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追一.jpg

by素樸勛

《追擊者》的故事已被華納給購買下來,這個2008年韓國賣座冠軍的片子,足可媲美《險路勿近》。在城市裡追逐殺人兇手,在沒有直接證據以及必須面對12 小時的拘禁限制,以及曾作幹過警察,如今失去許多女孩,還有眾人信任的皮條客,他要怎麼面對那些曾經存在他過往生命中的「正義感」以及追討回他的「女 孩」,這種喚醒內心深處的演技,亦耐人尋味。追擊的過程,充滿了我們熟悉的生活經驗所帶來的符號。社會寓言的沈重以及殺人犯的描寫,全片沒有用到一顆子 彈,卻依舊力道十足。

哭聲寓言
車上那段兒童靜默的哭聲,比之有聲更為悽厲,是筆者最為動容的鏡頭。這是個社會犯罪的故事,描寫在有限時間之類要追緝一個殺人犯,其中政 治的傲慢、社會庸俗觀點,讓受害者成為莫名其妙的祭品。在這方面,不用特殊的政治寓言,其實批判更為有力。每個這個城市的妓女都是那樣的美麗,也一樣的在 美麗背後有其悲慘的際遇。這段「哭聲」是由一個變態的召妓男人開始的,要不是有這樣那樣或痴或骯髒的性消費者,為這些妙齡女子的工作路程添上更多荊棘,這 些不得不下海的故事,便將失去充滿剝削、物化的一面。而《追擊者》的故事就從這個族群的哭聲開始說起。追二.jpg

以貌取人
「你這個皮條客,比他還糟糕」,這是作為剝削女孩的皮條客先生,被警察斥責的台詞。皮條客確實不是個光彩的行業,而跟一個殺人犯 相比,奪去他人生命的犯罪者,更不該被原諒。被誤解的無奈,就是文弱的殺人犯,其氣質都讓人在第一時間願意相信,這樣斯文的外表,一方面違背了恐怖連續殺 人犯的「既定」型態,也為了在智取不怎麼精明的公權力上,更為輕而易舉。這是關於人們對殺人魔既定符號之認識,類似《沉默的羔羊》中的智慧類型就是難矣讓 人置信的嫌疑犯類型,最直接的思考可見《人皮客棧》中由美國知名摔角手 KANE 所飾演的殺人魔,其孔武有力的身形以及其怪誕的「螢幕」表現(他在擂台上打鬥的表現),在在都是我們對恐怖殺人失心瘋的既定印象。

非典驚悚
器 械在人類社會最初用應用在物上,後來也應用在對於犯罪嫌疑人作詢問以及折磨拷打上。人們對於器械的原始悸動就如同黑猩猩會使用樹枝取食蟲子一般。在《險路 勿近》中,風管中個那一顆鏡頭,對於器械的描寫,甚是勾動人心。 與《險路勿近》還可做比擬者,就是主要犯罪武器的使用;在大螢幕,槍械殺人的稀鬆平常,好像對於殺人與被殺者之間,失去了互動,這也能說是現代化的工業進 步而使人與人之間失去互動而疏離的一例。 這兩部片犯罪的工具都不是傳統的槍械,其特殊性一方面增加了殺人者與被害者的互動,其中當然包括閒聊,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殺人者的特殊「性格」。這樣具有 個性的個人化殺人器械,正好符合偏離工業化的大眾而轉向個人個性產品的消費文化。也在《原罪犯》中使用的大量的器械,其中甚至包含文具,這些貼近已我生活經驗的器械,令人與人的互動關係更親密了,也隱隱的表達這些並非典型的驚悚是多麼的輕而易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