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素樸勛,邀稿,合作,品牌顧問: geotian@gmail.com 策展、寫字、養貓、看電影、替樹發聲。為《地中海逃生手冊》的出版協力/策展監製,以及《台北挑剔指南》的精釀啤酒/台灣電影 篇。 在「想想論壇」以及網路的各個角落出現著。 關鍵字:#夜行林森北 #精釀啤酒 #短評 #純情詩社

目前分類:極限運動系列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翻滾吧!阿信.bmp  

(Jump Ashin, 2011)


文/素樸勛


從來沒有想過電影的規模可以以地方區分,尤其台灣是這麼一個小的地方,這真是台灣電影規模的崛起。不過以城市特色作為電影的背景,除了本部《翻滾吧 阿信》宜蘭電影之外,還有另外一部彰化電影《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滾吧 阿信》是一部正港的宜蘭電影,在宜蘭方言的精心彭于晏原本不會說台語的模仿下,這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自然流露的宜蘭勁有味。雖然筆者文中將時不時的提起商業性運作,此提及的運作比之商品的直接嵌入來得高明許多。在這裡的商業操作指的是精心的劇情梗概、是體育動作的訓練、是考究的宜蘭風情。


細節決定氣勢
親生兄弟之間的情誼,其實延續《翻滾吧 男孩》中紀錄片真實人生中,弟弟對於哥哥的那一份崇拜記憶。而衍生到真實表演,最為細節的就是對弟弟吐納西瓜籽,這樣來自於微小細節的揣摩,揣摩兄弟性格的差異,以及母親在餐桌上用食材來表得內心的狀態等,細節決定氣勢。 而戲中的兄弟,由柯宇綸出演的義氣地痞,微笑面對任何打架的輕浮場面,還會請紹興酒瓶抽一隻煙的行徑,確實在細節上演出相當到位,相對於彭于晏演出的阿信,親生或是非親生的兩個兄弟,都將其襯脫成兩個不同身份的阿信,一個作為哥哥、兒子的阿信,一個是義氣兄弟的打手阿信,這兩個不同層次一條牽連著被親生母親給斷送的一年選手光陰,另一條牽連的是「艋舺」一般的打殺,並且以兄弟的血償,作為其覺醒的終點。「叫媽媽啦」、「真正有影」、「啥款」等方言用語,一方面是極為考究,一方面是用幾個關鍵字,讓在地的精神跳了出來,其中「叫媽媽啦」這樣一個簡單的嘲諷對方字眼,居然被愛打架的兩人假借成為一種默契的暗語,這樣的方言作用確實可愛,也讓這「城市電影」更加活躍自然。


艋舺陳漢典
在戲劇上的叛逆張力,要不是有這樣的江湖味道,阿信的好身手就會被限縮在體操軟墊上,也太順遂,這樣一來給了許多江湖浪子一個解決方案,一個問題的出口,也許能夠頗具教化意義。不過打打殺殺的動作場面相當到位並不馬虎,融入體操的元素,也為難了替身以及演員本人,在剪接方面的功力細緻,讓剪接非常流暢,不見暇疵,雖然是最低門檻,但是國片能夠作到這點實不容易。


陳漢典的演技仍然誇張,其帶來的肅殺與艋舺氣息,說明了那時代的地方勢力比公權力更「有影」,於是阿信這樣一個鄉下小孩,被自己還可以理解的叛逆,逼到了台北不是我的家。這樣的鋪陳使得劇情更為完整,無論是親情、江湖、兄弟,對這個身手不凡,卻懷才不遇的年輕人來說,家裡的掙扎還有心裡過不去的那個自己的關卡,搭配一個599的呼機妹,處處是對於那個時代細緻的描寫,也讓愛情的描寫有一個角色出口,既商業又完整的劇情考量。


翻滾吧six pack
在電影之外,花取半年的時間,使體脂肪達到百分之六,這部只是一種對於女性觀眾的腹肌安排,更是一部電影對於觀眾胃口,動作場面起碼的起碼的尊重,這是近年國片很不容易達到的。這樣的身體訓練不只是表現在六塊肌上,更是在打鬥場面、體操動作上,在動作場面的調度,不採取過於緊的鏡頭,充分的讓演員發展,比起莫名其妙刀起手落的緊鏡頭(太近),來的誠意一百。


在商業運作上,彭于晏的六塊肌可以說是吸足了女性觀眾的眼眸,並且身材更是直讓人口水直流都忘了擦拭,也讓各位男性觀眾相形見絀。同時也莫名的熱血起來,觀影後,好想熱血的幹上一架,這精神也間接推動了台灣體育,是為國片中熱血系列的首部曲!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7hours_0.jpg

(127 hours, 2010)

文/素樸勛
這是一部真人真事所改編的電影,為何片末的獨臂男子的容貌有所不同,那正是本尊使然。

大峽谷
大峽谷的凶險,藉由一個無所畏懼的渺小人類帶出其各式各樣的姿態,帶出了壯麗的風景,彷彿一切關於城市的喧囂都被定期遁逃到藍約翰(blue john)裡。主人翁Rolston 的開場白,直接用鏡頭就道出了遁逃於城市的那種孤寂快感,這樣的快感兼具速度而且時尚,因為同時擔任攝影的 Danny Boyle (同時也是本片導演),將音樂以及具有高度的景觀鏡頭節奏性準確揉合,從街道到野外、從吉普車到腳踏車的蒙太奇節奏明快,舖出了第二個主角:大峽谷。

