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素樸勛,邀稿,合作,品牌顧問: geotian@gmail.com 策展、寫字、養貓、看電影、替樹發聲。為《地中海逃生手冊》的出版協力/策展監製,以及《台北挑剔指南》的精釀啤酒/台灣電影 篇。 在「想想論壇」以及網路的各個角落出現著。 關鍵字:#夜行林森北 #精釀啤酒 #短評 #純情詩社

目前分類:美國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素樸勛

《伴娘我最大》不只是老妹喝醉玩殘。女孩兒之間的爭奇鬥艷、亦敵亦友,暗裡來明裡去,看起來像是不解風情,初次見面的微笑中,言談就有較勁,但是這部電影除了玩殘之外,更深刻的刻劃姊妹怎樣被離間、被搞砸、跟我比較好,然後卻又樸實的演繹情感的本身,幾可淚人。這是在《醉後大丈夫》的雄性氣質亂搞中絕對看不到的。以下是氣勢伴娘群。

bridesmaids_wall_1280_annie.jpg   

(女主角 Kristen Wiig as Annie Walker)

 

bridesmaids_wall_1024_helen.jpg

( 楚楚可憐的 Rose Byrne as Helen Harris )   

 

bridesmaids_wall_1024_lillian.jpg

(婚禮苦主 Maya Rudolph as Lillian Donovan )

bridesmaids_wall_1024_megan.jpg   

( 鮑魚會噴出熱氣的Melissa McCarthy as Megan )

 

bridesmaids_wall_1024_rita.jpg

(唯一的真母親 Wendi McLendon-Covey as Rita )  

 

 bridesmaids_wall_1024_becca.jpg

(最天真無邪的 Ellie Kemper as Becca )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ridesmaids.jpg  

(Bridesmaids, 2011)



文/素樸勛


《伴娘我最大》不只是老妹喝醉玩殘。女孩兒之間的爭奇鬥艷、亦敵亦友,暗裡來明裡去,看起來像是不解風情,初次見面的微笑中,言談就有較勁,但是這部電影除了玩殘之外,更深刻的刻劃姊妹怎樣被離間、被搞砸、跟我比較好,然後卻又樸實的演繹情感的本身,幾可淚人。這是在《醉後大丈夫》的雄性氣質亂搞中絕對看不到的。

 




老妹也派對
老妹、敗犬、中年,其實都不夠足以描寫安妮(Annie) 的人生尷尬。關店、失去男友、差勁砲友、跟客人吵架、英國佬房東。是這個年紀最低落谷底的種種集合。伴娘(Bridesmaids),一個姊妹情的領域說來,重要的精神上的職位和肯定,憤世嫉俗的莉莉安(Lillian)遇上婚姻卻變得拜金、奢華又夢幻,這對於自幼以來的摯友安妮來說,一切都不一樣了,一切都變了,尤其是既時尚又風情的海倫出現(由30來歲的正妹Rose Byrne所演出,直教男性觀眾對他的假裝氣質目不能轉,風情萬種!),所以面對其他老妹,簡直睥睨!

 

rose-byrne-24-5-10-kc.jpg  

rose-byrne-2-sized.jpg  

(私心,電影之外,在影集《Damages》飾演律師的 Rose Byrne)



這對重視面容、皺紋的女孩來說,穿著與妝容不啻是一種武裝,來一分高下。但武裝之下的脆弱,卻又跟男人有關,海倫被繼子痛罵:「婊子」的家庭失和窘境,卻還要微笑以對,真是高明到皮笑肉不笑的心酸。 貫穿電影的偶像團體的勁歌《Hold on》,來自於同名專輯Wilson Phillips (1990發行),算是當時代的老妹偶像,這個有比「憂歡派對」(1987年成立)的致敬,卻是太溺於美國文化了,異國文化難以感通,就中國的用語來說是層「隔膜」。

Bridesmaids-wilsonnFilip.jpg  

(對結婚主角莉莉安很重要的一首歌《Hold on》,來自於 Wilson Phillips的同名專輯《Wilson Phillips》於1990年發行)




砲友也崩潰
幾場戲中的搞笑較勁,不用太多場景就能具體展現那種勁有力的暗潮洶湧,觀影者可以著重最初的女女對白中「妳可以值得更好的」、「喬去Vegas的事情」、「我就是生活請對抗我」的文戲。還有「婚禮致詞」、「機上驚魂」的武戲,這看似冗長卻又無俚頭的小家子氣,其實鋪陳了友情,甚至婚禮的崩潰。最後除了再次提及正妹Rose Bryne的風韻猶存之外,由炮友男跟正直警在電影中所交織的另一支線愛情故事,讓掉落谷底的行情不再那麼充滿悲傷,「Oops, habit!」警察壓人頭的職業病動作,讓圍繞在他身上的笑料成份與愛情圓滿一般多,對老妹派對來說,玩殘之後不只是宿醉頭痛和找不到新郎,而有更深的可以咀嚼的手帕情與愛情。

Bridesmaids-offier.jpg  

(飾演警察 Chris O'Dowd)

Bridesmaids-Jon Hamm.jpg  

(飾演砲哥 Jon Hamm)

延伸閱讀:

《伴娘我最大》老妹派對捉刀客之大圖連發!

《戀愛離線中》超現實的物與時空、很現實的愛與灌溉

《巴黎奇緣》下午茶女孩都聊啥

《第36個故事》的富錦街和關鍵字們

 城市奇想怪誕女《我的人魚女友》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rdofdance.jpg  

(Lord of the Dance in 3D, 2011)


文/素樸勛

看完電影之前,或是之後,對於你的女伴或是男伴,除了驚呼之外,還不夠賣弄嗎?

拿起你沒吃完的爆米花,來補課一下你必須知道的十個事實。


一、經典舞碼:《舞王》是麥可佛萊利最為有名的四個舞碼之一。分別是:《大河戀》、《舞王》、《火焰之舞》、《賽爾提克之虎》,其中《火焰之舞》是編自《舞王》的加強版。

二、分頭撈錢:麥可佛萊利擁有兩個舞團,結稿為止一隊在歐洲巡演、二隊則在美國巡演。

三、拳擊手:他是個業餘拳擊手,也是個具有長笛技能還出了專輯的男人。

四、破紀錄:自1996年,超越六千萬人次、六十個國家的展演,前美國總統布希以及俄國總理普丁、查爾斯王子和卡蜜拉都觀賞過他的表演。

五、國家認同:麥可佛萊利由愛爾蘭籍的父母養育,7月16日,1958年,其在美國芝加哥出生。美國以及愛爾蘭的認同、民族議題,常引起媒體對他愛爾蘭風格舞蹈有意的提問。

六、封腿十年:1998年其本人宣佈退休封腿,我們現在看到的其帥氣海報大多是13年前的。封腿12年之後,在2010年的英國的秋天復出,並橫掃整個歐洲。復出的原因是其在2006年的一次重病治癒。

mf-2006.jpg  

(2006年與其妻 Niamh ,其同年陷入病痛)


七、台灣經驗:2009年的12月,麥可佛萊利領軍,在苗栗、高雄、台中、台北都有演出,最貴票價是台北小巨蛋的8000元,其演出舞碼是《火焰之舞》。

mf-tw.jpg  

(應該是絕無僅有的台灣行)


八、自戀著作:2006年,自傳性著作問世《Lord of the Dance: My Story》。

mf-book.jpg  

(內含有與南非曼德拉的合照)


