做一個30年代的爵士風格。用一個現場的感覺,來建立現實30年代爵士的味道,找四、五個人在錄音室,於是找一些台灣的樂手來作看看。徐文認為,通常在執行舞台劇、電影配樂的時候,會找一些參考的音樂,作為參考的,有可能是其中的旋律、音樂配置,或是製作方式。復古的音樂時錄方式,就像現場表演一樣,大家表演然後錄起來,吉他錄好了,在另外一個錄音室把鼓錄起來,之後再換貝斯手。在《一頁台北》也是採取這樣的方式,一個一個堆疊上去。麻煩的地方是不容易剪接,不能犯錯,而且樂手的技術都要非常到位,前製工作也要做的非常充足。

 

音樂不只是設想,通常也要考慮到執行面,找樂手來演出,就是要瞭解在台灣能不能夠做出這樣的東西。以他國的曲子作參照,但還是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詮釋,不能夠照抄。

 

徐文作配樂,常被問及為何會作這樣的音樂,對他而言,這樣的問題其實要去問導演,因為合作這樣的音樂,是源自於導演的想法,徐文會給建議或是製作,會嘗試、會刪減,最後才會給大家聽到。

 

短片《256145樓之1》的嘗試與驗證

這是《10+10》其中的一個短片,演員為張孝全與張韶涵,是一個巷弄中吊洗衣機入厝的故事。其中有兩條敘事線,而一開始的配樂設定,是浪漫的爵士。

短片緣起於陳駿霖導演走在迪化街的時候,由於台灣有的門戶很小,大型家電不易進入,而正看到有一戶在吊掛洗衣機,當時迪化街很多人,下面的人都很緊張。當下的氛圍,讓國外長大的導演覺得這是真的台灣,所以圍繞這個巷子,於是有了這樣的故事。

 

短片的配樂設定,原本設定的是旋律,當時也決定要這樣做了,但是短片剪好了之後,發覺旋律加進去不對。於是討論決定,應該要加入的是節奏。電影就是這樣音樂跟影響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挫折也會有很多變數,譬如說拍攝的過程因為天氣不好,所以顏色不一樣,同樣的,音樂就會不一樣。

 

即將開拍的《下午茶》設定

《下午茶》是陳駿霖正在開拍的一部電影,是一部提及家庭、愛情、同志、社會、生活的電影,與《一頁台北》不同,這裡是講上班族平凡家庭的,而且把台北的地景拍的不太明顯,因為原本就設定是可以拍成日本的城市。講一個愛情的衝突,是都市風格的一個故事。電影看似嚴肅,卻是一個荒謬的喜劇片,配樂方面,導演決定要用50年代的美國歌舞劇。導演說:「我講不出為什麼,但是說出來了,好像應該是,好像也對。」

 

徐文在楊德昌的電影《一一》中,體會到了他所能理解的台北城市,身為台北成長的小孩,雖然每個人觀感都是不一樣,但是《一一》拍出他對台北的感覺。徐文認為:「這次我也會有這樣感覺,《一頁台北》把台北拍得很漂亮,但是台北有他另外一面。放鬆的台北、通勤的台北都是不一樣面貌的。」《下午茶》描繪的故事是拍出實際樣貌,男主角是眼鏡行員工,女主角在藥廠工作,不是設計師、作曲或其他比較光鮮的工作,配樂的主要參照,就是上班族的一些元素與符號,例如日光燈、老闆、員工,來作為發想的參考依據。

 

通常國片的流程,都是實際拍完、剪接完成之後,才會作聲音的後製。但是徐文以及陳駿霖很早就會討論音樂。徐文說:「你們家裡可以試著把電影的音樂關掉,然後放一個法國的爵士樂,會有不一樣感覺。」陳駿霖不喜歡理所當然的音樂,這次的概念誰想的到歌舞劇來呈現。上班,下班,規律的生活中,卻可以追求愛情,對於生活,你能不能妥協?這都故事都是日光的台北發生在《下午茶》中,相對於《一頁台北》很少白天,最多也只有兩場戲。

 

