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東亞所學弟的介紹,描述這本行雲流水如劇本的作品,雖無提及其中描述之故事情節,但馬上引起我的興趣。其故事深動的刻劃,閱讀之後才發現與我在平溪生長的經驗有幾分相似,那些讓人動容,卻有幾分殘酷的小時代故事與縮影,讓我相當感通。

開始閱讀前段,故事皆動人,穿插著對生命的感觸,有些與礦坑有關的故事,讓我想起阿嬤曾經在平溪的小徑上與我指著這是一坑的遺跡,以及那些洗煤的故事,也讓我想起身為礦公阿公那熟悉咳嗽的聲音。其中「遺書」、「年糕」使筆者流淚。

開始閱讀後段,才不小心發現,那些吳導不曾忘記的離島記憶,居然與我現在的經驗十分相似。吳導在金門服役期間的故事,對正在馬祖東引服役的筆者來說,無異是有種親切感,以及對於服役思鄉的無論是無奈或哀愁也好,都具有深深的撫慰作用。在此非常推薦站哨的女子給男友捎來這本書。

總而言之的巧合,先吸引我的是吳導如電影劇本的寫作方式,開始才知道那些在瑞芳的故事與我好近,後來更了解吳導外島的故事而我身在其中。這樣的過程好比去一部好電影的試映,而事前全然不知道其梗概,然後卻感動的晰瀝嘩啦,兩段式全然的對號入座,那樣的突如其來,甚至有點難矣招架。於是我給辛蒂姑娘寫了一封信:

這些人 那些事

辛蒂:

那天有跟你說過吳念真的書,隔天我就拜託了返台弟兄幫我帶過來,這幾天在上課的時候偷偷閱讀了幾個章節。他是具有很多小故事的集合,都是他親身故事以及在瑞芳的生活,他提及了他的弟弟自殺的事情,以及對他的衝擊,他的文字很使人動容,有一篇關於阿義的故事實在是讓我愛哭的細胞又加作用,就感動哭了。

他的故鄉是瑞芳,父親是採礦的。而我的阿公也是個礦工,阿媽是童養媳,他的故事和我而時所接觸的世界的天真觀點,有七分相近。我也曾是個鄉下小孩,那些鄉理裡田間的人情味和鄉愿,隨著我的離開,也距離我越來越遠。

這些故事觸動了我的心理的某些部分,確切是什麼我也說不上來,不過想到阿母以及阿嬤,以及身邊朋友都如何如何養兒育女等等。 想到辛蒂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我已經不是小孩了]這話可以用字面解,尤其是我生日的這個當下,我也更長了一歲,同時毛也長的更加齊全了;同時也代表了心境的轉變,我們已走過那些我們走過的,需要的無論是精神上,或是心理的歸屬.....

(待續)

素樸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