九、超快腿男:1989年其一秒可以踏28下,載入金式世界紀錄。1998年,這個紀錄達到每秒35下。

十、招牌動作:其羅馬式的美男子雕像拉弓,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腦海裡,甚至引起英國選秀節目 BritainsGotTalent 中,Stavros Flatley 父子的搞笑模仿。

mf-arch.jpg  

(看完電影拉個弓,取悅你的觀影伴侶吧)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owboys&Aliens.jpg  


(Cowboys & Aliens, 2011)


文/素樸勛

牛仔大戰外星人的劇情仍然值探討,除了帥勁之外的西部電影,早已進入另外一個層次與境界。當然我們不論(牛仔與殭屍)Cowboys and Zombies 又名 The Dead and the Damned 這樣的片子。

alternate poster for cowboys and zombie aka the dead and the damned.jpg  

(CULT片: The Dead and the Damned,2010)

攻擊方式的執著

量子危機的丹尼爾克雷格,丹尼爾的身形仍然精實,裸體上身的由於高腰褲而使得比例變得復古,但是無損那一般的彈乳。最初的動作場面,流暢俐落,英雄的開場白,豪氣出場,那掛在馬鞍上的人頭皮毛,根本嚇唬不了他。而之後的英雄氣質,化解各種危機,建立在莫名的高科技上,而作為當代閱聽人英雄的一項悲歌,就是必須要符合市場以及潮流。我們被 Marvel 旗下知名漫畫角色給養足了胃口,一個牛仔加入鋼鐵人腕部科技的英雄橫空出世。改編自2006的同漫畫作品。映後,果不其然發現導演是非常執著的《鋼鐵人》導演強費爾魯(Jon Favreau)。 

 

250px-Cowboy-and-aliens-cover.jpg  

Cowboys & Aliens by
Dennis Calero & Luciano Lima

 

外星科技也復古套索

前段的科幻指數被突如其來的飛行器給破壞,那落後卻又詭異的飛行器,科技在牛仔片中是一種突兀,但這樣的突兀卻也很牛仔,因為除了飛行器的復古,捕捉人類的方式也使用牛仔的套索(Cowboy Lasso)。不可諱言,外星生物的科技在此電影中有刻意的落後,居然還使用具有左右翼設計對稱的翅膀,不曉得是單純的為了要配合那段故去歷史的「復古感」,還是要刻意的搭配套索。人類的年代,十幾年二十幾年的短小光陰才需要復古,而外星人的科技想必是以光年計算,實在不需要復古成為人類慣用的也是由鳥類來做為設想的機器。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第安人「妖魔」形象的過往,是西部片不可迴避的歷史,而那些對於「哈哈我殺了幾多印第安」的驕傲陳述,這樣的角色演繹,在今日說來是一種懺悔般的諷刺,也當然,其出現在杜上校角色的負面之上。印第安形象的轉捩點是在凱文柯斯那(Kevin Costner)的導演處女作《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1990),橫掃是時奧斯卡!其史詩般的製作,啟用超大牛群、馬群,還一反印第安人的反派形象,刷新了西部片的面貌。


而《星際飆客》中的反派鋪陳,地方土霸凌駕於公權力,成就之後,英雄擺擺頭,頭也不回頭的就走了,是西部片慣常有的公式。片末的大合唱不是那麼常見了,族群融合一切和諧有致,面對敵人,犧牲成佛的只有唯一的女性。公式中必須要出現的女主角,來自遙遠星球的正妹Olivia Wiled,其出場就有種不是人類的冷酷感受,在其前作《創 光速戰記》中就已體會過那非人的笑容。無論其身形或是其構造是否為人形肉體,應該不是,因為這樣其就不會這樣的對於身體裸露感到任何羞愧。是「風中奇緣」的寶嘉康蒂,是「阿凡達」的妮特麗(Neytiri),要不是其擔任翻譯、並與男主角戀愛,消弭了種族衝突,才不會輕易發現那樣的恰如其分,每一個該有的角色特質都完美複製。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NNA  

(Hanna, 2011)

文/素樸勛

本片絕對沒有過於嬌脆的柔弱

作為兒童版本的殺戮,這部電影包含了追擊、復仇。但是要說這樣的故事,通常都側重於描寫兒童心理「脆弱」的部分,所以為了描寫此,而有「憐憫」、「猶豫」、「膽怯」、「友情」等等元素,來證成過於成熟的「勇敢」以及「孤獨」,這樣的孤獨正是蔣勳所言與自己相處的美妙的孤獨境界,而通常這樣的過於早熟,與愛情的故事都全然無關。

沒有了愛情,沒有了柔弱,去催弱化的剛強性格,沒有一滴淚,無論是在《特攻聯盟》或是《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都是。都是對於過於早熟的應對和觀念,一個孤獨之人之必要,必要的復仇成本。上帝是公平的,失去了童年(通常都是最為殘酷的剝奪)但是有著在危險之前的自然以及冷靜。與《特攻聯盟》稍有不同的是,《少女殺手的奇幻旅 程》斗大的、血紅的「HANNA」字體,在一開始以HANNA為名的故事節奏與設定,就排除了所謂柔弱的女童特質。 在友情以及親情上的孤獨或是「身世」方面的疑問,都以一種冷酷和身體上的上的武器素質來無情感左右任務的遂行,如機器一般運地精準。

最佳配角 Chemical Brothers

踽踽獨行的兒童未免太過孤單,所以夜店般的下水道追逐,其中最重要的配角便是 Chemical Brothers 所操刀的電子音樂,我想一般的loop無法呈現對於竄逃的過場,而在敵人總部這場戲的脫逃,搭配燈光的閃爍,將匆忙的步伐化成夜店的舞步以及速度。經過配樂的重節拍點綴的,還有貨櫃戲的絕妙追逐。而戲中所有邪惡角色裡,凱特布蘭琪所飾演的反派,個人特色辨識的聲音符號也是經由音效來標籤,就是口哨,存在於其角色施行所有暴力的過程當中,對於HANNA來說,這個足以辨識出緊張氣息的音調就是惡魔的輕浮代表。而音樂的綁定與制約,除了角色般的主題曲之外,追逐和場面都有其特殊的一段配樂,在原始的OST設定裡面,全本的音樂得以讓片段呈現在電影裡的畫面以另一種不同方式出場。

毛骨聳然的觀影步驟

Chemical Brothers 是筆者認為電音界的大頭之一,可相提並論的作者還有Fat Boy Slim 以及刺青越來越多的Prodigy,在music video中推薦其掌摑風格的MV作品《Smack My Bitch Up, 1997》(完整版不易獲得)。也推薦各位Chemical Brothers 元素不俗的女孩第一人稱之作《Hey Boy, Hey Girl (1999) 》。一般來說,在MV裡是聽覺來帶動視覺,而《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以動作的視覺為主,聽覺為輔,以聲音來跟上畫面。在這個過程當中,建議先請各位觀影人,先花約莫3天,無眠無休的無論是在夜裡或是通勤過程當中,將網路釋出的HANNA OST全數聽膩,之後在踏入戲院觀影,如此一來得在觀影過程中發覺奇異的收效之果,那種毛孔般的高潮隨著音牆的堆疊,是只有筆者在Placebo上次來台灣時才能比擬體會。

設定好的壓抑

凱特布蘭琪的壓抑,也由其對於器械的規訓來側寫,其是唯一在電影當中具有以濃厚個人情感作為復仇目地的女性角色。一句被「妳永遠都得不到她」的刺激,讓這個角色陷入了無可自拔的自我毀滅之境,只是在那到來之前,她的毀滅要全世界都波及。