復興國片配樂之路

徐文認為,許多作曲喜歡使用管弦樂團,有幾個原因。首先,因為在對應畫面的時候,可以有很多的變化。另一方面,雖然用流行音樂的架構,也可以作變化,但是變化就不大。舉例說來,光是小提琴的力度、速度、斷音,就有很多很多的變化,表現也可以很多層次。其次,管弦樂是全世界公用的調色盤,當作曲跟作曲之間相互在聽得時候,就可以知道風格區別在哪裡。譬如作畫的水彩與噴漆,若是都用鉛筆畫畫,才容易比較。這就是作曲家們喜歡管弦樂的原因。

 

而台灣的管弦樂並不比別人差,為何大的電影都要出國錄音呢?《賽德克巴萊》、《當愛來的時候》都是用管弦樂來作配樂,同樣的是,他們都是出國錄音。台灣並不是沒有技術人員與專業器材,原因在於,台灣沒有裝得下的錄音室。例如TFO(台灣電影交響樂團)一個樂團要5060個人。另外,翻譜不能有聲音,小提琴、大提琴、樂助、錄音助理,大概就是七八十個人的事情。而台灣的環境,就是沒有錄音室裝得進去。

 

可愛的是楊貽茜、王傳宗聯合執導的電影《寶米恰恰》的配樂在台灣錄,因為只錄十幾把弦樂,可以去白金錄音室錄。但是《下午茶》也想做一樣的事情,所以才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南教育大學合作,希望可以把配樂這件事情,留在台灣作。

 

留在台灣錄音對電影產業也有好處,舉例說來北京的樂團都是每天在錄,因為用量大,每天都去執行,這樣累積下來,就是經驗的堆積與練習,技術人才於是間接的被培育出來。

 

陳駿霖認為,他喜歡跟徐文聊電影、音樂,因為這是電影最好玩的過程。例如導演想要讓演員飛到天空,但又不想做動畫,於是要考慮吊車、封街、技術等等不容易的問題。打趣說來,他們都有些原則,因為導演不想用動畫作這樣的電影,就跟徐文不想去北京錄音一樣堅持。

 

延伸閱讀:

我不懂人性的光輝《一一》-楊德昌作品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告Adm 4月號/2012 251期,回顧2011年的行銷成功案例:

緊抓觀眾心理 免費的行銷戰略

專訪前索尼音樂娛樂大中華區總裁 崔震東



前言:《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2011年,最為成功的行銷案例之一。當然,內容優先,接在內容之後的行銷,亦是種藝術。2012年的今天,讓我們回顧這個行銷案例,是怎麼攻城掠地,卻又不耗一兵一卒的,讓我們看看負責該片行銷的崔震東如何魔法!

adm251

 (廣告Adm 4月號/2012 251期)


文/素樸勛
最初,九把刀被柴智屏簽下,為的是要替新的戲劇來寫劇本,沒想到他本人還有他的小說一直竄紅。柴智屏在大學時期念戲劇,仍有電影夢。崔震東是索尼音樂娛樂大中華區總裁,對於亞洲的影視聽環境,都相當瞭解。九把刀就負責將這一個真實的人生故事化為劇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成為概念之後,原本就擁有故事版權的九把刀與柴智屏找上崔震東,鐵三角坐下來商討。崔震東估算擁有30萬書迷的《那些年》小說,最差頂多打平。

在擔任導演之前,九把刀只有執導過短片《三聲有幸》的經驗。柴智屏也是第一次的從戲劇跨足製作電影,崔震東也是首次行銷電影商品,甚至在之後行銷過程中,還與負責發行的福斯電影公司有不同的戰略看法。

看起來一切元素都具備了,但,行銷要怎麼開始呢?

