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resdefault.jpg 
(wansei back home, 2015)


文/素樸勛
灣生,字面上就是台灣生的(日本人)。在日本境內這是一項歧視用語(好比「侵/清國奴」一般),因為在台灣的時候他們活在太自由自在,在熱帶或生活環境中經常跟原住民們一同玩樂,回日本之後,性格常被老師稱之為「散漫」,或是日語的腔調發音根本「不標準、不正統」,所以「灣生」根本就是一個因戰爭而犧牲的集體名詞。電影中呈現的人性溫度濃厚,迴避了書中的深刻,於是觀者比之讀者更為入口。

「在讀書的時候,都讀到日本是一個文明、偉大的國家啊,沒想到回到日本才發現,怎麼都是一片殘破,壞掉的建築啊。」灣生在日本戰敗之後,被國民政府「引揚」歸國日本國,這麼樣說著。
鏡頭拉到今天,不只是在花蓮的一個不起眼的鄉下,居然有這麼一群人都會說日語,本片更為犀利的一個切入點,更是電影海報上「本片無關政治」的潛台詞,實則引人反思,反思了國民政府的正統本質,因爲統治,那些與日本相關的語言、風俗、街道、日人全都被刻意抹除。這一段消失的歷史,可不是1945年接收、1949之後才來台灣的國民政府可以掩蓋的,至今不到百年、不到2049,全島台民卻要分毫不差的在固定的節日歌頌、儀式、擊鼓作樂,行禮如儀,卻還以為自己承襲了千年正統。
那些更不能被歷史掩蓋的,是真實的情感,還有戰爭的殘酷,是那些曾經在「總督府」中穿梭的日本女生,曾經念過「北一女」的灣生,在2013年的鏡頭中,細細回憶著:「我的台灣同學都很努力,台灣人要更努力才有辦法贏的了我們,因為日本人是成績不怎麼樣也可以念高中的,但是台灣人就不行了。」。
「可以不要回去嗎?原住民要我跟他們一起在山裡過活,他說要保護我們。」一位老灣生這樣說著。

電影並沒有刻意將你引向任何立場,而是隨著不同的故事,以及不同世代的隔閡,去切出日治時期那一部分遺失的情感,「台灣」這兩個字,與其悲慘的身世一般,在電影的那些灣生的腦海中,這兩個中尤其強烈。而透過網路集資而上映的電影(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8120 ),在2014年所出版的同名書籍,是一切電影的起源。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2015-11-10%20%E4%B8%8B%E5%8D%8810.06.48.png 
《灣生回家》書籍,由遠流出版。



延伸閱讀:

回憶句逗中革命、壓迫中青春《里斯本夜車》

蓋瑞歐德曼的《諜影行動》冷戰抓耗子

紀錄片《綠的海平線》(金穗獎)

翁山、國旗、盧貝松《翁山蘇姬:以愛之名》



arrow
arrow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