真的是全世界都波及,《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中的跨國取景,尤其的跨越了文明以及戰爭、非戰爭的國境,這具有跨越歐非陸塊的氣勢,本身就具有藝術性,以原始作為開頭的HANNA,更經歷了諸多文明的折磨之後,來自森林的女孩也以森林的方式替自己的旅程劃下了句點,一切是那樣精準的設定,於是又精準的落下斗大的、 血紅的「HANNA」字體。

 

(別忘了按個讚)

延伸閱讀素樸勛:

獻給所有怪妹的電影《淑女鳥》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2012專輯《回到未來》的小偵探方大同

好多人客的《林凡 Freya&Friends 幸福零缺口犀利演唱會》之歌迷大喊我愛你,陳昇冷回「你騙人」

《落日車神》老派電音的陰鬱追擊

《琴鍵四分鐘》權力交迫也輕快

《搖滾啟示錄》-左的 實驗 美國夢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_soon_the_darkness.jpg  

(and Soon the Darkness, 2010)

文/素樸勛

異地女孩作為當地人賺錢的工具的故事,在《即刻救援》中獲得父權氣質的好身手復仇,而加上動作片的掛保證,令觀影人大快。然而也許這不是每個人的期待,尤在《黑夜來臨》中刻意的要讓女孩獨立完成此事,雖然劇情的緊湊與張力全然被女孩的慌亂表演給取代,真正的黑夜來臨之前的歡樂鋪成,雖不是必要但至少可以在這個懸疑不足、動作沒有的電影中,除了誘人胴體,還能找到一番待人處世的天真道理。

BATH.png

(Amber Heard 飾演史蒂芬妮)

GOODS.jpg

(Amber Heard 以及 Odette Annable)

 

洞穴恐懼的原始本能

在原人時期,對於黑暗的恐懼的人們,不踏入黑暗、不踏入危險,所以成為得以生存下來物種,我們的老祖宗具有恐懼黑暗基因,這是演化的結果,不用小心翼翼的去面對克服。這是演化。 而時代進步,反演化,除了人兒越長越美麗,美人越來越危險之外,紅顏薄命的陳腔故事,讓越美麗的人往往不能如願的延續其基因,生命的火光,未滿30就一閃而逝。作為男性,具有才華的藝術工作者、浪漫性格,也多在壯年消逝於酒精和藥物之間。 這個年代沒有洞穴,卻仍有處處的危險。地理的距離,被交通工業技術性的克服,人不再固著於一地,開始勇於旅遊、冒險,因為不再具有黑暗中威脅生命的凶惡猛獸,所以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冒險,在這年代稱為背包客。 洪荒時期的,洞穴以外的生活經驗,被今日的異地隻身旅遊給取代。此取代也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刺激基因,若總是待在洞穴中的保守度日,便不會有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情事發生,當然這麼樣的浪漫的陳述也不可以忽略了,異地文化一旦交會時,兩種語言、信仰、觀念、膚色的差異,所帶來的種種危險與恐懼。美國模特兒般的正妹比基尼的阿根廷背包遊之死,就是《黑夜來臨》在說的這樣一個故事。

 

BATH2.jpg

(在陌生的異地之暴風雨前的無設防日光浴)

GOODS2.jpg

(你很想幫擦防曬的日光浴,於電影中持續約莫一分鐘,卻是最重之戲)

美體去除男性氣質救贖

女孩把自己喝的大醉,並沒有任何道德上的價值陳述。個體開心最重要,但是引來了居心不良,想將您帶入廁所,或是強力的對身體需求作出點歌,那可就是一件不開心的事情。但是這樣的刺激,還是許多女孩微笑著追尋的小型娛樂。對於史蒂芬妮來說,她必須將她的朋友救出,並脫離這樣的思維和危險困境,儘管她們有著一般的誘人長腿,卻有不同思維。 女性的身體上的肌肉或是天然的生物性設定,往往決定了許多電影中的女性受害者形象,毫不遺漏的皆被男性氣質給完美救贖。 但是一個人走的史蒂芬妮,在愚蠢的男人可笑般的致命疏忽,並沒有辦法保護正妹之際,依然如同NIKE廣告一般的奔跑,奔跑的優雅姿態,沒有波濤洶湧的胸部起伏,對於胸脯執著的可以不用期待,只需要對沐浴陽光的一分鐘精華比基尼片段期待即可,這是本片的唯一男性凝視片段。

 

NIKE-and-soon-the-darkness-2.jpg

(如同NIKE廣告般的手刀奔跑)

 

NIKE-and-soon-the-darkness-168978l.jpg  

(不停的如同NIKE廣告般的手刀奔跑)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evil2.jpg

Tucker & Dale vs Evil 

(Tucker & Dale vs Evil, 2010)

文/素樸勛

黑幽默B級惡搞

本片的完成度百分之九十爾爾,諸多關鍵的後製與特效的合成,如同主角對於殺戮的執著一般,一般的殘缺不堪。而這樣的B級特效仍然以血漿滿溢的胡鬧取勝,無法被預測的學生憤怒,作為開場白。 無趣的火堆邊故事,內涵深深怨念的嚇死人企圖,擺明了是要製造恐懼,在冶遊夜裡女孩的恐懼之際,趁虛而入的一親芳澤。 由於沒來由盲目的怒氣,出自於城市讀書仔對於鄉巴佬的刻板偏見,自顧自的一派正義與勇敢救人企圖,只是無聊的一場誤會,卻累積了可笑的慘死,搭配幽默無腦的絕妙巧合,搭成鄉下肥男孩與美腰正妹大學生的怪奇懈逅。

katrina-bowden-tucker-dale-vs.-evil-1.jpg 

(Katrina Bowden 飾演艾莉森)

形象顛覆誤以為

作為刻板的殺人狂形象,中國大陸譯作《雙寶鬥惡魔》,觀影過程會直覺的尋找惡魔在哪裡而加以追尋,追尋人性的良善會不會有急轉直下的爆破。而沒想到蠢的更蠢,執著的更是執著。 而擁有絕妙殺人狂形象的鄉下肥痞,不加以梳理的油粗外表二人組,內向不善言詞的唯唯諾諾,百分百的棄屍虐殺LOOK!

正是學生形象,與鄉巴佬形象的一場對決,一場絕殺。昆丁塔倫提諾的《不死殺陣》中,鄉巴佬正是對於城市人有著莫名的仇恨,這樣的仇恨來自於階級,也來自於地域性的固著,讓他們極度排外。而典型的「你嚇到我了」的告白,在《雙寶》中也秀出典型,而恐怖裝扮的恐怖長相的樸實內涵,與嗜血的美國大學男生形成反差,也正是本片絕妙之觀影切入。 執著於故事、都市傳說的憤怒,捕風捉影的意欲賣弄其凶狠,沒想到卻無腦的過了頭,紛紛將誤會轉為殘酷,紛紛自己踢到石頭般的超BG慘死。

katrina-bowden-tucker-dale-vs.-evil-2.jpg

 (Katrina Bowden 飾演艾莉森)

抓狂學生美腰妞

學生的抓狂,比之鄉下殺手還可怕。那查德將POLO衫的領子立起的休閒時尚裝扮,骨子裡卻是剁手指不眨眼,強作殘忍的砸毀唯一與外聯繫手機的發熱思緒。 在朋友都將死去之後,還憤怒的要將極為美腰的女主一同伴殺害報復,報復這一場誤會而造成的背叛。

CHAD.jpg 

(Jesse Moss 飾演查德)