 

全城效應不用錢

上映一周的累計票房達15千萬新台幣、總票房41千萬台幣,為歷年台灣電影賣座第三名。官方臉書粉絲人數達80萬人,超越歷年來所有台灣電影的臉書粉絲總和。第一支正式電影預告點閱2720000次(為台灣電影史之冠)。在衛視電影台的電視播出,也超過300萬的收視群。73天打破香港「長江七號」的神話,總票房6186萬港幣,為歷年華語片賣座冠軍。由胡夏演唱的主題曲《那些年》,也成為香港全城的國歌,更讓人稱奇的是,崔震東沒有花一毛錢。

 

網路行銷雙向道

網路起家的九把刀,當然不能錯過他的網路讀者。而網路讀者與製作期的互動,是《那些年》秘密武器。粉絲團的經營,有專職的小編負責,不停的更新訊息,讓這些網路粉絲更加固著。具體說來,要與網路上的讀者互動相當不容易。這隻電影比其他電影的預算更加精心,設計了六支電影預告片。「參與感」的塑造就是在真正參與,於是針對電影預告片,特別辦理了票選活動,粉絲頓時成為了電影的一部分,那些參與者的口耳傳播的效力最直接。在電視方面,掌握時段,並採取造勢活動。在傳統的電影行銷來說,並沒有這麼盛大的慶功宴,頂多在破億的那一個節骨眼發個新聞稿。但是崔震東鋪上紅地毯,精準掌握媒體新聞時段與新聞點,讓造勢不僅成功,也成功掌握了媒體的曝光。這樣的成功操作,讓負責發行的福斯電影也大為稱奇。

 素樸勛的白木電集


熱血收買了香港商城電台

崔震東不居功,反覆提及要有好的電影作品,行銷做起來才會事半功倍。與香港商業電台的合作便是一例。

香港的電台、電視台的數量不多,於是操作起來不若台灣媒體容易被稀釋,於是與較為另類、非主流的商城電台合作,便是戰略之一。由福斯安排試片之後,整個商台為之感動,便主動提及要代為宣傳,但是要獨家。就是這樣被感動的緣故,商台瘋狂播放電影歌曲、預告,更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上映之際,每個DJ都強力推薦。這些服務根本不花一毛錢,崔震東說:「因為感動,商城參與了《那些年》,在電影票房破紀錄時,DJ們很開心說自己果然沒看走眼!」這樣的參與,不是用錢,是用熱血收買的!

 

兩個口碑場看出功力

在台灣的口碑場,距離實際上映一個禮拜。藉由有限的每日場次創造出「想要卻得不到」的心理需求,然後口碑蔓延發酵。在香港方面,挾著在台灣所創下的佳績,口碑場的設計,硬是距離上映有兩個禮拜,於是這樣的心理狀態被操作的更為徹底。在香港的票房不錯,但是可以更好,崔震東說:「為了要在過年前破星爺《長江七號》的票房,我施了點小技巧。」當時推出了現限量海報,一共四款。男主角一款、女主角一款,合照兩款。這樣的分眾設計,還分散在四家不同戲院,但是每家戲院卻僅提供一款

 

IMG_7018  

(更正啟事:作者誤植雅萍姐,小編要請我喝咖啡。)

 

百變與熱情

另一個震東的唱片發行,也是在他預料之內。談起香港,這個票房量很少的地區,卻作為台灣之後第二站跳島重點,是因為她的媒體輻射效應,可達星馬。作過電視,懂得媒體時段運作與需求。精確掌握粉絲心理,成功創造參與雙向道。

 

崔震東談起電影行銷,跟一個大孩子一樣充滿著熱情。這麼多行銷武器與條條有理的邏輯,來自於他法律系與紐約奧美的訓練。行銷功力的展現,無非熱情而已,不要吝嗇展現你的熱情,因為也不一定會有那樣的機遇,可以有機會行銷《那些年》這樣的產品。


本文改編自 廣告Adm 4月號/2012 251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告Adm 4月號/2012 251期,回顧2011年的行銷成功案例:

負億萬富翁如何感動富翁  8.8億的《賽德克巴萊》 全憑人情味與感動

專訪中影國際行銷總監 陳家怡、副理 黃綉惠。


adm251  

 (廣告Adm 4月號/2012 251期)



文/素樸勛

早在《海角七號》之前,為了電影《賽德克巴萊》,魏德聖導演在2003年就已經拍過提案用的五分鐘短片,卻因為資金的缺乏仍然擱置電影的製作,直到《海角七號》成功之後,魏德聖才重起計畫,中影國際行銷總監陳家怡說:「魏導由億萬富翁,變成負億萬富翁。」魏德聖為的就是那些在等著他作品的人,讓《海角七號》的感動可以延續。

