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Ashin, 2011)
文/素樸勛
從來沒有想過電影的規模可以以地方區分,尤其台灣是這麼一個小的地方,這真是台灣電影規模的崛起。不過以城市特色作為電影的背景,除了本部《翻滾吧 阿信》宜蘭電影之外,還有另外一部彰化電影《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滾吧 阿信》是一部正港的宜蘭電影,在宜蘭方言的精心彭于晏原本不會說台語的模仿下,這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自然流露的宜蘭勁有味。雖然筆者文中將時不時的提起商業性運作,此提及的運作比之商品的直接嵌入來得高明許多。在這裡的商業操作指的是精心的劇情梗概、是體育動作的訓練、是考究的宜蘭風情。
細節決定氣勢
親生兄弟之間的情誼,其實延續《翻滾吧 男孩》中紀錄片真實人生中,弟弟對於哥哥的那一份崇拜記憶。而衍生到真實表演,最為細節的就是對弟弟吐納西瓜籽,這樣來自於微小細節的揣摩,揣摩兄弟性格的差異,以及母親在餐桌上用食材來表得內心的狀態等,細節決定氣勢。 而戲中的兄弟,由柯宇綸出演的義氣地痞,微笑面對任何打架的輕浮場面,還會請紹興酒瓶抽一隻煙的行徑,確實在細節上演出相當到位,相對於彭于晏演出的阿信,親生或是非親生的兩個兄弟,都將其襯脫成兩個不同身份的阿信,一個作為哥哥、兒子的阿信,一個是義氣兄弟的打手阿信,這兩個不同層次一條牽連著被親生母親給斷送的一年選手光陰,另一條牽連的是「艋舺」一般的打殺,並且以兄弟的血償,作為其覺醒的終點。「叫媽媽啦」、「真正有影」、「啥款」等方言用語,一方面是極為考究,一方面是用幾個關鍵字,讓在地的精神跳了出來,其中「叫媽媽啦」這樣一個簡單的嘲諷對方字眼,居然被愛打架的兩人假借成為一種默契的暗語,這樣的方言作用確實可愛,也讓這「城市電影」更加活躍自然。
艋舺陳漢典
在戲劇上的叛逆張力,要不是有這樣的江湖味道,阿信的好身手就會被限縮在體操軟墊上,也太順遂,這樣一來給了許多江湖浪子一個解決方案,一個問題的出口,也許能夠頗具教化意義。不過打打殺殺的動作場面相當到位並不馬虎,融入體操的元素,也為難了替身以及演員本人,在剪接方面的功力細緻,讓剪接非常流暢,不見暇疵,雖然是最低門檻,但是國片能夠作到這點實不容易。
陳漢典的演技仍然誇張,其帶來的肅殺與艋舺氣息,說明了那時代的地方勢力比公權力更「有影」,於是阿信這樣一個鄉下小孩,被自己還可以理解的叛逆,逼到了台北不是我的家。這樣的鋪陳使得劇情更為完整,無論是親情、江湖、兄弟,對這個身手不凡,卻懷才不遇的年輕人來說,家裡的掙扎還有心裡過不去的那個自己的關卡,搭配一個599的呼機妹,處處是對於那個時代細緻的描寫,也讓愛情的描寫有一個角色出口,既商業又完整的劇情考量。
翻滾吧six pack
在電影之外,花取半年的時間,使體脂肪達到百分之六,這部只是一種對於女性觀眾的腹肌安排,更是一部電影對於觀眾胃口,動作場面起碼的起碼的尊重,這是近年國片很不容易達到的。這樣的身體訓練不只是表現在六塊肌上,更是在打鬥場面、體操動作上,在動作場面的調度,不採取過於緊的鏡頭,充分的讓演員發展,比起莫名其妙刀起手落的緊鏡頭(太近),來的誠意一百。
在商業運作上,彭于晏的六塊肌可以說是吸足了女性觀眾的眼眸,並且身材更是直讓人口水直流都忘了擦拭,也讓各位男性觀眾相形見絀。同時也莫名的熱血起來,觀影後,好想熱血的幹上一架,這精神也間接推動了台灣體育,是為國片中熱血系列的首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