美腰妞 (Katrina Bowden) 的誘人美腹讓人願意多加直視,是另一本片的關鍵視角,而其在影集《超級製作人》、《醜女貝蒂》都有演出,普通亮眼。除了學生與鄉下肥仔的刻板顛覆,醜男與正妹的最遙遠距離也被克服了,讓這荒唐鬧劇終於有一個像樣的陳套結局。演員部分,現實生活中為製作人的 Tyler Labine 飾演肥仔Dale,其帶著沉重的抑鬱氣質,若,同角色以 Jack Black 擔當演出,其過多的喜感會將此片的黑色血腥幽默扣分,為其不夠痴蠢之故。

jack_black__2_.jpg

(與本片無關的 Jack Black)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編:2012年台灣華山光點上映翻譯《屠魔特攻二人組》

延伸閱讀素樸勛:

階級虐殺謂之快《絕命派對》

《3D食人魚》好乳美臀喃喃咬

昆丁塔倫提諾之《不死殺陣》公路追殺小品

《殺恁老屍》古希臘血邪咒今足球男咬屍其實是政治抒發

《維多利亞壹號》殘酷打房血流滿腸

 

文章標籤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Black Swan

(Black Swan, 2010)

文/素樸勛

完美壓抑
在出演妮娜(Nina Sayers)此角色之前,娜塔麗波曼(Natalie Portman) 就接受了為期九個月的舞蹈訓練,但在挑剔的舞評的眼皮底下,其對於芭蕾的舞蹈水準仍還更加要求,而筆者認為,其對於舞蹈的表現並非生硬到了一個境界,對於多數如我芭蕾門外觀影人來說簡言之便是演員與舞者之間的選擇,是要選擇會跳舞的演員,還是會演戲的舞者。而回到劇中納塔利波曼的戲劇張力 ,就可以理解電影的選擇是為正確。其戲劇張力在那深深的壓抑卻又企求精準的性格, 與要求表演到位的過度執著。導演Darren Aronofsky 曾表示:「就在我剛開始思考《黑天鵝》的構想後不久,我與娜塔莉約在時代廣場喝咖啡,」他回憶道,「她成為女演員前,曾有許多芭蕾訓練,這些年來也為保持身材而持續。她當下立刻對我說,她一直很想飾演一名舞者。」

黑天鵝,在黑天鵝與白天鵝之間的轉換,除了如同與魔鬼交易般的讓度出了身體最為純真的部分,而換取具有誘惑性氣質來進入角色這一回事兒,在舞台上,其銳利眼神與有力的肢體,與楚楚可憐的白天鵝的巨大反差,都教人驚艷。而完美壓抑之後的精神性幻覺分裂與特效書寫,更將本片的壓抑與黑暗,帶到驚悚而且喘不過氣的境界。

標準身體
我想很多人都在關注娜塔麗的身體,在《飯飯之交》中略有展露的她,於《黑天鵝》裡的「女性自覺」 片段,雖然該片段的展露嘎然而止,但配合舞蹈間背部、胸部、肢體線條的展現,得以理解導演戴倫所說的身材保持。確實作為一個舞者,尤其芭蕾舞者,胸部不能豐滿,體態必須標準。這樣的完美要求正是芭蕾舞既年輕又乾淨的身體要求,當然也在片中的「老者淘汰」的劇情線可以證成此點。

說在影片之外,這樣的宮廷式的精準,近乎封建。 也造成了一股歐洲反身體封建的浪潮,所以年紀不小,鬍渣和不纖細的身體表現,也正在形成一股相對於宮廷的庶民存在,舉例來說,筆者推薦舞團精選「DV8 Physical Theatre」。

母親期待
迷人的藝術總監 Thomas Leroy 的出場彷彿是權力的出巡,眾舞者無一不企圖其眼光的青睞,甚至不擇手段。而妮娜對舞蹈的觀感是純粹的、在母親細心照料下的。過於執著的母親強加在妮娜身上 的不只是年輕未完之志的愿懟,更是沒有一絲呼吸空間,以愛為名的壓迫。甚至沒有告知他關於舞蹈之外的社會事,對於藝術總監的評論,媽媽也只說「He got reputation」 的隱晦關心,彷彿暗示媽媽也是這樣走來。妮娜對於藝術總監所提出的特別要求,不解風情的卻又誤打誤撞的讓自己獲得眼光,使精準又壓抑的完美演出,招致更多同儕之間的銳利關心,也增加了劇情的張力。

風流倜儻
而縱橫於新舊女舞者的 Leroy ,是此舞團的權利性符號,其地位,在舞鞋經典《紅菱艷》(The Red Shoes, 1948)中的 Boris Lermontov 一般,其可被稱為劇團團長,或是更為老派的辭彙,班主任。無論作何稱呼之,其角色的風流倜儻,絕對不比其才華遜色,那成熟而且世故到不行的交際手腕 而展現的老練社會經驗與地位,總是讓女孩們為之痴狂。而無論在哪一部電影中,這樣的角色總是逃不出其上流而風流且的設定,對於其在社會約定成俗形象的評價,《黑天鵝》用薇諾娜芮徳(Winona Ryder)所飾的女舞者 Beth Macintyre 的最終下場,做了作者對其具有價值性批判的寓言。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true_grit_poster_01.jpg

(True Grit, 2010)

文/素樸勛

復仇記
還記得柯恩兄弟在《險路勿近》看似無頭緒般的追擊,卻擁有著緊追不捨的隱晦線索,在著重於器械描述以證成人性殘酷的故事中,冤冤相報的你來我往是唯一不曾改變的主軸。而提及復仇戲碼,由昆丁導演的《追殺比爾》系列堪稱經典,殺戮兼具娛樂性。《馬奎斯的三場葬禮》的美墨復仇稱黑色,這美墨邊境的現代仇恨,卻以古法私刑討回的、由湯米李瓊斯的自編導演的作品,在接下來提及的《真實的勇氣》中,同樣是西部牛仔的故事,同樣是令人期待的導演,不一樣的是復仇的方式和高度,在《真實的勇氣》中展現的是美國南北戰爭之後,法制尚未健全的鄉村恩怨,卻由一個過於早熟的固執女孩,勇敢承擔也行路險的為父報仇。女孩兒在劇中與男性氣質的衝撞,在女人沒有投票權的那個年代,確實是夠嗆的。

德州佬
德州騎警(Texas Ranger)是多麼帥氣的一個詞彙,除了具有德州牛仔的氣魄之外,也具有濃厚的男性氣質。不用言說,只消是牛仔皮靴腳後跟的馬刺,閃閃作響的 spiked wheels,就足以讓人目不轉睛。而在法制尚未健全的年代,執法人員就等同於正義,而更實際的是,正義卻也是要價碼的。

而來自德州的自負氣息和獨特的鬚鬍,與固執的少女甚至是德州其他地方的人而來說,都是高傲的難以相處的,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自我感度良好。雖然如此,而沒有將此德州佬的劇情發展臉譜化,而是有審有度的將其性格的黑白均一表達,其與 Jeff Bridges 對戲之際,根本看不出來是麥特戴蒙。

後座力
Jeff Bridges 所飾的公雞考伯恩(Rooster Cogburn),在女主角Mattie 的篩選之下,成為了她所雇用的賞金獵人,正所謂復仇有一定的價碼,這個價碼中除了捲菸紙的感謝還包含了義氣還有一點對正義的堅持。而之所以選擇公雞考伯恩,也是出自於其對追緝犯人的膽識以及殘酷手段,正所謂咬著疆繩、手拿雙槍。

這個固執小女孩的堅持,藉由其父親的遺物,被裝在麵粉袋裡隨身攜帶的左輪手槍,那每次擊發之後難矣掌握的後座力,與小小女孩身軀不成正比。其與Jeff Bridges 所飾的公雞考伯恩的對戲往來,可以想見在1969年的版本 True Grit 中 (譯做《大地驚雷》), 由約翰韋恩所飾演的公雞考伯恩的那種穩重以及霸氣。老幼友誼的存在,以及溫情與復仇的體會,譜出人稱具有溫情的柯恩兄弟之作。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Death proof 