 

然而資金的匱乏,讓上映變成一件很虛幻的事情,很多人都在問、在猜,也有人說魏導是個瘋子,認為不可能,也作不到。所有的創舉,也都是根據這樣的困境而來的,也是因為這樣的精神,讓「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這樣的句子,成為電影精神以及製作環境的絕佳雙關描繪。因為不簡單,所以有很多電影的第一次。這樣的第一次,不只是行銷的第一次,更是在台灣電影史的第一次。

 

不平凡的成就

這是一部席捲全國卻不講國語的國片,而是講賽德克語、台語、日語。這是一部好萊塢等級的場面製作,卻沒有大明星。除了上下集在全台灣的累積票房總計達8.8億元,《賽德克巴萊》更是臺灣有史以來行銷最盛大的電影。包括電影套票、周邊商品、異業結合、書籍出版等,並在臺灣成功激起「賽德克巴萊」旋風,並參加68屆威尼斯影展

 

看一個朋友搞民族運動

不同於其他電影,《賽德克巴萊》的電影行銷時間是以年計的。《海角七號》的成功之後,還不知道電影上映時間的《賽德克巴萊》官方網站就開啟了。拍攝期的困難,跟行銷完美結合。影視首創,團隊發售「開鏡套票」,正是電影拍攝困境的最佳寫照,也就是因為如此,所有影癡、電影人,都獲得了一種直接參與電影製作的管道。拍攝團隊也是,因為便當錢也墊了不少,於是成就這部電影的,是幕後的英雄,也是無數的觀眾。直接面對觀眾也是魏導的行銷方針,討好觀眾比起討好媒體成為了首要之務。2011726的預告片,也是讓影迷先知道。

 

因為目標觀眾就是被《海角七號》感動的那一群人,魏德聖堅持,官方網站的內容必須充實。要求行銷團隊無論如何千頭萬緒,日復一日都要寫日誌。於是電影開拍了幾百天,就累積了幾百篇的文章,文章的內含包括拍攝團隊、歷史事件、演員等。這些一路走來的觀眾,於是「像是看著一個老朋友,在搞民族運動」般的踏入電影院。他們不僅是受眾,更直接參與了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

 

關鍵記者會媒體變粉絲

因為外界都不知道劇組在做什麼,所以積欠商家、停拍等等的負面新聞不斷。而一場關鍵記者會,改變了一切。電影的調性,是基於相對深澀的歷史議題,於是行銷定調不說歷史,而以史詩場面動作為訴求。在2011514的記者會,保密到家的片場首次邀請媒體記者來參訪。克難的片場滿佈泥濘,記者們就這樣跟戲迷一樣吃苦,也向外界表達了《賽德克巴萊》的刻苦環境。這場記者會後,各家爭相作新聞,沒有一家願意獨漏,行銷團隊的忙碌變成要回應媒體要照片、作新聞的需求。此時的官方部落格,也成為了媒體挖寶的地方。這場記者會,讓很多記者變成了粉絲,也讓這樣的感動傳播出去。



素樸勛的白木電集



感動派的異業結盟

感動的傳播,不只是要到電視機前面,也要到達人們的心裡。與企業談合作,行銷副理黃琇惠說:「別人常怕我們把他們吃掉」,因為品牌太大了,對方怕合作之後被模糊焦點,所以不願意合作。這樣現的估算,雖是常態,但有奇蹟發生。

 

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前,因為公家單位比較嚴謹,洽談時總是多所顧忌,但是去小房間試片之後,片末紅著眼眶談成了合作。就是這樣的由來,於是談成展出歷史文物、電影相關物件。也由於電影血腥不適兒童,科博館還特地設計一套小朋友也可以看的「賽德克布袋戲劇」。被感動的行銷,比評估商業效益還要來的有力量。

 

與魏導同為台南人,周氏蝦卷的「周董」一口答應五千份套票,過於爽快得讓行銷團隊感到疑惑。但不出幾天就收到十一個的店家的LOGO電子檔,以及同意書。這個方案是598元買兩張電影票,含有「紀念鹽袋」,以及超過500元,可以在台南吃透透的美食兌換券。重點是五千份的認購金額,還是周董先行支付。這樣的行銷怎麼談的?原因無他,感動而已。

