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群體歸屬為何?簡述五六代間差異

文/素樸勛
2002年的賀歲片《大腕》是哥倫比亞三星「方言計畫」中與亞洲導演合作的一部電影,他們挑中了馮小剛,看重的是他創造票房的能力,然而對馮小剛的「馮式幽默」來說,與外資合作,也倒是犧牲了自己的幽默形式,在中國市場上,少了500萬人民幣票房,但有得到更多海外市場的觀眾。

馮式幽默到底是什麼?馮小剛的電影與同時期的第五代導演相比,總是避開了對社會批判的寫實運鏡,而多了點幽默娛樂,以及小人物的描寫刻畫。說實在《黃土地」》已過去了,那些深刻民族省思的關懷,無法吸引觀眾進入影院,當第六代導演(署名北京電影學院85級全體)公開發表《中國電影的「後黃土地」現象》這篇的文章尖銳指出:「第五代的『文化感』牌鄉土寓言已成為中國電影的重負,屢屢獲獎更加重了包袱,使國人難以弄清究竟如何拍電影」。然而,馮小剛也說他不屬於第六代,非科班出生的他,用自己的方式、邏輯拍片。於此同時,被稱為「小眾」抑或「地下電影」的第六代導演,他們個人意識鮮明、反叛又敢於挑戰,不論是同性戀議題、城市青年、煙霧瀰漫的搖滾派頭、文藝濃厚的吟誦賣弄,皆為第六代的旗幟。

總的說來,馮小剛仍屬於大眾,他也說「我就是跟觀眾站在一起」,而第六代的青年焦慮,代表的是從第五代的集體走向第六代的個體,在市場接受上並不普遍,觀眾群屬於小眾,不過在國際影展卻屢獲肯定。筆者認為,不論是第五代的鄉土牌變遷到了迎合西方想像的魔幻華麗(從《紅高梁》到《滿城盡帶黃金甲》)或是第六代的屢遭廣電總局封殺,卻又一次次的走上坎城的紅地毯。我想這都是屬於中國的多元真實面貌的一部分,隨著政經條件的不同與變遷,從影人員對於社會的書寫與反思也益加豐富了電影文本,無論如何,希望在未來的中國電影工作者,都可以自由創作而不受客觀條件的羈絆與約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