 (Death proof, 2007) (德國版海報)

文/素樸勛

別名:《死亡證據》modify 2011.06.1

速度、虐殺、大快人心的公路雙黃線

這是一部敘事直白的爽片,具有虐殺、血漿、痛快感受的,被稱之為(cult-film)或被歸類為B級片,但是其製作卻是比B級片更加精良。沒有劇情繁複的敘事邏輯,但就是大快人心的直接滿足。

速度感的飛車擊殺,伴之無限的垃圾話家常碎嘴,肥臀美女扭捏賣弄。時不時還會看到昆丁的身影,由寇特羅素(Kurt Russell) 點綴成怪奇殺手鄉巴佬的企圖,扮演形象顛覆其在一部1997年一部近乎病態的公路恐懼作品《1997悍將奇兵》(Breakdown, 1997),怪奇的是在悍將奇兵中飾演英勇救妻的老公,在一樣的飛車恐懼追逐場景中卻變成恐怖的加害者,甚是具有諷刺意味。

昆丁色彩

 在昆丁的諸多作品中以《追殺比爾》最為人所知,《不死殺陣》中無論配樂或是手機聲響都直接取材至追殺比爾的電影OST,毫不避諱。在女性形象中,那些與烏媽舒曼形象相仿的復仇天使,往往對加害人有著三分恐懼,而這些恐懼,在《不死殺陣》中逐漸鋪陳,讓觀影人心情隨著女主角被虐殺成功而悵然若失。隨即繼續鋪陳恐懼,然後被害者以近乎等同回饋的方式,復仇好不痛快,正是烏瑪舒曼(Uma  Thurman)在追片中比手畫腳一個方格子所言的公平(square)。

女性角色的示弱,往往是男性得以侍強欺弱的好基礎,無論是性方面的承服亦是肉體方面的要脅皆然。所以當女性復仇的那種陽剛就當然會勝出男性本有的氣勢許多許多,如此才有辦法凌駕其上。

而昆丁也是片痴,在片中也在碎碎唸對白中加入了經典飛車追逐電影的排名與偏好,甚至直言具有安潔莉納裘莉(Angelina Jolie)的《驚天動地60秒》(Gone in 60 Seconds, 2000 )拍的沒有1974年 H. B. Halick i的版本好。然除此之外的飛車經典,觀影人亦可在《不死殺陣》的對白中直抄片單。

Troublemaker Studios 

說在影片之外,這個Troublemaker Studios 是一個位於美國德州奧斯汀的製片工作室,其為導演羅勃羅里葛茲 (Robert Rodriguez) 所擁有,筆者最為深刻的是其參與了《英雄不回頭》(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的製作,這個號稱具有6核心處理器的後製、特效的工作團隊,專精的不僅僅是彈孔在人腦上的呈現而已。Troublemaker在《不死殺陣》中的表現亦十足吃重,對吃效果的觀影人算是一種招牌指標。根據WIKI百科其較為人所熟悉的製作摘表如下:

《殺手悲歌》 El Mariachi (February 26, 1993) (distributed by Columbia Pictures)

 

 《英雄不回頭》Desperado (August 25, 1995) (distributed by Columbia Pictures)

 

《惡夜追緝令》From Dusk till Dawn (January 19, 1996) (co-production with A Band Apart; distributed by Dimension Films)

《英雄不回頭》 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 (September 12, 2003) (distributed by Columbia Pictures and Dimension Films)

《不死殺陣》Death Proof (April 6, 2007) (distributed by Dimension Films)

《終極戰士團》 Predators (July 9, 2010) (co-production with Davis Entertainment; distributed by 20th Century Fox)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3D食人魚

(Piranha, 2010)

文/素樸勛

奶味浪濤盡折腰

與其說導演阿甲哥(Alexandre Aja)是要挑戰道德限度,不如說是向純樸的人性致 敬。因為除去維多利亞湖一萬五千名的辣妹寶貝,片中最為賣弄其金光閃閃的資本符號的角色,都紛紛慘死,而且死亡順序按照人性剩餘遞減排序,有極大正相關。

兩萬名的青少年流入純樸小鎮,帶來的衝擊不僅是 比擬《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狂歡帶來的麻煩以及敗壞風氣。道德層面,極盡賣弄的是泳裝美乳、惹火比基尼,成堆的啤酒以及濕身寶貝。


而賣奶、狂歡氣氛在本片成為主流,這些作為主流 的盲目正是愚蠢的大眾,亦即在先知者發現異狀之際,不畏官方警告反而歡樂跳入水中直喊:「DJ!音樂催落去」而一個個趴噠趴噠落入水中,以食人魚視角的主 觀鏡頭此時對著美臀、長腿、嫩奶,游將過去,不出若干,帥哥美女眾都由狂歡轉哀號,人性的貪婪以及大愛亦在此時展現救援或自私逃竄,僅管哀鴻遍野滿江紅, 嫩妹肉體都折腰。

直來nom nom無虐殺

食人魚沒有虐殺,而是直接啃食。與阿甲哥前作《魔山》(The Hills Have Eyes , 2006)的離開文明世界的變態性格殺人魔不同,食人魚是以「古生物設定」的動物,是禽獸、畜生,對於「虐殺」,當然不比國片《絕命派對》的「虐而殺之謂之快」,更來得人性變態。食人魚就是直接咬食、啃肉,沒有戲弄、心理戰術,就如同外國影評人Annalee Newitz 對於原版食人魚電影,1978年版本的食人魚攻擊描述:「There are lots of scenes of shadowy fish going "nom nom nom" on people's hands, toes, crotches, and faces.」其中食人魚「喃喃喃」咬著人們手部、腳趾、胯下、臉部的昏暗鏡頭的重點即是咬食聲音「喃喃喃」的直率。

於是在《3D食人魚》(Piranha, 2010) 的預告片中的最後一顆鏡頭,食人魚眾對女主角「威脅性的水中威嚇」片段,在原片中並沒有見到,電影的預告與正片本來就多有落差,正是不想拐彎抹角的殺人企圖。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騎士出任務

(Knight & Day,2010)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文 /素樸勛
詭譎的開頭鬆懈,讓人一頭霧水。殊不知巧妙安排的情節不僅轉折,不拖泥帶水的動作場面,以模糊的暈眩作為動作終結,是動作愛情的良好結合,更不用說甜姐兒的傻透,異國情調華麗到了不真實,是一個極為光鮮亮麗的愛情故事。

甜姐兒
卡麥蓉的傻勁與克魯斯的全知全能是強烈對比,這是一部英雄片,英雄的不死正是英雄存在的原因。由英雄故事必要堆砌元素的「女」以一個既是公主卻又是打女的雙重角色出現,片末並以聰穎的慧黠形象,來顛覆既有的又傻又甜風格。

素樸勛的白木電擊

不死男
死而復生的超能,是屬於讓敵人恐懼的一種超能,鑲嵌於時代劇的英雄人性化,有愛情有偏執,甚至一度將觀影人的線索誤導,這樣愚弄觀眾的方式好比在「追殺比爾」中電話響將,讓觀影人迷惑是電影院裡的手機亦或是螢幕當中的聲響。這樣被是人物誤解的英雄,誤解的反叛,更添加了悲劇氣質。