 

世界市場行路難

縱使擁有台灣8.8億的票房,但是要回收仍取決於大陸市場。在知道2012510日上映日之前,中國廣電總局是不允許電影宣傳活動的,只能憑藉著打書的活動,隱晦的宣傳電影。撰稿之際,魏導仍在北美、南美跑行程。這都看出《賽德克巴萊》的成功還不能鬆懈,雖然在台灣電影下檔了,電影環境的艱辛,卻才要在世界開始。


本文改編自 廣告Adm 4月號/2012 251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001  

 (廣告Adm 12月號/2011 247期)


文/素樸勛
熱情是創意的春藥,博上廣告的創意團隊,就是以熱情來行銷客戶,這樣的特殊性應該是「福斯Golf性感的C型柱、哈雷機車迷人的三拍聲」,或是任何你可以投入的信條。在此次(2011年)第卅四屆時報華文廣告金像獎拿下最大金獎及四座金像獎的博上廣告,從福斯Golf的信仰篇,博上總經理劉明松告訴你,信仰其來有自。

素樸勛的白木電集

 

宛如傳教般的理解

比客戶來得深入,就要跟客戶一樣瞭解品牌!劉總說:「我們連醬油都是用金蘭的!」對於商品的熱誠與瞭解,第一步便是將自己投入產品。如同對於哈雷機車啟動時三拍聲的引擎聲癡迷一般,而踩福斯的油門,也是福斯創意團隊的基本要求,「至少你要擁有一台Golf」,劉總又說:「就算擁有超跑,與擁有一台Golf,感覺仍然不同」。有一次劉總在高速公路上,駕駛著Golf,與另外一台不相識的Golf前後將過收費站,在搖下車窗的時候,收票員對劉總說:「剛剛那台車替你付了。」可以見得擁有Golf是種驕傲,是種愉快的集體認同。在Golf的廣告中,不會告訴你許多產品力,有如何的桃花木面板,或是華麗的液晶螢幕,相反的,而是讓你感受車子的陪伴,這樣的陪伴可以說是寵物,或者是另一半,於是對於C型柱的撫摸與性感,便是只有同道中人才能理解的體會與驕傲。像是自己著迷一樣的理解,本身就買了好幾台Golf的劉總,說起車子來眼睛閃閃發光。

崎嶇的信仰之路

福斯是一個很嚴謹的德國品牌,在其全球廣告產製的過程中,是具有非常多的規範以及品牌調性,博上所做的,就是在扮演維護這樣優良傳統的角色,劉總說:「在美學工藝上的要求,幾乎是汽車側拍要幾度角,都是規定的。所以我們的團隊,可以說是每一個人都是品牌警察」。而精密工藝的訴求,化成影像和符號,在美學的表現上有很多的慢動作,而這樣的訴求並不符合台灣市場,劉總說:「即使是很多外國廣告在台灣播出,我們都有精心計算而剪接過」。所以台灣方面想拍自己的廣告,但是首先面對的,就是與總公司的溝通與說服。福斯的台灣代理太古標達汽車,也花了很多心力與總公司溝通。最後在台灣拍攝,用台灣自己的導演、創意,也和知名的羅景壬導演合作,在合作過程中,羅導的創意腳本與博上廣告的創意團隊,激起了相當大的火花,縱使最後博上的創意,完全被推翻。在廣告中出現的幾個信仰,也都是由投票而產生出來的,團隊的努力,總是要追求客戶的認可。劉總說:「我抽屜有很多的dead plan,很多我覺得是很好的創意,但是還是要看客戶的決定,所以功勞,也都是要成就給客戶。」團隊的成員都將品牌的基本訴求寫在紙卡上,隨身攜帶,確實是實踐了品牌警察的形容詞,而最終,信仰篇的廣告表現不俗,也算是在崎嶇的路上,畫上了不凡的亮點。



  

 