分割畫面
大量採用的分割畫面,無非是要讓觀影人得以掌握更多現場的情況,記得在《胡士托風波》(李安導演) 中的分割畫面,讓人目不暇給來不及,而在《127小時》當中,彼此具有漸層關聯的分割畫面,彼此相互關連又相互衍生,與具有些許戲謔的誇張鏡頭,展現了調皮卻又技術的絕高手法。

搖滾走馬燈
「我有點搞不懂他」.、「勸你別再聽搖滾樂,否則...」這是另外兩個旅人Kristi和Megan對於Rolston  所下的注解,也解釋了他對於自然的愛好勝過於對於流行品味的堅持,也說明了為何他漫不在意是否在離去之前,是否有告知任何一個人他去了何處。文明的電子產品的串場,道出對於電池仰賴的光景,對於文明的最後一點的堅持。跳出機器之外的電子靈魂,真實的靈魂因為身體的禁錮而出現變化,開始出現人生的走馬燈。所也關於幻覺的書寫無論是野牛野馬萬塵奔騰,抑或是轟雷乍響的洪流猛作,這些如夢似幻的幻覺之中,也包含了對於自我心靈的審視,甚至超脫了靈魂以及時空而預見了未來,這麼玄奇的總結叫做瀕死經驗,但卻沒有刻意書寫到了奇幻的地步。

真實故事改編的勵志二字也許不足以描寫此片,內外兼具的;內是發自乎內心的能量,外是人面對自然的極度渺小和不願意到此為止的拼博,大峽谷的美麗與凶險,即使經驗這刻骨銘心的127 小時之後也不曾阻攔Rolston 的冒險道路,這是更為可貴的。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run.jpg
Running the Sahara,2009


文/素樸勛
我以為只有跑步,以為僅止於對男子氣概熱血挑戰的想像,但是觀影之後,備受震撼。《決戰撒哈拉》包含了人性的揭露、情感的流露,以及最 重要的具有國境視野的異地關懷。其中讓我深刻的一句註解 「Life is measured by the footprints you left behind 」正是那一步一腳印的英文。

三分之一的林義傑
在這項史詩級的挑戰中,除了台灣的義傑,還有分別來自美國Charlie Engle、加拿大Ray Zahab。我認為這部紀錄片有的弔詭以及好處就是觀點,既不側重義傑,也不會被台灣的國際困境所囿,在這裡只有一個團隊,一件長征任務。 其實對於義傑的期待,正是許多台灣孩子在進入戲院之前的期待,但是其實主角另有兩人,而更大的主角就是這個非洲大陸的各種姿色與驚奇,以及她的極端與熱情。

對於義傑的期待,可能會被兩個西方人,以及這個非常美式的團隊給稀釋,期待義傑開口的我,只以為他不諳英文,但是當唯一個亞洲人開口,當他對於利比亞政府的拒絕入境,必須嚴正表達他的原則之際,他的英文還蠻不錯的。

而這樣的三分之一觀點,脫去了狹隘的台灣觀,不同語言、文化的互動,使得義傑在這樣多元的脈落下顯得更為特色,卻又能融入其中。他在這過程中的真情流露,表達不悅、開心唱歌、落下眼淚、身體的痛楚等等,這位超馬選手性格不再扁平,而是個肉身英雄。

英雄有點肉麻,不過在此111天的非洲煎熬當中,台灣的熱情支持者是唯一帶著國旗自費飛到埃及支持義傑的國家,我想這也脫不去斯土斯人,對於國族的困境與驕傲的體會,這是一個多麼交雜的情感,寄託在義傑身上的期待與榮耀,自然不言可喻。

人性與愛情
身體的痛楚對於這些硬漢來說早就是家常便飯,然而肌肉的酸痛,組織的磨損,水分的流失,體重的下降,吊點滴、耐高溫等等,這些基於肉體領域上的承受,早就異於常人,但是這些可以經由醫療團隊暫時紓解的的疼痛,卻比不過另一半的支持與鼓勵。

在 團隊的規劃下,這三位超馬選手的另一半,當然包括義傑的女友靜如,在長征的途中在非洲大陸與這些選手相見,短暫的與跑者相處。這個不是比賽的長征,體力與 時間都是敵人,必須要以意志力來克服,對於目標的追求,必定有其強大信仰作為後盾,那些戀人久久不能相見,相擁而泣的真實瞬間,就在柔情似水以及環境險惡 之間。也就是為此,橫越非洲撒哈拉沙漠不僅僅是人們肌肉燃燒與身體強度的勝利而已,愛亦是至大的支持與動力。

而人性的刻劃,與其說是刻劃,不如說是展露,在這樣極度苦楚的旅程中,由身體影響心理狀態,進而導致情緒的爆發,也都被紀錄片忠實捕捉。 在利比亞政府遲遲不讓團隊入境,而被迫要踏過有戰亂的其他國家,義傑便考率要退出團隊,其中有些真實拉鋸與眼淚。 更有跑者Charlie原則的堅持,以及他對於自我身體極限的要求,導致他情緒難以化解,進而將他人推至崩潰的極限....這些真實的呈現亦盡在其中。

長征之後
長征經過六個國家塞 內加爾、毛裡塔尼亞、馬里、尼日、利比亞和埃及,經過各種地形以及極端的溫度,遇到遊牧民族,以及那些未曾見過白人的孩子們,還會害怕,了解當地水源缺乏 的窘境,並與當地的戰亂與政治態勢擦身而過...。非洲大陸的多元以及未知,除了異境的體會與驚奇,這些從表面經過跑者,也不僅僅是經過,在離開非洲之 後,他們繼續支持當地嚮導 Mohammad Ixa 的鑿井計劃,並成立  H2O Africa ,縱使從表面跑過,仍永續關心這個美麗大陸。


延伸閱讀: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