FBI的現代壓迫與愛情故事
古時候的官民對立,到今天這樣公權力的傲慢更不斷出現在當代好萊塢戲碼中。槍枝的使用以及爆破等武器描述都僅是華麗的過場,並不若007一般的刻意描寫如此男性氣質過於濃厚的「器械科技」描寫,當然沒有到「險路勿近」中對於器械的咀嚼般鑽研其中,因為這是具有濃厚男性特質的。「騎士出任務」得以受到夠多女性觀影人的專注,正是基於不刻意強調動作無限打鬥,使得作為一個動作類型片,更加浪漫了。

FBI作為一個神秘又笨重、具有濃厚的美國主義的機構,其表現的權威性,亦可被顛覆。片中過場的消防男,是一個具有保守性格的「前男友」,看似有些同情,卻由於一個不應該的莽撞,而嘴臉難看的接受了虛假的榮耀。這樣非單一性格的角色轉折,不論是具有權威的FBI、善良前男友、傻妞、被認為為是發狂的湯姆克魯斯,都不具有單一性格以及形象,甚至以對立的方式呈現不同的性格。

這樣的對仗一直存在,不論是角色、劇情、懸念、愛情的浪漫伎倆,甜蜜近乎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橋段的再現,無論是甜姐兒、不死男亦或是那些華麗的動作過場、異國風情,其實都是在堆積愛情的浪漫。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t2.jpg

(Gran Torino, 2008)
 
文/素樸勛

看這部片你會看到熟悉的黃種人臉孔,這是導演想要埋下的政治議題,所以先來談談一段小歷史。

文化藩籬
中國的雲南省的高原,接連越南北部。越南北部亦有苗族,其生長於高原,但每每提及越南,總是對美軍在越南戰場所使用的落葉劑深刻,遂以為越南都是叢林。苗族目前為中國的第四大民族,中國境內約700萬人口。除了雲南之外,東南亞各國緬、泰、寮、越都有苗族蹤跡。

由於美國在越南戰場失利,北越的共產統治之下,不容苗族生存,苗族人,起先被迫移民泰國,後輾轉到了美國,天寒地凍的他鄉生活,除了氣候合宜之外,較為安定的政治生活帶來了更為自由的生活環境以及生存權力。還記得講述阿富汗戰爭的《蓋世奇才》電影最末的字幕,大意是「美國總是滿懷理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是他總是將爛攤子留下」。美國介入韓戰、越戰,都是對於共產勢力的恐懼以及圍堵,雖 然美國在韓戰出師不利,而且造就了新中國打從鴉片戰爭後面對西方的第一次偉大勝利,又在越南戰場陷入泥沼,這樣的國際政治互動的背景,輾轉造成了韓戰老兵與亞洲外國小孩的緣份相遇。這樣的背景源自於世界強權介入區域權力平衡的政治,而戰爭的日子已經遠去,現在面對的是宗教、文化的問題。

觀影之前,已然知道片中會描寫到亞洲移民。打從911事件之後,這個世界的主要議題便是將已故學者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來描寫伊斯蘭與基督教文明的衝突,在這其中當然世界有其他文明,作為儒教社會為多數的亞洲移民,抑或可以稱之難民,在面對自然、社會、家庭的不同方式,在一個原本為白人社區的聚落中觀察,則更能體會一二。粗略來說,伊斯蘭激進、儒教相對溫和,可說是光譜的兩端,這樣的粗落認識當然不能概括所有個體,不過確實是電影中經常發現的「電影現象」。

忘年之交
談談老乒與陶的友情吧,如果脫去當下的社會脈絡(鄰居身分),根據以往政治身分苗族人與美國人是朋友,這樣的邏輯 其實弔詭,因為根據上一代的政治社會的必然,根本無法套用在今日,如果說韓國第二代與日本第二代都要拔劍相向豈不笑話,所以背後更真確的關係是「忘年之交」,而無關乎戰爭、歧視、優越或是戰士對於亞洲的彌補。

所以是彼此相互認同,才能良好的有一發展,當然過去的政治脈絡當然可以是拉近距離的工具,但是當國家之間若在政治上是對立亦或是在歷史傷有衝突,個體在這 樣的架構下面就會成為了犧牲品,舉例來說,如同在金庸小說《笑傲江湖》的曲洋與劉正風一般,這樣「個人身分」與「政治身分」的衝突與矛盾,將會激發出更多 的劇情張力,所以根據這樣的設想,如果今天的亞洲移民,換成來自於韓國的韓戰第二代,面對韓戰老兵,個人身分與政治身分的對立,是不是有更多火花的可能?

* * *

(2009.3.6 增)

行文至此,剛好有個學姊的朋友是苗族人,在今年九月會到台灣藝術大學就讀,經由轉述,她談到了這短真確的過往,雖然不是親身經歷,但是身為出身在美國的第二代,對於上一代生活不簡單,動盪不安的族群對立,到了異鄉,以只能融入當地社會,並別忘了自己從哪裡來,要不然就像中國的猶太人,被同化的只剩一頂小帽。 而對於韓戰老兵跟韓國人的對立安排,現下又認為太多了,還是有所本的故事背景,來得樸實深刻些。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構電影的電影-從《王牌自拍秀》到《開麥拉驚魂》
作者-白木渣渣


財大一定要氣粗
《開 麥拉驚魂》(Tropic Thunder)是一部具有昂貴效果的搞笑片,並不會假惺惺的吝嗇場面爆破,也不會著重無關痛癢的老梗笑話,其在娛樂性質上的成就可說是滿分「絕叫」。為 什麼呢?因為要降低本影評空間的虛偽格調,我將要正視聲光娛樂效果,評析在這樣一部作品為何獨特並使人關注。搞笑片的趣味為何?趣味本身有何品味,我想研 究重金屬音樂之人應該了解黑死金屬、哥德金屬的差別,但是我根本亂掰根本不懂。但是在趣味方面,可粗略分為反智趣味、黑色幽默。

筆者經常被黑色幽默綁架的,打從《上錯驚魂路》(U Turn)中以死亡和懷疑開玩笑,到《斷頭氣》、《槓上活死人》(Shaun of the dead )類型的「肢體」與「少跟筋」揉合一起的類型,都是我相當欣賞的作品。而反智幽默例如《癟四與大頭蛋》、《阿呆與阿瓜》,其他如《驚聲尖笑》等則介於此二者之間。

但 是舉出經常出現的兩種類型之餘,重點為何?回到「財大氣粗」,大場面配上的搞笑片本就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組合,在《開麥拉驚魂》中的爆破、道具、卡司、特 效,甚至是玩弄觀眾的用心良苦,在電影一開始就開始玩弄「進電影院的你」,程度直逼《追殺比爾》中故意響起的手機鈴聲,讓戲院的人一時之間愚蠢的左顧右 盼。《開麥拉驚魂》在特效之中化妝效果也是一絕,在叢林中追逐殺戮,大爆炸、大火燒,真的很難有人這麼認真去做這些愚蠢的毀滅,讓那種逼近真實但是又不是 真實的矛盾,以及劇中人物的死個性給弄得咬牙又哈哈大笑。

解構電影工業潮流
《開麥拉驚魂》與《王牌自拍秀》之間, 其中演員 Jack black 同時演出了這兩部作品,相同於刻劃並試圖解構「電影工業」。這個點相當有趣,如同早些年一股潮流的《驚聲尖笑》系列、《史詩大帝國》,是旨在挖苦以及嘲諷 「電影劇情」的解構作品。不論是解構「電影工業」或是「電影劇情」,這都反應了一個基於「主流」而衍生而出的另一個胃口,此兩者是相互證成、互為因果 的。也就是這些作者,多多少少也會有若干體悟,我想最嚴厲的指控與吶喊,往往就是在行雲流水之間的「惡搞」,譬如《開麥拉驚魂》中導演被活生生打的齒牙動 搖,卻還要連賠不是,對於資本家的嘴臉與對電影事業染指之控訴,這一招相當詼諧且有力道。