不只是廣告佈道

成功的亮點不僅是讚嘆而已。跟福斯汽車的合作,除了電視廣告之外,博上還嘗試著各種「奇奇怪怪」的行銷方式,舉例來說,與電視劇《犀利人妻》的結合便是一例,劉明松說:「我們與編劇一起坐下來談論劇情,影像都不是很直接的,不會故意插個立牌或是標誌放在那邊,那樣太刻意了。」並且在劇中踢足球的片段,也是真的有這個足球比賽,然後自然而然的請演員來參與,扮演的都是很自己的角色,因為這些事情都是「很自然的真實發生著」。嘗試過所謂的奇奇怪怪的各種手法和活動,看起來像是遊戲般的在替產品作置入,卻也一方面創造了許多可能,而這些可能在Golf的信仰篇獲得極大的關注和能量之後,才有能力將這些能量經由這些可能來擴張出去。信仰,於是不僅只於佈道,「所有你能想到的,我們都做了」劉總笑著說。

 

廣告,不只是行銷,也是鞏固品牌的驕傲。福斯汽車的廣告,一直都是廣告界的教材,也是印地安納瓊斯的聖杯。於是這麼具有一致性的傳統,在這次台灣製造這樣的突破,是這麼令人注目也這麼成功。博上的熱情投入福斯汽車的「信仰篇」,也正是博上團隊自己,一次信仰熱情的展現。


本文改編自 廣告Adm 12月號/2011 247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  

廣告Adm 1月號/2012 248

文/素樸勛

設計唱片破千張,葛萊美獎三次入圍,但還是堅持做好每一張唱片。筆者踏入工作室,牆上魔岩唱片時期的封面,除了道盡經典之作,也揭示了那個時期的氛圍,記憶著一那個時代的轉折。消逝的音樂品牌,對比現下的種種掌聲和肯定,他說,只是運氣好而已,這不是過於矯情的謙虛,因為談起音樂和唱片,眼裡仍會發出光芒的熱情和堅持,正是蕭青陽成功的原因。


DSC01936   

(由左至右,蕭青陽老師、素樸勛。由左至右,唱片「MATZKA」、「大支」、「BaLiwakes(巴力瓦格斯)」。


卡帶的願望:站久就是你
「我不是有天份的人,但是我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因為自己好喜歡,所以能夠超越有天份的。」蕭青陽兒時經常在夜市卡帶攤位中尋找來自歐美的那種很酷的音樂封面,喜歡很美又有想法的東西,這樣的經驗促成了他在二十歲之前,就進入了這個他喜愛的行業。不過,跟兒時的想像不一樣,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台灣所謂的音樂人,其實就是所謂的大明星,市場的操作在媒體上面,比較少聊到音樂、創作。

一直到千禧年這個轉捩點,很多地下搖滾,日本、韓國、西方的一些重金屬,龐克或是民謠、Basa Nova都出來了,新生代也開始去展現音樂的多元化,蕭青陽說:「這個時候我做起唱片來就覺得有比較舒緩一些,不是在反駁明星不好,而在我覺得在明星這一種操作之外,還有好多好多種。」


IMG_3153  

(工作室熱鬧的一角)


故事說不完:不只是明星

設計,不是一件很容易說的故事,設計背後的故事,不僅給了設計深度與生命,也讓聽故事、看設計的人著迷。除了明星,蕭青陽將設計與各種故事結合,並認為這是種使命和力量,這就是為何他的設計,特別是《故事島》會有這麼濃厚的台灣元素和故事,無論是主流還是非主流,他都不在意,即使是沒有很高報酬的案子,他也當作是花錢買創作的自由。從南投信義鄉的羅娜國小原聲兒童合唱團、卑南音樂之父「陸森寶」的西方音樂薰陶表現在《BaLiwakes(巴力瓦格斯)》的唱片設計元素,到新公園的紙飛機先生龔彬智的故事,戲稱自己山上到海邊的故事都要講,把持「表象之外更有價值」的精神,因為「故事島之前23年都做明星,做了一千張唱片,總要作一次自由創作的事情,這次我一定要得逞。」最後他終於得逞了…..

 

本篇改編節錄自《廣告Adm 1月號/2012 248期》

404931_321471094572515_307892485930376_977699_343464900_n  

(跟《動腦雜誌》是好朋友的《廣告adm》總是不分開)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