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

《屠夫男孩》是由小說改編,原作是《The butcher boy》愛爾蘭作家派屈克.馬克白(Patrick McCabe)的作品。在本次台北電影節都柏林主題中《男孩在唱歌》也可以聽到對馬克白作品的朗讀。

 

本片在這是關於一個邊緣男孩對於她所處的童年生活之怒吼。他的精神與他的家庭,都是處於一個不正常的狀態,父親經常酗酒,母親常往精神病院報到。但是他仍然是個小孩,需要正常的友情,以及那些在廣場嬉戲的玩伴。無奈,在這個年紀裡最大的惡魔就是那個破壞他生活的老女人。

 

 

作為一個兒童,他所犯的錯都可以被原諒。但是他所犯的錯,是「非常非常非常偏差的錯誤。」根據影評Frankie Dees所述,此為:「nasty little tale full of dark humor and tragedy about a childhood gone very, very wrong. 當然,當兒童的純真,加上一點點髒話咒罵、一些些的吸菸叛逆,一點說謊、一點偷竊,所造成的罪惡與偏差,最好是用黑色幽默來做處理。 當然黑色幽默是不可以缺少,邪惡、以及凝結的血塊的黑色,是矣,這可不是平常的黑色幽默,也不是T家有女初長成》(Finn’s Girl中的偷抽菸而已。這樣的黑色幽默,血色濃郁,也許太多觀影者會喘不過,但是這樣基於精神方面的問題,以及結構上,家庭給兒童的認知以及教化,都可以解釋這屠夫小子的大聲吼叫。

 

成人觀點

這個被送去教化的孩子,除了脾氣以及宗教信仰上的規訓之外,這一部分也描寫了神職人員的黑暗面。如同《男孩再唱歌》中居有絕對威權的教養院,就會有絕對的誇張情事發生。另外神職人員對「上帝」、「瑪利亞」的感召,早已昇華到了另一種層次。有的成為暴力的施展,有的則是污穢的性幻想,更甚者對象就是這些兒童。當然另一個幽默的典型就是本次台北電影節國際競賽短片11分鐘的《老天有眼》(For the Love of GOD)當中神職人員對於上帝的性幻想之描述。當然這一點點趣味的張力,並不代表生活中對於宗教的鄙視或是偏見,只消在社會真實現象之外,幽他一默。

只是同樣是被褻瀆,在《男孩》以及《屠夫》當中卻有不同的後果,作為狂放性格的屠夫男孩,絕對是可以給我們一個「痛」快的答案。

 

第一人稱

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也許忠於原典。但是這樣的方式,始終將觀眾保持再一定的距離之外,也許就是這樣,也不需要過分合理作為兒童的瘋狂行徑。再來也不用故意的要讓觀眾融入兒童的世界。要是真的是那樣,你會相當難過。因為筆者一開始的期待,由於沒有讀過原典的緣故,都希望小孩可以有一天變成「乖寶寶」。這也許是筆者被許多文本的既有結構所制約,認為兒童故事就是要有兒童的樣子,正反之後必然就是合,當然這種就觀念,就好比《色。戒》中一直期待易先生會被繩之以法一般。這是我的期待,最傳統、沒有爆破的認識,當然,《屠夫男孩》並沒有如此做,但本片試圖仍然用黑色幽默去帶過這樣令人感到不適、婉惜的更高境界。

 

也許,這是筆者一開始看到這個腮幫子健壯的男孩擔演此片之際,就該想到的事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素樸勛 的頭像
    素樸勛

    流浪漢電影協會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