《王牌自拍秀》也點出了創作的焦慮,和被大電影、大製作給壟斷出租產業的無奈,相較之下此劇沒有強烈控訴,唯一教條則是關於智慧財產權的橋段,這一點正當觀影 者希冀能有轉圜之餘,幾個鏡頭都過去了,導演說不給就是不給!這樣的反差當然與此劇其他的「低潮」緊接著一個立即滿足不同,所以智慧財產權之安排特別惹人 注意。

《王牌自拍秀》到《開麥拉驚魂》的電影題材類型,其實有著相同親戚關係的電影並不是種罪惡,類型電影潮流是這個電影工業的真實邏 輯,有的低俗有的青出於藍,舉例來說,低一點的有《少林足球》、《功夫灌籃》,高一點的有《香水》、《型男大主廚》。其時話到最末,不管是解構不解構,真 正的電影工業還是照那個樣運作,電影劇本也是有其公式邏輯,畢竟電影還是電影,導演除非自己出錢,要不然也是要處理那些投資單位、資本家的情緒和殷殷期 盼。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聰明的觀影者如你的選擇,所以快和低級的我一起走入廳內逃避現實吧。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牌自拍秀》


顛覆惡搞
電影世界當中,有著那些這些的電影成功公式。而這些電影公式不外乎是「大成本」、「大製作」、「大卡司」 等等的商業邏輯。所以當這些邏輯一旦被顛覆,我們這些看電影的人就會爽快! 而有兩種情境,一則是灑了大錢卻沒有票房,要不然就是花的小製作,卻受到世界矚目。這兩種極端類型,都使我們驚嘆。 對這些片廠背後的資本家,其實也沒想這麼多,反正就是回收而已。

這樣的邏輯,主宰著主要的拍片模式,而利用破爛、創意、巧思所「復刻」精品,跳脫出了那些在商業上必然回收的邏輯,在片中,大家提心吊膽的這樣粗濫製作會 不會被打槍。 但是沒想到顛覆惡搞最終勝出,那些經典片段,經典台詞,感謝全球化,讓地球他端的我們也能感同身受,「抓鬼特攻隊」「魔鬼剋星」、「機器戰警」、「MIB星際戰警」, 這些經由各種片商、通路、戲院、廣告,而進入我們腦神經,那些具有既定符號的,經由「復古」的顛覆和胡鬧,真的是另一種創意趣味。


那麼本片有沒有商業邏輯?有的。 本片有沒有公式?也是有的。
只不過,這些建築在創意、惡搞上的驚喜,絕對大於那些必老規矩給你帶來的熟悉。例如為了要「正當化」拍攝者的物理特性前後邏輯,並不會影響拍攝,使用了多 餘的「撒尿」。並在片頭就可以想見的溫馨大團圓,以及我一定會成功的溫馨催淚。然而這樣的安排,恰到好處,也不使本片流於純搞笑,還帶有著作權的提醒、對 於現代科技的嘲諷,以及都市更新要拆除既有老舊房子所謂「都市計畫」的暴力與粗劣的新舊張力...交雜其中,但是絕大部分仍然是搞笑的,相信我《王》可以 讓你哭笑不得。

導演夢
相信很多人都有導演夢,但是筆者如我,卻是相當不願提起這個夢。因為難以實現有時也會招致訕笑,但是這個夢還是繼續存在著,如同《王》中一開始作為應付的 拍攝,居然搖身一變為救贖眾人的鉅作。而能夠用自己的觀點與手法去詮釋,去建構另一個屬於自己的,就算是辦家家酒也好,那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而用 簡單、復古,甚至是創意等一想不到的材料、道具,不就是吳宇森導演在兒時

,用棉被把自己包起來,用透明玻璃看出去,假裝模擬電影的行徑一般嗎?
我想這一片段可以激勵我們,可以證明我們,在這樣如痴如醉的饗宴裡,我們也可以當作者。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實驗性強烈

在諸多既往的敘事模式中,傳記體中兒時小孩往往被要求長相類似成年期,但是導演Todd Haynes大膽採用了不同顏色、不同角色、甚至不同性別的演員來詮釋 Dylan 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全片黑白的復古包裝下,隻字未提Bob ,卻以六個片段交織成此巨星的故事,唯一不可顛覆的便是那卷卷頭,誰叫那個卷卷的符號那麼強烈。在這些演員中,除了希斯萊傑(Heath Ledger),令我注目的亦有(Cate Blanchett),因為那抿嘴投足真是不可言喻。

導演Todd Haynes,是絕對的痴迷了,對於Dylan的深度觀察與了解,造就了這幾段不同的觀點與側寫。是個愛樂如痴同時也是影痴,而,筆者不是樂痴,卻是影痴。如同《馬奎斯的三場葬禮》、《險路勿近》中點出的美墨矛盾,而會導致人去探求那引人入勝的歷史邏輯,掀開那些似乎被遺忘的記憶。故我在映後我閱讀了其生平:http://en.wikipedia.org/wiki/Bob_Dylan

訴說美國

在這個實驗的手法當中,除了手法。在敘事、技術,也有對經典的致敬。超現實的,以死為開頭,用手術刀劃開,窺視 Bob Dylan 的內部開始,除此之外,豐富的新聞片段,從甘迺迪、越戰開始一直到中美建交...一方面也點出了其拿下新聞界最高榮耀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之榮耀。而對於眼尖者,在此還可以看到周恩來的身影,更加眼尖者,也還看到了對費里尼《八又二分之一》的致敬,以及諸多如費茲傑羅(Scott Fitzgerald)、大白鯨(Moby Dick)文學作品的閃爍。一方面也是述說著美國的歷史,也是在那個動盪不安的美國政府、社會國際的種種不安和焦慮,正好與民謠歌曲的深刻控訴與抗議相呼應。這個改變社會的力量,不是靠打破人頭、不是靠政治角力,而是靠著一股要"Live your own time child, sing about your own time"的熱情。

左的啟示錄

不論你是搖滾客、左派學生,都應該要看此片。本片點出在娛樂圈、唱片界、演藝圈等等的矛盾與社會責任、輿論攻擊以及奢華派對,其實我們免不了要 面對這些,不能迴避這樣理想與資本邏輯的衝突。台詞「我沒有什麼物質慾望,除了我想要一部車」、「你真心關懷這個世界嗎」、「那些坐在銀行櫃檯的行 員....」。等等問題都是在挑戰我們自己,不論作為何者和種身分,對於這個世界的責任與關懷都必須是一種焦慮。在當時美國動盪的時代,跳脫那些過於商業化,商 品一般的音樂模式,一反定期推出「娛樂」的大型唱片公司,何嘗不是在「挑戰」他們塑造這個社會的邏輯,而唱出、寫出這個潮流與矛盾。也就是為此 會為廣大群眾所接受,而有共鳴。

那麼和平如我們所處之社會,熱情是否必須重燃?而除了音樂之外的書寫方式是不是非常必要?

是的,沒錯!(指)

 

附註:對於瓊斯先生的指控的歌曲「Do you, Mister Jones?」,全名為《Ballad of a Thin Man》

其歌詞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布萊德彼特之即刻毀滅(Burn After Reading)
 by柯恩兄弟「險路勿近,2007

中文譯名即刻毀滅其實有其道理,因為 Brad Pitt 即刻毀滅了。在這樣的黑色幽默當中,這樣的驟逝不算什麼。如同大晴天走在路上突然頭斷掉了那樣一般驚人!!



人到中年
在國家的角度來看,各個領域的專業,不論是調查員、情報局、武官抑或醫生,應該各司其職,好好的為這個國家社會打拼,然而,人過中年,切身的痛楚不是工作,而生活的重心往往是工作之外。甚至連婚姻以及性行為,也都是另一境界的高明以及放縱,還有人到中年的悲哀以及生活的聊賴.....而將其撥開來挖苦,何嘗不是一樁樂事以及趣味,我依稀記得那pitt笑的最開懷的畫面,竟是伴隨著來不及看得清楚的「驚嚇」以及「血漿」。

Brad Pitt
那造做的智障演出,恰如其分的使我發笑。針對其角色而言,並不是所有肌肉發達的人都如此少一根筋,但這就是這社會觀察的典型(typical),嚴肅的說來這就是典型的社會觀察,強而有力不容置喙。當然,電影作品中也會有醫生兼律師等等的神奇結構安排,但是總不若這個pitt抖動的下唇來得使人發笑以及疑惑。 論及Harry Pfarrer (George Clooney),在劇中作為典型的「mom's boy」,對性的擅長以及不安定,表現在那他那個長不大的紫毛絨物上,如此刻劃真是一絕。

結構
活在美國的人有多少?活在冷戰的人又有多少?活在美國又活在冷戰時代的人在2008還有多少?美國人自大又自卑,他們樂於承認他們不夠聰明,但是無可置喙的他們的制度以及他們強大的國家,即使是個白痴當總統也仍能運作有方。正是那 Osbourne Cox (John Malkovich) 同爸爸說:「現在已沒有什麼任務目標了,不像你那個時代,現在只剩官僚....」所言一般!

兩極體系
沒錯!冷戰結束17年,今天還剩下什麼?國家主義抑或是離婚案件,哪個才需要情報員?此問題可以深慮 。Linda Litzke (Frances McDormand)對俄羅斯大使館動腦筋,不曉得是錯估形式還是聰明有餘,但是這個莽撞沒自信兼不怎麼愛國的女生,卻是此片的唯一達到夢想的勝利者,是否也是一種對於大智若愚的調侃抑或是魯莽者的勝利?片頭片尾從大美洲往小美國zoom in,更是好一個國際觀點,不失為另一種挖苦!

overview:http://www.imdb.com/title/tt0887883/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Director:Joel Coen & Ethan Coen 柯恩兄弟 (2007)


意在言外的 《險路勿近》


 

 要如何描寫個冷血殺手?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曾經這樣那樣的為難了那麼多的影像工作者。我心理面的設想,是一個滿臉油光,即使冒冷汗也面不改色的冷靜殺手,從蒙太奇的方式,將這樣一個小心翼翼又心思縝密的過程交疊表現。在《險路勿近》最為精彩的就是關於「通風管」的那一個橋段了。還記得電視影集《百戰天龍》(MacGyver)中的機智,那些對於器械、化學知識、物理原理的描寫,不知道多少人為之神往。在《險》片當中,抽去配樂的對於工具器械、心理張力的細部描寫之鏡頭,堆疊出了觀眾的緊張情緒,無聲勝有聲,堪稱一絕。也讓我想起來,當吳宇森在《英雄本色》當中,小馬哥入餐館,兩隻「克拉克」手槍,擊退30多人的經典盡頭。當時吳宇森問武器顧問,何種武器子彈最多,答曰機關槍。但吳導認為英雄不能使用佔進優勢的武器,所以便挑選了手槍類中子彈最為多的克拉克手槍。另一方面又由於經費不足,所以便特別強調了小馬哥的對峙氣氛心理描寫,竟使得經典的暴力美學就這樣產生,至今為人所樂。


老無所終

 老無所終是《險》片的香港譯名,點出了當代的荒誕不經往往超乎上一代的想像,而那些存在於舊時光的純樸景色,使得身為長者無所適從,但是在對抗邪惡的經驗上,那些不識邪惡的菜鳥警察,卻又比經歷風霜的老警探來的遜色,對於世代的變遷感嘆,唯一不變的便是邪惡。


美墨荒漠的矛盾

 美國跟墨西哥之間的恩恩怨怨,其實在領土交界的荒原靜漠,那些關於國族、領土的爭端根本就沒有意義。跨越邊境的犯罪者,披著破爛的西裝外套,被追殺、抑或追殺,與法律管轄權和生命的掙扎,在兩個國度之間,一次又一次在荒原上演悲慘的戲碼。

當德州還是墨西哥領土的時候,這個為人所知的邊疆天堂,長久以來都是犯罪者、邊緣人、娼妓、賭場,以及牧師聚集的場所。這個化外之地,是許多人逃離現世的人間天堂,但由於他的組成複雜,是以同時也是人間地獄。在《馬奎斯的三場葬禮中》,典型的荒漠、蒼茫數大地的邊境氣息,即使明明身處「美國」境內,但是一點也不美國,這樣的矛盾,以邊境跟法律作的些許嘲弄,成了《馬》片的主軸。《險路勿近》的邊境風光,比起大城市的喧鬧,更為寧靜,也更加的襯托出了那邪惡的本質,以及人性的各種慾念,卻也不是都市叢林的專利。

(2008.06.10 update)

2005年暢銷書《老頭無國度》(No Country for Old Men)來自於寇馬克麥卡錫。其作品常常獲得好萊塢青睞,《老頭無國度》已被改拍成電影,2007年在美國上映,由伍迪哈里遜、湯米李瓊斯主演;2000年由麥特戴蒙與潘妮洛普克魯茲主演的《愛在奔馳》(All the Pretty Horses),也是改編自他1992年獲得國家圖書獎的小說。如今,寇馬克麥卡錫的最新作品《The Road》,大獲史蒂芬金欣賞,認為這是寇馬克麥卡錫最棒的傑作,也是他去年(2006)所看過的書中最精彩的一本。

源自於: http://blog.ylib.com/StephenKing/Archives/2007/03/30/2468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國籍:美利堅共和國

本片相當適合念英國文學、美國文學的相關領域學者來觀賞。

中心思想就是四個字母:「fuck」

fuck在政治上,曾經是家長團體與流行電視娛樂的拉鋸戰。
儘管諸多髒字的娛樂圈,自古以來都是一種道德與言論自由的拉鋸場域。

那麼為何言論自由的美國,居然限制人說髒字。
這當然成為衛道人士與言論自由分子的領一場戰爭。

不過這個髒字,卻能精準的傳達諸多意義,可以超過其符號本身,衍伸詞類,鑲嵌於其它字眼中。更能加強語氣,表達奮怒,也表達開心。

本片採訪談、紀錄片方式,在政治、音樂、文學、性、電影 各方面上去探尋此字的學理意義。
喜歡花錢去戲院裡聽髒話的,可不能錯過。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直角的視覺,90度、180度,軌道推移的鏡頭。

本片充滿印度的異國風情,試圖找回信任的三個兄弟。

從大城市的喧囂,三個人勉強的聚在一起,試圖為一年來不曾交談的窘境作紓解。

但是三人不相互信任....

靈修的旅程被搞砸,火車之旅變成野外的放逐。

直到他們圓滿了在紐約的親情遺憾,一切都將改變。


這手法簡單,卻又高明,除了推軌以及轉鏡頭90、180的愛用手法之外。

slow motion更是一絕。

故事雖滿是衝突、兄弟間的挖苦,但卻苦中帶甜。音樂也使人舒適,襯託故事主人翁的無拘束、近似不羈的行徑,

也許這樣的不羈於物質,才是追求真我的初始條件。

歐文的搞笑家長性格,堪稱一絕,像是引子,降低了過於煽情的溫馨,而恰到好處。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